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
领导讲话如何让人“听趣”盎然
田青
作为领导者,都不希望自己的讲话“不好听”,都不愿看到“台上滔滔不绝,台下鼾声一片”的场面。那么,怎样讲话才能讲得精彩,使听者“听趣”盎然,进而入脑又入心呢?
使听者入耳是领导者提升讲话魅力最基本的要求。所谓入耳,就是领导讲话不落窠臼、独树一帜,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听者坐得住、听得进,听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反之,如果听者不胜其烦、左耳进右耳出,那么,领导的讲话就成为自说自话,即使讲得头头是道,也丝毫起不到正面作用。
使听者入耳,需要有新观点、新见解。领导者应该率先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如果领导者在每一次讲话中,都能有新见解、新认识,久而久之,便会树立起良好的语言形象。邓小平讲话富有权威性,除了他的地位、威望外,更重要的是他思想的敏锐和讲话的远见卓识。他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国两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一系列新的观点和论述,形成了指导改革开放的邓小平理论,这可以说是领导者讲话以观点新取胜的典型体现。但需要注意的是,领导者在提炼讲话观点时,为标新立异而“语出惊人”,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相左甚至触碰“高压线”,就大谬不然了。
领导者讲话要有新材料、新信息。有些领导一张嘴就是价值观、人生观,总是讲一些尽人皆知的大道理,而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经验、新问题、新动态、新趋势置若罔闻,长此以往,就会给听者留下讲话没有东西、干瘪乏味的印象。新鲜的材料往往是社会热点、工作亮点的折射,领导者要善于捕捉社会、工作中的热点、亮点,敏锐洞察社会、工作中的变化,这样讲出的话才有时代感、新鲜感。
领导者讲话还要有新角度、新方式。有的领导一讲话就是三段论——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加强领导,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昏昏欲睡。习近平总书记曾针对一些干部的讲话批评道:“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体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领导者要让自己的讲话真正说得上去、说得下去、说得进去,就要探寻讲话的新方式、新角度。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时,曾有人问他:“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毛泽东回答说,“蒋先生的‘蒋’字,乃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了一棵草,他不过是一位草头将军而已。我这个‘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反手即反掌。意思就是代表大多数中国民众意愿和利益的共产党,要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国共两党的斗争,本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政治、军事问题,但毛泽东却用“拆字”的游戏方式,轻描淡写地加以阐发,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讲话角度的新奇令人拍案叫绝。
使听者入脑是领导者提升讲话魅力最根本的要求。所谓入脑,就是领导者讲话精辟、深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使听者有醍醐灌顶之感,而不是听后让人感觉领导胸无点墨、浅见寡闻,为讲话而讲话。
使听者入脑,对问题的认识必须要深刻,即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上级指示精神要有深刻理解把握,对事实、问题要有深入调查和了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在当时特殊的政治背景下,特别是在“两个凡是”的禁锢下,这个讲话振聋发聩,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触动了人们的灵魂,体现出讲话的深刻性。也就是说,领导者对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讲话才能高屋建瓴,切中要害,让人豁然开朗;否则,讲话只能人云亦云、夸夸其谈,貌似能说会道,实则空洞无物。
同时,领导者讲话要避免泛泛而谈,要有切中肯綮的举例。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曾激励了一批又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在讲到“ 文艺大众化”问题时,毛泽东强调,“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为了增强听者的理解,毛泽东以自己经验为例。他说,“那时,我觉得世界上干净的人只有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总是比较脏的”“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这时,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另一个阶级”。毛泽东通过深入剖析自我,阐释了“文艺要为工农服务 ”的问题,给听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讲话还要避免就事论事,要善于由事论理。如果光把某种现象摆出来,简单地议论一通,就事论事,不善于从理论高度剖析问题,没有理论深度,就没有逻辑的力量,就达不到说服人、感染人的效果。简单地说,领导者讲话有深度,就是能透过具体的鲜活的事例引发人们理性的思考。为此,领导者讲话时,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言,才能有深度、有力度、有魅力。
使听者入心是领导者提升讲话魅力最重要的要求。所谓入心,就是领导讲话没有空话套话,没有官腔官调,直率、坦诚,娓娓道来,使听者如沐春风,内心被打动。如果讲话时总是语气生硬、板着面孔说教,给人一种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的感觉,那么即使喊破嗓子,听者也会无动于衷。
领导者要使讲话入听者之心,需要讲实在的话,不虚不假;讲朴实的话,不矫情。领导者讲话的力量来自思想和感情。正如白居易《与元九书》中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世间万物都“事出有因、事后有理”,说理是领导者讲话的重要内容。列宁曾说:“对人民讲话不要故作高深,要通俗易懂。”领导者要想使自己讲的道理能触动听者,就要朴实、大众化,故作高深、云山雾罩,则有故弄玄虚之嫌,让听者甚为厌烦。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就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他经常用一些拉家常似的谈心式话语触及人的心灵,话语中充满着亲和、温和、随和以及平等、平易、平实的风格特点,让人感到亲切、温暖和感动。
(摘编自《领导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