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照辉
房县地处鄂西北武当山和神农架之间,自然风光秀美,文化积淀深厚,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特别是“尹吉甫-诗经文化源流”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依然在秦巴山水深处熠熠生辉。被湖北省文联、湖北省文化厅等单位评为湖北省“一县一品”优秀文化品牌。
万峰山有一座宗庙
房县尹吉甫镇七星沟村有座万峰山,因山峦叠嶂、山峰众多,所以叫万峰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座山很普通,既没有黄山的雄浑,也没有嵩山的挺拔,更没有崂山的神气,但是,它小有名气。因为万峰山有一座宗庙。
宗庙是供奉祖宗神像,供族人祭祀、朝拜的场所。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能建宗庙。汉朝以前,有官爵者才能建宗庙。《礼记》中说:天子七庙,9即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这座宗庙叫宝堂寺,宝,珍也;堂,殿也;寺,因原始宗教而得名,最早叫神坛,祭祀先祖之地。宝堂寺最初为上下两层依山石而凿的石窟建筑。上殿有正殿和左右耳室,呈“品”字型结构,寓意供奉的主人品德高尚。殿宽2.75米,深2.8米,高2.85米;下殿宽9.9米,深4.9米,高4米,殿内有神台、壁龛。上下殿有39级石阶连接。据专家考证,石殿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石殿外有两通龟驼碑,据碑文记载,明正德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516年,县丞李南金、知县胡璧在石殿外修建了三重雕梁画栋的殿堂,据说这里香火旺盛,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五要在这里唱戏三天,祭祀先祖。这些建筑都毁于“破四旧”时期。刚好500年后的2016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复宝堂寺。
宝堂寺供奉着一位房县人
宝堂寺里供奉着尹吉甫。尹吉甫,周,房陵(今湖北省房县)人,据专家考证,生于公元前852年,卒于公元前775年。姓兮,名甲,字吉甫(亦作伯吉父),尹是官名,西周时的师尹,即太师,三公之一(太师:辅佐国君之官;太傅:掌管军政之官;太保:辅佐太子之官)。兮甲到朝廷当了师尹以后,以官为姓,所以叫尹吉甫,房县人尊称他为“尹天官”(即天子身边的官)。曾辅佐三朝天子(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周宣王之重臣(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等)。关于尹吉甫的死,有两个传说的版本,一是传说周幽王听信谗言,错杀了尹吉甫,幽王知道后,给他做了一个金头厚葬,为防止盗墓,真假十二副棺材同时下葬,这一传说在房县流传至今。第二个传说是幽王罢了他的官,他回到了房县,住在万峰山的这个石窟里,等待幽王重新启用,后无疾而终,幽王知道后,赐他金棺厚葬,等等。这当然没有史料记载。有记载的是,宋代出土(河北沧州南皮县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兮甲盘”(香港的一位收藏家从美国购得)的铭文133个字,由郭沫若翻译,铭文记录了尹吉甫北伐玁狁后又奉命洛阳征税之事。
明-嘉靖《湖广通志》《湖广图经志》《广与记》《郧台志》《郧阳府志》《明统志》《辞海》《襄阳郡志》《中国人名异称大辞典》《房县志》等文献记载:尹吉甫,周,房陵人,食邑于房,葬于房之青峰山,今碑坟在焉。
相应物证有:房县榔口万峰山有供奉尹吉甫的宗庙;房县万峪河老人坪有“天官坟”;县城东关有“周太师尹吉甫”纪念碑(现存县博物馆);房县青峰松林垭有乾隆三年(1738年)县令钟梦赢为尹吉甫立的纪念碑,碑文记载:下马青峰道,焚香拜尹公;出师宣薄伐,作颂穆清风;烟冷千秋石,云幽万古松;允怀文武略,谁嗣奏肤功。
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诗经·小雅·六月》这是一首赞颂尹吉甫的诗歌。描述了周宣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玁狁侵犯,尹吉甫带兵出征,打败敌人,胜利还朝的史事,赞扬了尹吉甫的显赫战功,描绘了他忠心为国、勇往直前、指挥若定的形象,突出了他能文能武的才略。至今山西平遥还有尹吉甫筑城防御入侵者的点将台。
诗中说:“戎也既安,如輊(zhì)如轩,四牡既佶(jí),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毛诗序》说这是周宣王对尹吉甫的评价,看来,评价很高。
《诗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有十五国风,地方音乐,即民歌;雅:有大雅和小雅,宫廷宴会的歌;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宗庙祭祀的歌辞。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位列“五经”(诗经、尚书、礼仪、周易、春秋)之首,堪称中华文化的“元典”。西周有采诗和献诗制度,《诗经》中的民歌蕴含着当时的民生民意,它成书于西周时期大型的社会调查活动,周太师用“孟春三月,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的方式奔走于乡野,尹吉甫作为西周太师,采诗、编辑也是他的主要工作,同时,他也写诗,他是《诗经》中已知名的作者。诗经中《蒸民》是尹吉甫送给仲山甫的诗歌,诗中的“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强调人性的规范和法则不可违反,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崧高》是尹吉甫送别申伯的诗,诗中赞美申伯“崧高维岳,骏极于天”;《韩奕》是尹吉甫赞美周宣王的诗;还有《江汉》《都人士》等,在《毛诗序》中都认为是尹吉甫所作。他比孔子早301年,比屈原早512年,更不用说“被称为诗祖”的唐代的陈子昂了。所以,尹吉甫堪称中华诗祖。
《诗经》“活”在房县民歌中
刚才说了,《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是十五国风,而国风大部分采集于周南和召南,房县又恰恰是“二南”的交汇之地,《诗经》开篇的著名爱情诗《关雎》中唱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雎水河畔水乌的叫声起兴,比喻男女追求美好的爱情。雎水就是流经房县青峰的那条河。
“关关雎鸠一双鞋,在河之洲送过来,窈窕淑女难为你,君子好逑大不该,年年难为姐做鞋。”像这样的诗经民歌在房县口口相传,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形成房县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根据文化普查,房县会唱诗经民歌的歌师有5000多人,上山有山歌,下田有田歌,娛乐有盘歌,丧葬有待尸歌,等等。房县正是用歌声把《诗经》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因此,10多年来,房县致力于诗经文化挖掘、整理,得到了新华社的大力支持,从《诗经》中找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契合点,提出了“忠孝礼义信,简俭平顺和”的“十字县风家训”,成功地举办了两届诗经文化节,让诗经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还多次成功地走进中央电视台。把“尹吉甫-诗经文化源流”打造了成了湖北省一县一品的优秀文化品牌。
(责任编辑:朱家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