美国何以成为泄密“重灾区”

2017-08-09 10:56薛福岐
人民论坛 2017年20期
关键词:重灾区基础设施

薛福岐

【摘要】在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和打击恐怖主义的背景之下,频频发生的泄密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西方国家在政府部门的运作方式、信息透明度、社会监督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

【关键词】西方国家 网络泄密 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D55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泄密大都是内部人提供机密,媒体跟进,大量事实曝光,政府部门陷入被动

西方国家的泄密事件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泄密者的身份,另一个是泄密者的动机。一般而言,网络泄密大都是内部人提供机密,媒体跟进,大量不为人知的事实曝光,政府部门陷入被动。后续的发展有可能是组织调查取证、处理相关责任人,通过新的立法予以调节,也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逐渐淡忘。

比如,为维基解密提供“子弹”的人往往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新闻机构从业人员,是能够接触到机密信息的“内部人”。也有一种情况是身份不明的黑客攻击。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不明身份的黑客攻击美国民主党服务器和候选人之一的希拉里·克林顿个人使用的邮件服务器,从而使大量有关竞选活动和涉及美国外交事务的邮件曝光,给希拉里的竞选活动造成很大困扰。

泄密的内部人和黑客动机不一,但不一定是为了金钱。从维基解密和斯诺登的情况看,泄密者的政治立场与本国政府某些具体政策发生矛盾是一个较为容易理解的动机。譬如,斯诺登在解释自己的动机时表示,对美国政府的秘密监视活动感到良心不安。而维基解密的参与者则主张新闻和言论自由,强烈主张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应该在阳光下运作,其信条是借助信息透明来阻止政府的非法活动。此外,不排除泄密者属于网络无政府主义者,即不承认任何政府机构的控制权。

政治动机也是原因之一。导致尼克松下台的“水门事件”中代号“深喉”的联邦安全局副局长的政治动机不言而喻。当然,政治斗争也是各种泄密事件背后的主要原因,借助公布不利于对手的信息,抹黑政治对手,打击政治对手以赢得选举,等等,更是西方国家常见的现象。

美国所掌握的技术优势在某种程度上被错用、滥用

从技术层面看,美国控制信息基础设施是客观现实——从操作系统(如微软、安卓、Linux)到互联网的根域名服务器,到海底光缆,再到核心硬件(如中央处理器)的制造。这也是信息时代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绝对优势。并且美国在国家安全的旗号之下滥用这一优势,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伙伴国家窃取商业机密,为本国企业谋取竞争优势。最关键的问题是,美国政府机构以国家安全的名义针对本国和外国公民、组织进行监视、收集信息的行为几乎不受约束。美国拥有完全不对称的信息优势,利用一些负面信息对政治人物进行讹诈,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简而言之,在当今的信息爆炸时代,西方国家的政府机构拥有难以想象的信息收集、处理的技术能力。未来预计人工智能的应用会将信息处理、识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大数据将成为新的“金矿”。而美国成为泄密的“重灾区”也不难理解。美国政府、大型网络公司和硬件生产商几乎处于垄断地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美国政府的情报机构最多,外包的规模最大,信息收集的范围几乎包罗万象,所有重要国家、外国领导人和外国重要企业都成为监视的对象。

新媒体、自媒体、社交媒体的参与,对西方国家政府内部运作构成一定的制约,但这个制约是十分有限的。“维基解密”网站作為一种新媒体的出现,开创了欧美国家网络监督政府的平台。西方国家的大规模监视行动往往以反恐和保障国家安全为目的,公众往往不得不接受对个人隐私和通信自由的限制。

西方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第一,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为打击恐怖主义收集信息;第二,作为一个全球霸权国家,过度使用甚至滥用自己的技术和信息优势;第三,作为一个竞争者,打击竞争对手,保持本国企业的经济和技术绝对优势。而这三种角色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技术和信息优势是美国保持霸权的物质基础,也是美国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物质基础。问题是,在缺乏外部监督的情况下,如何保障美国所掌握的技术优势不被错用、滥用?在这方面,迄今为止各种泄密所揭示的真相显示美国的记录是很差的。

泄密似乎已经形成一个怪圈

泄密活动往往造成西方国家政府陷入被动局面。如果泄露的信息涉及到情报部门、军方和外交部门的秘密行动,造成的损害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善后”。

泄密对特定国家、特定政治进程和特定政治人物已造成严重影响。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黑客泄露的希拉里电子邮件,给其竞选活动造成负面影响。这也是泄密事件直接涉及到国内重大政治活动的例证。美军在阿富汗针对平民的滥杀被维基解密公布之后,美国政府所宣示的政策目标与军方的实际行动之间的矛盾,足以引起民意对阿富汗反恐行动的质疑,动摇主流民意的支持。越战之后,美国社会对海外军事行动的伤亡情况十分敏感,政府领导人必须考虑这个因素。对美国政府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外用兵形成一定限制。

泄密似乎已经形成一个怪圈。一方面,如果不能够掌握足够多的信息,就不足以把握恐怖组织和个人的活动情况,无法有效预防恐怖袭击,从而无法保障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为了全面收集信息,不仅扩大政府机构,而且将许多业务外包给私人机构,使得参与到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专业人士越来越多,理论上扩大了知密者的范围,从而使得泄密的几率大为增加。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周素丽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重灾区基础设施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财政部对公共基础设施会计准则征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