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郑雄(四川省苍溪县浙水乡畜牧兽医站)
一例兔球虫病的诊治
文│ 郑雄(四川省苍溪县浙水乡畜牧兽医站)
2016年7月27日,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浙水乡小浙村三组某兔场场主来电,其管理的兔场近几天每天死亡好几只幼兔,按照球虫病的诊断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明显,仍有幼兔死亡,望笔者前去诊治。
经了解,养殖场主于2015年租用灾后重建的闲置兔场养殖肉兔,同年9月从成都某兔场引进中国白兔260只。至2016年7月底,场内有2月龄幼兔480多只,兔只发病后每天死亡10只左右,已死亡86只幼兔,成年公兔母兔没有死亡,死的都是0.5~1千克的幼兔。饲养管理过程中,没更换过幼兔饲料,未使用青绿饲料,肉兔笼养,饮水和光照充足,发病时天气连续1周多为阴雨天。
1.临床症状。据观察了解,死亡的幼兔不食或少食,精神委顿,口流唾液,眼角有分泌物,部分病兔拉稀甚至带血粪便,也有个别先便秘后腹泻,病死兔后腿和肛门被稀粪附着污染。病兔腹围增大下垂,触摸肝区兔有疼痛感,病兔消瘦虚弱,结膜苍白,可视黏膜轻度黄染,全身被毛粗乱。有的死前四肢痉挛,弓角反张,尖叫而死。
2.解剖诊断。选取2只死亡兔和2只濒死兔进行解剖,有2只肝脏肿大,表面有病灶;胆囊肿大,胆汁浓稠,腹腔积液。盲肠蚓突有黄白色小硬节,4只都见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盲肠的肠壁血管充血,肠腔内充气,十二指肠内腔扩张、肿胀,肠壁变厚,呈纤维素性炎症,肠黏膜上有出血点。
3.粪便镜检。取病兔和濒死兔的粪便,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查。烧杯中8克粪便加5毫升饱和食盐水搅碎成泥,1分钟后加入150毫升饱和食盐水,搅动2分钟后再用两层备好的细纱布过滤到另一烧杯待检,静止30分钟后用直径6毫米小铁丝圈水平蘸取液面水膜,移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发现大量的球虫卵囊。
根据天气、死亡对象、发病概况、临床症状、解剖及镜检,确诊为兔球虫病。但兔场场主反映,已投喂过球虫药,无明显治疗效果。经笔者综合考量分析,找出了治疗无效的原因。原来场主使用的是50克包装的“克球粉”,且直接干洒在幼兔的颗粒饲料上,用铲子翻拌,然后饲喂,使得粉剂药物不能很好地、均匀地附着在干颗粒饲料表面,绝大部分球虫药不能被幼兔采食。投药方法错误,因无治疗效果,导致幼兔继续死亡。鉴于此,笔者给出了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1.饮水投药。放尽兔场饮水系统内所有积水,采用高效新型抗球虫药“妥曲珠利”溶液兑水喂兔。加药时搅动使其溶解均匀,同时在饮水中添加多维,坚持用药15天以上。
2.清粪消毒。每天清粪消毒1次,粪便堆积发酵,清粪后对圈舍、承粪板、料槽、走道进行有效消毒。消毒药采用复合粉和百毒杀交替轮换使用,直至治愈。以后坚持每天清粪1次,每周消毒1次。
3.饲养管理。兔舍保持干燥、清洁、通风,每天适当给幼兔饲喂青绿饲料。
4.加强兔场球虫病的预防。一是在配种前,全场所有公母兔均采用“地克珠利”饮水或拌料,预防1月;二是凡是场内有仔幼兔时,提早在饮水中投喂“地克珠利”来预防治疗球虫病,直至仔兔断奶到90日龄;三是在阴雨连绵和梅雨季节,要对兔场所有兔只采取预防性投喂球虫药1~2周,以预防球虫病,减少营养损失和疾病发生;四是要注意用药方法,粉剂要计算准确、逐级混合、撒拌均匀,水剂要计算浓度、准确添加、辅助多维、及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