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红霞 李月翠 裘秀月
1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永康 321300 2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养胃颗粒治疗慢性乙肝伴胃黏膜损伤50例观察*
骆红霞1李月翠1裘秀月2#
1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永康 321300 2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养胃颗粒 慢性乙型肝炎 胃黏膜损伤 临床观察
笔者在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采用养胃颗粒治疗慢性乙肝伴有胃蛋白酶原异常及胃镜检查有胃黏膜病变患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感染科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门诊和住院慢性乙肝初治同时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两者比值(PGR)异常,胃镜检查有胃黏膜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5~49岁,平均37.5岁。治疗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37~47岁,平均39.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轻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慢性乙肝的诊断符合《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0年版)制定的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拟定的“胃脘痛”“痞满”诊断标准[2]。
2.1 对照组:恩替卡韦分散片(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19)每次0.5mg,1天1次。
2.2 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胃颗粒(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174)1包,1天3次。两组均3个月为1疗程。期间如果症状消失,胃蛋白酶原恢复正常,停用养胃颗粒,停止复查胃蛋白酶原。如果仍然异常,继续使用养胃颗粒治疗。
3.1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的乙肝DNA,肝功能,胃镜,血清中PGⅠ、PGⅡ含量及PGR。PG复常时间。
3.2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3]中的相关标准。
3.3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4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段PG恢复正常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段PG恢复正常率比较
根据临床症候分析,胃黏膜损伤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饮食不调与情志不畅是主要病因。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养胃颗粒方中,以党参、黄芪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山药益气养阴,补益脾肾;陈皮、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和胃;白芍养血敛阴,平肝止痛,与山药、乌梅、甘草相伍则有健脾和胃、缓急止痛之功。诸药合用,共奏养胃健脾、理气止痛、和中生津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党参能抑制胃酸分泌,增强胃黏膜屏障;黄芪中的黄芪多糖能促进细胞生长和再生,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黏膜修复[4];山药有助胃黏膜恢复作用,白芍中的芍药苷具有抗炎作用,并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甘草中的甘草次酸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本方用药性味平和,能平稳改善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增加临床疗效,加快胃蛋白酶原恢复,与西医抗乙肝病毒对因治疗,相得益彰,有助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胃黏膜病变的治疗。
[1]何朝霞,李兵顺,袁文芳,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病变的临床研究[J].临床荟萃,2008,23(18):1317-1318.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8-199.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72-175.
[4]周学俭,王香花.养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泌素、生长抑素和前列腺素E2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5):363-364.
2017-04-12
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慢性乙肝继发胃黏膜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编号:2015-3-098
#通讯作者:裘秀月,E-mail:xyqiu2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