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远
浙江省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 浙江 诸暨 311835
自拟益气通络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创伤性四肢周围神经损伤30例
陈志远
浙江省诸暨市第四人民医院 浙江 诸暨 311835
创伤 性四肢周围神经损伤益气通络汤 穴位按摩
创伤性四肢周围神经损伤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因神经损伤恢复时间和治疗周期漫长,已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1]。目前临床上对于周围神经损伤,西医治疗以手术修复及神经营养药物为主,辅以物理治疗,笔者采用纯中医的治疗方法,收效良好,报道如下。
共观察60例创伤性四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1.21岁;损伤部位:上肢20例,下肢10例;受伤时间13~55天,平均36.91天。观察组中男24例,女6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42.17岁;损伤部位:上肢18例,下肢12例;受伤时间15~50天,平均38.54天。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 对照组:甲钴胺针(1ml/0.5mg卫材药业有限公司)肌肉注射,每次1ml,每日1次,共4周,同时对患肢进行神经刺激仪治疗,每次30min,每日2次,共4周。
2.2 观察组:服用自拟益气通络汤,方药组成:黄芪40g,红花、桃仁、川芎、当归、赤芍、莪术、三棱、地龙、川牛膝、乌梢蛇各10g,甘草6g。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14天为1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同时每日进行穴位康复按摩,上肢取肩井、曲池、内关、尺泽、合谷、手三里等穴位,下肢取穴阴陵泉、阳陵泉、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承山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约2min,以揉法为主,指法力度由轻逐渐加重,共4周。
3.1 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治愈:自觉疼痛、麻木等症状消失,肢体震动觉恢复正常,肌力正常,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增快(MCV或SCV>5m/s)或恢复正常;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肌力提升,肢体震动觉部分正常,MCV或SCV<5m/s;未愈:自觉症状未好转,肌力及肢体振动觉未改善,肌电图MCV或SCV无变化。
3.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3 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皮下出血2例,皮肤过敏2例,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率16.67%,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周围神经损伤属于中医学“痿证”的范畴,多因外伤引起。笔者认为,周围神经损伤的病机为肢体损伤后经络阻隔,气滞血瘀,筋脉失养,主要为气滞血瘀。因此,应以行气化瘀、活血通络为主要治法。所拟益气通络汤,是由名方补阳还五汤加味而来,方中黄芪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桃仁、红花、赤芍、莪术、三棱活血化瘀,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地龙、乌梢蛇通经活络,川牛膝活血通经,引药下行,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
穴位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3]。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血、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本研究中上肢选取肩井、曲池、内关、尺泽、合谷、手三里等穴位,下肢选取阴陵泉、阳陵泉、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承山等穴位,通过按摩可起到活血化瘀、强经通络的功效。
[1]张升波,刘海飞,陈峰,等.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和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39(2):204-20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8-49.
[3]蔡丽莉,纪建英.自主穴位按摩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妊娠晚期不寐45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9):663.
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