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锋 程军 王晓博 华益雄
浙江省遂昌县中医院 浙江 遂昌 323300
提伤散外敷与中药熏洗治疗急性膝关节创伤并软组织损伤41例
吴浩锋 程军 王晓博 华益雄
浙江省遂昌县中医院 浙江 遂昌 323300
急性膝关节创伤 软组织损伤 提伤散 中药 熏洗
急性膝关节创伤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也是骨科门诊的常见多发病,多由跌倒、跌落、暴力性因素等导致,多伴有软组织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1]。中医骨伤科历史悠久,在骨伤临床诊疗中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倡导固定与活动统一(动静结合),骨与软组织并重(筋骨并重),整体与局部兼顾(内外兼治)的治疗原则[2]。基于此认识,笔者采用提伤散外敷与中药熏洗治疗急性膝关节创伤并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于2015年2月~12月在本院门诊选取急性膝关节创伤并软组织损伤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患者分入对照组(A组)和治疗组(B组)。A组46例(59个膝关节),男28例,女18例;年龄19~73岁,平均42.5±11.5岁;病程1h~3d,平均2.0±0.5d。B组44例(55个膝关节),男28例,女16例;年龄18~71岁,平均42.0±11.1岁;病程2h~3d,平均1.8±0.5d。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损伤部位及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有明确的膝关节外伤史,并软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局部功能障碍;②影像学检查显示:膝关节部位无骨折、关节脱位及其他严重的膝关节疾病,具备保守治疗的指征;③初诊患者,病程≤3d,未行其他特殊处理措施;④年龄18~75岁;⑤自愿参与项目研究,依从性良好。
1.3 排除标准:①患侧肢体合并重要神经血管损伤或筋膜间室综合征,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完全断裂,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其他病变;②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严重系统性疾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有精神疾患者;④过敏体质者;⑤同期参与其他临床试验。
1.4 脱落标准:①依从性差,未遵医嘱治疗者;②中途退出或失访患者;③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指标判断者。
2.1 A组:给予急性膝关节创伤并软组织损伤常规的基础治疗措施,包括消肿、抗炎、止痛等,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7~10d。
2.2 B组:在A组基础上,予以下治疗。①外敷提伤散:提伤散(湘药制字:Z20080471,规格:50g/袋),组成:当归、白芷、生川乌、生草乌、没药、乳香、桃仁、红花、大黄、栀子、黄芩、香附、黄柏等,治疗时取50g提伤散碾成均匀粉末,加以适量温水,以及医用凡士林,调成粘稠膏状,均匀涂抹至患处,保留3~6h,然后以温水清洗干净,2次/d。②中药熏洗:取红花、没药、花椒各15g,川乌、草乌、威灵仙各20g,伸筋草、透骨草各30g。上述药物加水3L煎煮,煮沸20min,将煎煮液转移至足浴盆中,足浴盆温度设定于45℃,取浴巾浸于煎煮液中,轻拧浴巾,以不再滴水为度,覆于膝关节损伤部位;同时将患膝置于足浴盆上方,以蒸汽熏蒸膝关节损伤部位,熏蒸30min,2次/d。疗程同A组。
3.1 评价指标:①膝关节周径:采用无弹性的软皮尺,测量患膝的膝关节周径,测量3次,取平均值。②膝关节屈伸度:采用角度测量仪,测量患侧膝关节的最大主动屈伸度,测量3次,取平均值。③VAS评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3](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越低表示疼痛程度越轻。
3.2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①治愈:膝关节肿胀、疼痛基本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浮髌试验阴性;②好转:膝关节肿胀、疼痛减轻,关节积液减少,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浮髌试验转阴性或减轻;③未愈:膝关节肿胀、疼痛及积液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以治愈、好转统计总有效率。
3.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研究过程中,A组3例患者失访,1例患者自行退出研究,计6个膝关节;B组2例失访,1例退出研究,计4个膝关节。具体分述如下。
3.4.1 膝关节周径、屈伸度及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膝关节周径、屈伸度及VA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膝关节周径、屈伸度及VAS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bP<0.01;与A组比较,cP<0.05。
VAS评分7.43±2.15 5.10±0.98a7.40±2.10 3.08±0.76bc组别A组B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膝关节周径(cm)38.63±4.23 35.25±3.41a38.58±4.30 32.16±2.27bc膝关节屈伸度(°)65.29±13.95 78.11±16.20a65.37±14.41 87.26±18.67bc
3.4.2 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膝关节是人体结构最复杂的关节,急性损伤多因暴力性外伤所致,损伤部位韧带、筋膜、关节囊等多有撕裂伤,局部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形成创伤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导致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此类损伤可归属于中医学“筋伤”“痹证”“鹤膝风”等范畴[5]。中医学认为膝为筋之府,即膝关节为经筋汇集之处,而筋有赖于气血的濡养,“筋伤”必然导致气血的变化,引发瘀血阻滞,气机不畅,水湿运化失常,瘀久化热,湿热互结,进而导致肿胀、疼痛,功能活动障碍[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伤痛,形伤肿。”《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载:“跌打损伤之证,专从血论。”《血证论》曰:“跌打未破皮者其血坏损,伤其肌肉则肿痛……皆瘀血停滞故也。”由此可见气滞血瘀、痹阻经脉是其主要病机[7],因此治宜活血化瘀,舒筋活络,除痹通络。
本文B组所采用的提伤散方中,当归活血、调经、止痛,为主药;白芷为伤科常用药,具有行气散瘀、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作用,生川乌、生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外敷直接作用于皮肤而产生镇痛的效果;黄柏、栀子清热除湿、泻火凉血、散结解毒,是治疗红热肿痛的要药;大黄活血通络、祛瘀止痛;桃仁、红花、香附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乳香、没药活血散瘀,行气舒筋。上述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舒筋活络、除痹通络之功[8],通过外敷能直接使药物经皮吸收,在靶部位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提高了促进局部炎症消退的效果和效率。熏洗所选中药中,红花、没药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花椒、川乌、草乌能够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发挥温通经脉、除湿祛痹、消肿止痛的作用,全方共用使瘀散有途径,血活归正路,达到活血散瘀、除湿止痹的效果。采用熏洗的方式,借助药力和热力,可使局部毛孔开放,加快血液循环,提高了透皮吸收的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外敷、中药熏洗[9]均可通过动力作用,提高药物作用的效果和效率,因此也有助于及时清除代谢瘀积的产物。方中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血液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力,止痛,抗炎等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间膝关节周径、膝关节屈伸度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病情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周径、VAS评分均降低,膝关节屈伸度均增大;这表明经过治疗,两组方法均不同程度的缓解了膝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改善了膝关节的活动受限情况。两组间比较,B组膝关节周径、VAS评分均低于A组,膝关节屈伸度大于A组,表明B组方法在缓解肿胀、减轻疼痛,改善活动受限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在临床疗效比较方面,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也印证了B组较为优化的效果。
综上所述,提伤散外敷与中药熏洗治疗急性膝关节创伤并软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减轻了膝关节组织肿胀和疼痛程度,改善了关节活动功能,优于常规措施的效果,对于急性膝关节创伤并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蔡飞龙,邵强,黄秩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0):1815-1816.
[2]唐树杰.论中国接骨学中筋骨并重理论[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5,13(5):328-331.
[3]孟娟,张虹婷,刘锋,等.视觉模拟评分法与分级评分法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5,23(5):330-334.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
[5]潘峥.关于鹤膝风的明清时期中医古籍研读和思考[J].江苏中医药,2015,60(6):71-74.
[6]梁娟,林成杰,薛亮,等.对应取穴疗法针刺治疗四肢急性筋伤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809-810.
[7]赵新杰,孙实,武爱玲,等.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15,31(8):65-66,68.
[8]陈祖平,董森,李辉,等.舒筋散熏洗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0例[J].中医杂志,2012,53(22):1959-1960.
[9]黄桢.中药熏洗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8):453.
2016-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