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桂平,包 晗,李如玉
·热点关注·
网络化视角下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的案例分析
冯桂平*,包 晗,李如玉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趋势,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为我国现阶段养老服务问题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途径。本文基于网络化治理理论框架,从网络基础、类型、结构、发起、运行和网络效果及价值分析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在透视和剖析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通过政府引导多元主体提供养老服务,各主体间加强信息沟通避免资源浪费,培育专业养护人才、提升行业水平等方式构建和完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社区养老;医养结合;网络化治理;大连市沙河口区
冯桂平,包晗,李如玉.网络化视角下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基于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的案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4):2955-2960.[www.chinagp.net]
FENG G P,BAO H,LI R Y.Research on the mode of community-based care with combination of medical service and endowment service under network governance——a case study of Zhongshan Park Street in Shahekou District of Dalian City[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7,20(24):2955-2960.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一个席卷全球的社会事实,中国自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人口数量急速增长。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3年发布首部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1]。随着“银发浪潮”的来临,养老形势日益严峻。
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模式可归纳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家庭养老3种模式。养老机构医疗水平低、老年人风险回避心理导致机构养老的市场涵盖人群结构性失衡;老年患者恢复期长,造成“押床”的现象,浪费医疗资源。基于人们对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的综合需求,国务院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28号)中提出推进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以应对社会老龄化和医疗卫生发展的需求[2]。然而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准入门槛高、收费贵,使得许多老年人望而却步,且随着“四二一”家庭结构普遍发展,中年人难以完全承担供养老年人的重任,养老服务供不应求的现象亟待解决,机构养老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我国政府于1987年开始倡导社区服务,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早于全国其他城市,率先尝试在老龄化社会中实施社区养老,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3]。政府把养老工作重心转移到社区,提倡医养结合与传统的社区养老模式相结合。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尝试将公共服务供给的新思路——网络化治理理论应用到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领域,静态、动态研究相结合,多视角、多层次地分析如何构建我国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的网络化治理模式,并用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的网络化治理理论分析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势,即将不同的主体和资源整合起来以解除某一部门不能独立解除的困境,理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的关系,理顺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在服务供给中的关系。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为例,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基层政府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1.1 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概述 医养结合是指集医疗卫生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于一体,最大化利用社会资源,其中“医”即医疗服务,具体指身体检查和咨询服务、疾病治疗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和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即传统的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等。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突破传统模式下二者分离的状态,展现出许多新特色,首先,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能有效改善目前以机构养老为主、无法满足养老需求的现状;其次,以社区为依托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降低了准入门槛,收费标准相对较低,能够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医疗养老的综合性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准时、高效的医疗服务和全方位的生活照料服务,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4]。
所谓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为主要载体,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服务形式,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享受日间照顾、日常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全方面服务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弥补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二者的结合点是政府积极提倡的新型养老服务供给模式[5]。
1.2 国内外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的理论和实践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已发展上百年,其在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有许多颇有成效的做法,尤其是在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模式大致经历了“家庭照护→机构照护→去机构化→社区照护”的发展历程。在日本,综合社区服务模式已被引入公众长期护理保险(LTCI)系统,以帮助老年人实现就地养老;英国以非政府组织为主导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美国主要通过社会中介组织来提供和管理社区养老服务,其强调以人为本,以签订正式协议或非正式的家庭社区协作方式来提供就地养老服务,促进当地养老服务业的发展[6]。
目前,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7]、《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民政部办公厅 全国老龄办综合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15]992号)[8]等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国内社区养老服务初步发展。我国学者肖伊雪等[9]认为在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中,各主体打破单一独立的局面,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社区等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承担不同的职责,同时还对各主体在养老服务中的责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董红亚[10]从系统论角度重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揭示照护是服务的核心,社区是照护开展的平台。我国东部发达省份率先学习西方社区的照顾理念,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厦门等地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1.3 公共服务供给新途径——网络化治理 网络化治理理论最先是由美国学者Stephen Goldsmith和William D.Eggers于2004年在《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一书中提出的[11]。在中国,陈振明[12]早在2003年就提出公共部门的网络化治理是指“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私人部门、第三部门和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上述观点近年来得到国内许多学者的认同和引用,赛明明[13]把网络化治理理解为公共行政在面对公共服务提供中存在的政府、市场和志愿失灵时产生的新的治理模式,将公私合作特性与充沛的网络管理能力结合起来,然后再利用技术将网络连接到一起,并在服务运行方案中给予公民更多的选择权。刘波等[11]发现我国地方政府有关网络化治理已经走在理论研究之前,地方政府在众多领域的治理实践中呈现出网络化治理形式,但却未形成完整的分析范式,其以网络化治理动静态结合分析为主线,归纳出包含6个阶段的网络化治理分析范式(见图1)。
图1 地方政府的网络化治理案例分析范式图
Figure 1 A diagram of local government′s network governance paradigm in case analysis
网络化治理源自当今社会错综复杂的治理环境以及日益丰富的公共服务需求,其以实现共同利益为目的,坚持治理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和主体间分权平衡的理念,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借鉴刘波等[11]的网络化治理分析框架,从动静态结合的角度解析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分析其网络化治理任务是否完成,网络中各成员是否实现其目标,各主体的协同行为是否达到“1+1>2”的效果,网络价值是否得以提升,从而发现网络化治理过程中的不足,并分析其原因,为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建议。
2.1 案例概述 大连市政府自步入21世纪以来,积极探索养老服务的内容和结构,并于2002年起开办社区居家养老院。沙河口区民权街道(2003年底并入中山公园街道)原有60岁以上老年人9 700余人,占街道人口总数的12%,独特的人口结构特点使其成为大连市首批社区居家养老院试点单位。
建立社区居家养老院,关键在于有充足的资金保障。2002年9月,在沙河口区民政局的支持下,街道创立慈善基金会,向辖区内单位和个人筹集资金。沙河口区政府向基金会财政投入5万元,辖区内68个单位共募集资金15.8万元,充足的资金为社区居家养老院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街道还选出73名下岗女工对其进行老年人日常护理方面的培训。此外,为了健全社区养老服务,街道在区政府的搭桥下与辖区内几家医院先后建立了正式或非正式的联系,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养老模式开始运行。
2016年,沙河口区政府出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实施细则》[14]。大连麦芽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是一家专门从事健康养老产业和服务的公司。2016年6月,中山公园街道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街道办事处采取统筹集中、盘活存量、调整置换的方式与该公司签订运营管理委托协议,将原来的社区居家养老院改造升级为大连市第一家社会化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麦芽糖欢乐营老年社区服务中心。8月,这家社会化运营的麦芽糖欢乐营老年社区服务中心开张,大连麦芽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依托中山公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养老服务,并负责运营和管理。重新开张的养老服务中心一楼新置了多种理疗和保健设施,由主任医师为辖区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问诊、健康体检,举办保健讲座等。二楼日间照料室现有床位50张,具备承担部分轻度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料的职能,同时可提供康复训练、陪同就医、精神慰藉等专业化服务。三楼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娱活动设施。
麦芽糖欢乐营老年社区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原社区居家养老院的服务设施,有良好的社会群众基础。由企业投资、改造、运营,通过分析服务对象及其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服务,进一步丰富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为街道老年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空间,辐射全市,推动大连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化运营。
2.2 网络化治理视角下的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 网络化治理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是以社区为开展平台,使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与政府协同合作,制订规则、筹集资金、开展服务,以增进公共价值和共同利益。本研究应用刘波等[11]的网络化治理理论框架,从网络基础、类型、结构的静态角度,网络发起和运行、网络效果及价值的动态角度,透视和剖析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总结经验,为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2.2.1 网络基础
2.2.1.1 环境基础 我国具有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趋势发展迅速、未富先老的特点。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能较好地契合老年人长期的生活习惯,缓解养老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因此被认为是解决我国目前养老问题的最佳路径。2005年,民政部启动了养老服务社会化活动,提出解决养老问题的新思路[11],推进我国福利事业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国办发〔2006〕6号)[15],随后各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大连市政府于2010年出台《大连市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三年规划》,中山公园街道在市政府的要求下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蓬勃开展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16]。
2.2.1.2 主体基础 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现了鲜明的多主体合作共治的特点。(1)政府层面:区民政局在网络发起、形成和运行过程中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提供部分硬件和软件设施以及资金帮助。(2)街道养老管理服务中心层面:中山公园街道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的开展主要依托服务站和服务中心,负责养护人员的确认和培训、养护关系的确立和协调等,并成立专门的慈善基金会向辖区单位和个人筹资。(3)服务对象层面:街道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将老年人区分为无偿、低偿和有偿3种,政府的补贴主要针对于“三无”老年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补贴也区分为100、200、300元不等。(4)保障和监督机构层面:街道成立专门的保障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分别履行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保障、监督及反馈服务人员的工作的职责。(5)企业和社会层面:养老服务中心与大连麦芽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运营管理委托协议,由大连麦芽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养老服务,并负责运营和管理;此外,与众多社会组织建立非正式的联系,引入志愿者以丰富养老服务形式和内容。
2.2.2 网络类型 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之初,作为首个试点的养老服务中心,沙河口区政府积极担当了养老服务工作的发起者和规划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政府财政支出最初用于服务中心的开办、基础设施的购买和部分老年人的养老补贴,区政府还出台了具体的补贴办法;其次是沙河口区民政局专门成立了社区养老管理办公室,整体指挥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的网络化治理类型属于政府主导型治理网络。
2.2.3 网络结构 网络化治理的主体是网络治理的节点,也就是网络化治理研究的基本单位[11]。从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案例的实际情况出发,沙河口区民政局处于网络化治理的中心位置,是连接街道养老管理服务中心、保障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服务人员、服务对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关键节点,影响着整个网络化治理的效果,决定着提供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各网络主体间的关系见图2。
2.2.4 网络发起和运行 沙河口区民政局发挥主导作用,主要负责制定管理制度、动员社会力量、筹集资金以及资格审批;街道养老管理服务中心具体执行,负责服务人员培训、养护关系协调、管理《老年人健康档案》、提供24 h呼叫服务等;保障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从保障运行和监督评价两方面完善网络化体系的运行;社会组织以中介机构的身份整合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等多方资源,为企业和个人实现共同目标创造机遇;企业以投标竞标的方式参与其中,以其优越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来源成为其他组织的稳定补充者,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医养结合社区服务中心与大连麦芽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麦芽糖欢乐营老年社区服务中心(亦称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同时有606家合作服务商;服务人员则将养老服务直接输送至服务对象,双方签订服务协议书。
图2 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Figure 2 The mode of community-based care with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nursing service of Zhongshan Park Street in Shahekou District of Dalian City
2.2.5 网络效果及价值 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医养结合社区服务中心由麦芽糖欢乐营老年社区服务中心负责运营和管理,在网络化治理过程中实现了服务功能由单一向多样化的转变,由“单打独斗”的养老模式向资源补充、合作共享模式的转变,由政府完全掌控养老服务向社会资源融入养老服务的转变,形成了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为导向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街道竭力协调完善服务中心各项功能,进一步丰富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基本形成了一楼理疗保健、定期问诊、健康体检、养生课堂,二楼日常照护、康复训练、陪同就医、精神慰藉,三楼文娱服务的功能格局。麦芽糖欢乐营老年社区服务中心已有606家合作服务商,网络化治理中各主体相互联结、相互支持,为老年人提供内容多样的养老服务,增进公共价值。
沙河口区以基层政府为主导,采用多主体的网络化治理模式提供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促进该区养老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业的稳步快速发展推动了沙河口区养老服务业供给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主体多元化、对象开放化、内容多样化的养老新格局。沙河口区政府2016年颁布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实施细则》指出,截至2016年年底,沙河口区将完成原18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改造和升级,引入社会资本,实现社会化运营管理[14]。全区现有的57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未来2~3年也将全部完成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的运行。
用网络化理论解决养老服务供给问题,完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引入多元主体共同治理能够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增进公共价值和共同利益,同时为大连市乃至全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近年来大连市通过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社会资本融入,社区整合各类资源、引入志愿者等方式,使养老服务的供给已从传统的单一主体控制向逻辑化网络转变,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居民个人均处于网络中的某个连接点,各点相互联结、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服务团队以及社区实施医养结合资源的有限性,社区养老的服务质量和数量始终难以满足需求,大连市沙河口区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在网络化治理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3.1 政府职能演变,网络中心性问题 网络化是指网络中的主体承担各自的社会职能,并通过职能的转变和互补形成的关系格局。如果网络化治理的主体过多则会导致职责不清、服务标准矛盾,因此需要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来担当网络化治理中心。在中山公园街道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沙河口区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始终坚持以制度建设、统筹规划、财政拨款的方式进行引导。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其公共服务职能也在演变,网络中心性体现在网络化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上。政府引入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招标竞标方式单一,在“搭桥”的职责中有缺位现象,并且在保障和监督方面依旧沿用原社区家庭养老院的保障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保障和监督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对服务质量的监管力度不足,而政府的中心性发挥不足则导致各行动主体由于缺乏整合机制、行动过于碎片化的异质问题产生服务供给的缺失。
3.2 主体职责不清,网络同质性问题 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在多元主体共治过程中有相对一致的目的导向,共同的治理目标和使命使其边界模糊、职责不清。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间的相互学习容易造成组织的同质性[17]。中山公园街道与大连麦芽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订运营管理委托协议,麦芽糖欢乐营老年社区服务中心依托中山公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养老服务,并负责具体的运营和管理。新成立的机构建立在原机构的人员和设施的基础上,受其传统因素影响,在养老服务的供给中两机构相互依托易产生权责不清、职能越位或缺失现象。同质性问题产生的重复服务,造成资源浪费、成本提升。所以,保持组织的相对独立性,保持各自的服务特色,防止组织间的同质化发展在网络化治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过程中同样需要关注。
3.3 养护人员流失,网络主体缺失问题 养护人员收入较低,大部分收入来源于佣金,政府虽按照一定的标准补贴,但是补贴相对较少,养护人员的工资难以维持日常开支。据了解大连地区仅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一家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护理专业,专业型人才严重缺失。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现有的养护人员多为退休下岗再就业职工,仅通过简单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缺乏严谨性、规范性,与大连麦芽糖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签约后,养护人员的数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也远达不到1名养护人员与1~2名老年人组成1个基本单位的比例要求。此外,服务人员受个人心理以及社会认同的影响,个人的职业价值未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和体现,原本就供不应求的人才也大量流失。
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尚处在起步阶段,试点和发展过程中均存在许多问题,必须立足我国国情和社会现实状况,积极探索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新途径。在沙河口区中山公园街道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呈现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笔者为全国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网络化治理模式提出一些建议。
4.1 强化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共治 养老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特征,政府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所以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化治理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作用不可忽视。从网络的发起到网络的整体运行以及评估网络实施的效果,政府均应起主导作用,强化自身在引导多元主体网络化共治方面的职能,在治理中起到“搭桥”的作用,做到向非营利组织购买养老服务,通过签订合同等方式委托“代理商”提供养老服务。在此基础上政府还需规范正式的招标竞标程序,并对服务质量严格把关,强化引导、联动各方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同时也树立权威和公信力。在构建养老网络中,多元主体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共治,在协同合作中协调、明确各方责任,各组织在服务供给中保持自身特色,防止因越位而产生的组织同质化,尤其是非政府组织需维护社会公益目标的底线,避免行政化和商业化发展。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共治的治理格局是今后解决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困境、缓解人口老龄化危机的重要途径。
4.2 加强资源整合,保证信息畅通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是数据及时、准确、高效传递的时代,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化建设依靠其多元主体共治实现多个主体间相互联系。信息畅通的途径即是通过互联网的数字化支撑,首先要做到现有资源的整合,一是服务机构资源的整合,对区域内所有承担日间照料、医疗卫生、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功能的机构服务内容、准入要求、服务队伍、价格标准、服务水平、通讯方式等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库建设,以方便信息的查询与及时共享。二是服务对象的信息整合,即关乎老年人的全部信息,最重要的是身体状况和就诊状况,可以根据年龄分布、身体状况、需求种类更细致地划分等级,建立统一的服务等级体系。整合服务对象信息能够简化程序,提供更加快捷、熟练、精准的服务。整合服务机构资源能够帮助各主体间相互配合、通过电子化平台建立联系,保证主体间的信息畅通。互联网数字化平台为网络化治理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帮助实现更加全面、系统、科学、高效的运行模式。
4.3 培育专业人才,提升服务水平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老年福利事业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护理人员的数量难以满足养老服务需求,养护人员收入较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相关建设严重缺失。因此,培育养老服务领域专业型人才、填补服务人员巨大缺口势在必行。国家应鼓励专科类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类专业;全市应建立统一全面的培训机制,对在岗人员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规划,充分调动服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应对各级别的服务人员进行评估,根据实际工作和服务对象反馈情况对服务人员实行区别化、层次化补贴政策,不断摸索服务人员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
作者贡献:冯桂平、包晗、李如玉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数据收集和整理,结果分析与解释,撰写论文,论文修订;冯桂平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1]何瑾.凝聚全社会力量,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我国首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发布[J].科技智囊,2013(4):46-51. HE J.Gather the whole society,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ld age-China′s first old age development blue book release[J].Think Tan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4):46-51.
[2]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28号)[EB/OL].(2011-09-17)[2017-02-03].http://www.gov.cn/zwgk/2011-09/23/content_1954782.htm.
[3]刘国玲.浅析“医养结合”模式在我国城镇社区养老中的运用[J].电子制作,2014(21):282.DOI:10.3969/j.issn.1006-5059.2014.21.233. LIU G L.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 of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in urban community support in China[J].Practical Electronics,2014(21):282.DOI:10.3969/j.issn.1006-5059.2014.21.233.
[4]区慧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医养结合”机构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6):9-11.DOI:10.3969/j.issn.1000-176X.2015.06.002. QU H Q.Research on the mode of "medicine and pension combination" under the socialist economic system[J].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2015(6):9-11.DOI:10.3969/j.issn.1000-176X.2015.06.002.
[5]宫芳芳,孙喜琢.医养融合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大连市中心医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例[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2):11-13.DOI:10.3969/j.issn.1672-4232.2015.02.004. GONG F F,SUN X Z.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 covered in "medicine and pension combination"[J].Modern Hospital Management,2015,13(2):11-13.DOI:10.3969/j.issn.1672-4232.2015.02.004.
[6]张志雄,陈琰,孙建娥.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研究现状和反思[J].老龄科学研究,2015,3(8):25-34.DOI:10.3969/j.issn.2095-5898.2015.08.003. ZHANG Z X,CHEN Y,SUN J E.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fection of the service mode researches of long-term care for the elderly[J].Scientific Research on Aging,2015,3(8):25-34.DOI:10.3969/j.issn.2095-5898.2015.08.003.
[7]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EB/OL].(2013-10-23)[2017-03-22].http://jnjd.mca.gov.cn/article/zyjd/zcwj/201310/20131000534003.shtml.
[8]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民政部办公厅 全国老龄办综合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15]992号)[EB/OL].(2015-04-22)[2017-02-23].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504/t20150427_689472.html.
[9]肖伊雪,陈静.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多元主体责任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22):84-85. XIAO Y X,CHEN J.An analysis of the multi-agent responsibility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the old-age service in China[J].Legal System and Society,2011(22):84-85.
[10]董红亚.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解析和重构[J].社会科学,2012(3):68-75. DONG H Y.Analyz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social care service system in China[J].Social Sciences,2012(3):68-75.
[11]刘波,李娜.网络化治理——面向中国地方政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7,80-82..
[1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7.
[13]赛明明.网络化治理视角下的居家养老模式之构建[J].西北人口,2013(3):107-111.DOI:10.3969/j.issn.1007-0672.2013.03.021. SAI M M.The construction of home-based care system for the elderly under the network governance[J].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2013(3):107-111.DOI:10.3969/j.issn.1007-0672.2013.0 3.021.
[14]杨璐.沙区出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实施细则》[N].大连晚报,2016-07-19(A6).
[15]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6号][EB/OL].(2006-02-09)[2017-02-23].http://www.gov.cn/zwgk/2006-02/17/content_202553.htm.
[16]张晓峰.大连市出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三年规划[J].社会福利,2010(5):25.DOI:10.3969/j.issn.2095-2414.2010.05.008. ZHANG X F.Dalian city has issued a three-year pla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y pension service centers[J].China Social Welfare,2010(5):25.DOI:10.3969/j.issn.2095-2414.2010.05.008.
[17]纪晓岚,刘晓梅.网络治理视阈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研究——基于上海市WF街道的实证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4):114-123.DOI:10.3969/j.issn.1008-7672.2016.04.014. JI X L,LIU X M.Socialized service for the ag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governanc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WF community of Shanghai[J].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6,31(4):114-123.DOI:10.3969/j.issn.1008-7672.2016.04.014.
(本文编辑:毛亚敏)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Community-based Care with Combination of Medical Service and Endowment Service under Network Governance——a Case Study of Zhongshan Park Street in Shahekou District of Dalian City
FENGGui-ping*,BAOHan,LIRu-yu
DepartmentofPublicAdministration,CollegeofHumanities,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Dalian116024,China*Correspondingauthor:FENGGui-ping,Associateprofessor;E-mail:guiping.1971@163.com
Facing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the community pension service mode of 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nursing service provides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providing service for the aged at the current stage.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network governance theory,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mode of community pension service of Zhongshan Park Street in Shahekou District of Dalian City from the network foundation,type,structure,initiation,operation,network effect and value analysis.On the basis of perspective and analysis of practical problems,it is suggested to provide the pension service by the multi subjects through the government guiding,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between each subject to avoid wasting resources,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nursing staffs,to build and improve the mode of community-based care with combination of medical service and endowment service through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 level and other ways.
Community pension service;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nursing service;Network governance;Shahekou District of Dalian City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6BGL147)——“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医养结合协同发展的健康养老模式及路径研究
R 197
A
10.3969/j.issn.1007-9572.2017.24.004
2017-04-06;
2017-07-05)
116024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部公共管理系
*通信作者:冯桂平,副教授;E-mail:guiping.19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