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宏志
知青年代“两桶油”的温暖记忆
■ 王宏志
从1973年开始,官渡区安置了数以万计的知青,在学习株洲经验的基础上,实行了城乡结合、厂社挂钩,选派带队干部到农村共同管理知青的组织形式,出现了城市挂钩单位关心农村、支持农村、积极为农村排忧解难、城市和农村共同呵护知青的可喜局面。1975年到1978年我作为昆明铁路局知青总带队干部,由城市来到农村,派驻大板桥公社。屈指算来,已经有40多年了。最近,翻开微信,发现人们把关系到国家经济动脉的“中石化”、“中石油”称之为两桶油,这无形中唤醒了我的记忆,使我想起了上个世纪知青年代由城市流向农村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别样的两桶油。
李其大队首届知青合影
在知青下乡期间,官渡区大板桥公社李其大队分别与昆明铁路局昆明客运段、昆明东站、355部队挂钩,这3个单位的知青都下在李其大队。李其知青农场1975年安置下乡知青30人,1976年安置下乡知青32人,1977年安置下乡知青56人,合计118多人。如何办好农场的伙食是关系知青安心安身的大问题。当时是计划经济:城镇人口实行肉、油定量供应,每人半公斤肉、2公两油;农村人口实行养一交半、养二交一政策,即养一头猪交国家半头、养两头猪交国家一头,剩下的就是一年肉和油的来源。所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是缺肉少油,“油水不足”是普遍现象,那时社会上也把那些喜欢占便宜的人叫“捞油水”,可见油水的重要。李其知青农场的知青平时的油,主要是来自下乡不满一年的新知青从粮店供应的每人2公两油,满一年后就停止供应了,农场倒是养了3头猪,但对100多人的知青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何况最大的一头还被偷了。所以农场食堂经常不到月底就没有油炒菜了,只有吃点带油星的菜汤,被知青们戏称“九(韭)菜一汤”。有时,在一点油都没有的情况下就用辣子沾盐巴下饭。由于油水不足,大家都特别能吃饭,农场的粮食也成了问题,尤其到了农忙时,大多数知青感到体力不支、浑身无力。李其大队的大队长兼知青农场场长的那有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知青都是长身体的年纪,总不能让他们挨饿影响发育啊!他把这个问题反映到挂钩单位昆明客运段,引起了他们的重视,想起知青下乡时,为了安置好知青,贫下中农腾出了自己的房、拿出了自己的粮的动人场面,感到现在农村有难时,我们应当伸出援助之手,何况那也是我们职工的孩子。昆明客运段承担着昆明到北京、重庆、成都、红果、攀枝花等旅客的运输任务,餐车上有国家特供的粮食和肉食给旅客,但是那是绝对不能挪做它用的。要解决知青农场的缺油的问题还得另想办法。于是,有人想到了餐车上的“漂汤油”,在运送旅客途中,餐车厨师把肉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放上八果、花椒、草果等佐料煮,煮熟后把上面漂着的一层油打出,煮好的肉就用做供应旅客面条、米线的帽子。打出的漂汤油就用桶装好,回收到客运段的后勤部门卖给职工或用于自己的职工食堂炒菜。经客运段领导商量,决定把原本卖给职工的漂汤油的一部分份额拿出来给知青农场,以解燃眉之急。价格与职工一样优惠,每公斤2元钱。得到这一消息后,大队长那有福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知青们则欢喜跳跃,感觉解决了大问题。从此,满载着挂钩单位情谊的“漂汤油”就从铁路餐车上源源不断地流向李其大队,不但知青受益,一些缺油的村民们也受了益。虽然这种飘香油油质不如纯猪油,颜色也不如纯猪油白,但由于里面放了八果、花椒、草果等佐料,炒出菜和烧出的汤很香,知青和村民都很喜欢。
正在为旅客服务的铁路餐车
1975年,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召开后,各地掀起了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柴油是农田基本建设必不可少的,但当时一是柴油供应紧张,二是费用高,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社队难以承受。而大板桥新发大队、沙沟大队知青下乡的挂钩单位有个昆明机务段,用于运营的“东风号”火车头烧的是柴油,机务段下设一个再生油车间,专门负责火车头在运行、检修、保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油的去渣、过滤、提炼、加工,于是就产生了再生油。作为正规油的副产品,这些再生油虽然不能再用于火车头上使用,但各机床厂、模具厂、砖瓦厂、炼油厂都用得到,也可以用于拖拉机、播种机等农用机械,这对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农村无疑是急需的好东西。于是与昆明机务段对口挂钩的新发大队、沙沟大队就找上门来,昆明机务段的领导给予大力支持,就这样再生油从城里流到了农村,一时间,新发大队知青农场用于买菜和耕地的拖拉机,沙沟大队修小水库的农用机械都用上了昆明机务段的再生油,在修水库、平整土地、交通运输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人们再也不会为缺油、少油而困扰。但每当回忆起四十多年前的“两桶油”这段温暖的往事,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1976年3月昆明铁路局知青办主任王瑞林(左9)、德宏州先进知青李春瑞(左5)、常萍(左3)与昆明机务段三八号司机和再生油车间的先进生产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