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陈尚富
关于历史上人才选拔问题的备考思路点拨
四川 陈尚富
2016年,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发布了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反映了国家对人才选拔问题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新时代对人才选拔的价值取向和要求。作为年度重大社会、教育热点问题,以高考历史全国卷关注现实的特点,2017年高考历史考查有关人才选拔问题的可能性极大。所以,广大考生需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多角度对人才选拔问题进行复习备考。在此,笔者抛砖引玉以作参考。
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可从以下思路对人才选拔问题进行备考。
思路1:我国从古至今人才选拔制度的发展变迁和演变趋势
知识链接:
①发展变迁:
周代世卿世禄制;战国时军功制取代世卿世禄制;汉代武帝起察举制和兴办太学;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创立科举,分科取士(有侧重经书识记的明经科、侧重理解和诗赋的进士科、针对特殊人才临时开设的制举和招录武人的武举);宋代发展完善科举,如开创利于防止舞弊创立的糊名法、誊录法,以及王安石变法时废除侧重识记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侧重理解应用的经义和时务策,开设明法科,增加适应改革需要的教学内容;明清八股取士,形式僵化,日益脱离实际。清末,洋务运动时出现教授外语和近代科技的新式学堂,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后来改革科举,增加时政外交;科举制1905年废止。民国初年,与民主共和建设相适应,废读经书,进行现代国民教育。新中国成立初制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方针,建立兼具民族性与人民性的社会主义国民教育体系和为工业化建设服务,大规模开展理工科专业、院校建设;“文革”时教育革命上山下乡、废除高校招生制度、开门办学、过分强调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和“又红又专”、学制缩短等,“文革”后恢复高考、提出“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等。
②演变趋势:
古代——选才标准由血缘、门第到才学,由世袭垄断到公开选拔,日益公开公平、客观公正,趋于制度化并逐渐严密完善。
近现代——由传统教育向近现代教育转变,时代特征突出,体现面向世界、顺应民主化、为救亡图存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典型特点。
思路2:人才选拔与社会公平、阶层流动
知识链接:
①世卿世禄制和被士族操控变异的九品中正制强调血缘、门第,是对权利的世袭和垄断,有损下层民众的利益和阶层流动。察举制和科举制强调个人才华,较为公平,利于普通知识分子进入仕途,冲击了高官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有利于阶层流动。
②察举制与科举制:前者对德才进行综合考查,但由地方官员推荐,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封闭性,易受官员主观意志和人情关系影响,有损公平;后者以考试成绩为依据,重才学,不易考查德行,但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利于普通知识分子进入仕途,利于阶层流动、缓和社会矛盾、扩大统治基础。
思路3:人才选拔与治国理念和国家发展
知识链接:
①商鞅变法实行“军功制”体现了“唯才是用”“变革图强”的治国理念,提高了秦军战斗力,促进了国家统一、新兴军功地主的崛起,改变了秦社会阶层和统治集团的结构,促进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和新社会制度的建立。
②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完善体现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公开公平、客观公正”“继承与变革”等治国理念,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官吏素质和行政效率的提高、政权的巩固、积极向上和好学的社会风气、文化的普及、国家统一、文明的传承,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
③王安石整顿太学和改革科举体现了“经世致用”“变法图强”的治国理念,为变法提供了有利的舆论环境、人才条件。
④明清八股取士在考试形式、内容和评价标准上严格限制、僵化死板,反映了明清强化专制的治国导向,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文化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⑤清末教育近代化作为列强侵略、西方文明冲击、民族危机加深和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体现了“放眼世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干兴邦”的精神,促进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变、新式人才的培养、新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抵御侵略和近代化进程。
⑥民国初年教育改革体现了建立“民主共和”的治国导向,促进了民主法治思想的传播,进一步冲击了传统封建伦理思想,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的近代化。
⑦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国家治理的民主化、制度化理念,提高了官吏素质和行政效率,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公平。
思路4:人才选拔制度改革成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知识链接:
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的成败或经验教训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尊重人才培养、选拔的客观规律;重视制度设计初衷的有效落实;防止异化;顺应时代潮流和要求,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政府的重视、支持;积极、及时、稳妥变革,恰当的策略方法;要有助于社会公平、凝聚人心和国家发展;批判吸收过往人才培养选拔制度的经验教训。
比如:成功的史实——①商鞅实行军功制改革因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的需要,顺应了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奴隶主贵族衰落和新兴地主崛起的历史潮流,秦孝公全力支持和商鞅强力推行而取得了极大成功。②科举制借鉴和吸取了过去的人才选拔制度的经验及教训,顺应了士族衰落、庶族地主崛起的历史背景,符合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为历代沿用达一千多年。③日本明治维新时教育改革作为国家全面系统改革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予以重视,在国家大力推动和国民积极参与支持下,建立起近代教育体系,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适应了国家振兴的需要,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失败的史实——①九品中正制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背离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的初衷,由重才学变成重门第,变异成权贵阶层、地方大族垄断权利和把持国家政权的工具,破坏社会公平,不利于国家选才和社会发展,影响中央集权和政局稳定,因而被抛弃。②清末,在复杂紧张形势下,不分主次、急于求成,科举制没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新生,于1905年废止。然而,新旧制度没有有效衔接、平稳过渡,科举制的废止不仅未能挽救清朝统治,反而使清朝失去了连接和凝聚广大知识分子的纽带,也失去了整合、统一社会思想意志的有效途径,统治基础受到削弱,并加剧了社会思想的混乱,加速了灭亡。
思路5:辩证认识科举制的是非功过
知识链接:
科举考试的核心价值在于具有公开、公平、客观、择优的积极进步性,这也是近现代文明的重要价值追求。科举制的很多具体问题需要历史的辩证认识,如:①考试内容基本上局限于儒家经史义理为主的人文知识,有利于文化传承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但轻视科技导致知识结构狭窄而片面,不利于人才的多元培养、选拔和自然科学的发展。②将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虽然促进重学的读书风气的形成,但强化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读书人醉心科场,日益成为统治者的奴才,失去了独立的精神人格,不利于科学理性精神的培养。③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虽然客观和有利于选拔知识水平较高的人才,但在德行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上不足,且选拔方式单一。
思路6:有关人才培养、选拔的思想主张
知识链接:
中国,如:①孔子,为学之目的在于“成人”“博学多能”“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听言观行,知识与德性在实践中得到统一。②孟子,强调理想道德教育以成才,实践炼就人才,选才要超越尊卑等级、亲疏远近,但任用要慎重,要民主评议、实践考查。③董仲舒,“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④康有为、梁启超,“教育是改良政治、救亡图存和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新的道德、思想、精神及品质的国民,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⑤严复,建立新式教育制度,智、德、体全面发展,讲求实用、中西皆学。
西方,如:①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教育的目的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德和善性。②爱因斯坦,培养健康的竞争心理、和谐人格,发展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③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重视教育、遗传和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反对封建时代的“空理虚谈”和脱离现实生活的儒学教育,提倡以西方文明为目标,向学生传授实际有用的知识;教育机会均等和强调女子教育。
原创题模拟练习
1.明朝末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曾对中国的科举制度发出由衷的赞叹;葡萄牙人曾德昭认为科举是最公正的选官方式。晚清来华的美国人丁韪良认为科举是提供了“公平机会”的真正民主。这反映了 ( )
A.近代欧美人民向往明清时中国的政治制度
B.中国在当时建立起了真正的民主政治
C.科举制蕴含的公平公正价值理念具有普遍意义
D.明清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当时世界上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2.隋唐科举考试科目主要有进士科和明经科,同时设有针对特殊人才临时开设的制举和招录武人的武举;宋代王安石变法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理解和时务策,并设立明法科;明清八股取士,考试内容和评判标准都限于朱熹《四书集注》;清末科考增加了对时政外交内容的考查。这说明 ( )
A.科举制始终在不断发展完善
B.科举制的变迁具有时代特征
C.科举制总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D.科举制对人才的选拔具有多元选拔的典型特点
3.清政府于1905年废除科举制,孙中山却将科举制和我国古代监察制创造性的同西方三权分立相结合,创立了“五权分立”。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 )
A.清政府废除科举制违背了历史潮流
B.孙中山在政治上比较保守
C.废除科举可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
D.对传统人才选拔制度应批判吸收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认为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管理人才,教学内容以政治事务为主更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当政后,他对作为教材的经书进行重新校注,规定生员自州县学逐级考试进入太学,太学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等,根据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定时考核情况确定逐级上升。上舍生又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生可以不经过科举考试而直接担任官职。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同时,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另设“明法科”,考查律令和断案。
材料二 清政府1901年决定于次年始以中国及世界政治史事命题乡会试及岁科试策论,停用八股文,停止武生童试及武科乡试。1903年,清朝进行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经济特科。1904年,颁布新学制,即“癸卯学制”。新学制下,初等小学堂规划为强迫教育阶,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视地方情形,可增加手工、图画1科或2科。贫瘠地区可设简易科,课程酌减。高等小学堂4年,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视地方情形可增设手工、农业、商业等科。中学堂5年。属普通教育性质,兼有升学和就业两重任务。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东语、英语或德语、法语、俄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高等学堂,分为3类:第1类为升入大学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商科做准备;第2类为升入大学格致、工科、农科做准备;第3类为升入大学医科做准备。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制。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安石和清末在人才培养、选拔改革的主要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王安石和清末在人才培养、选拔上改革特点的异同,并简析后者特点不同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 2.B 3.D
4.(1)前者:修改教学内容,调整、增删科考科目,完善学校制度,培养治国实用人才,破格选才、唯才是举。后者:对科举制由改革科考科目到最终废除;在课程设置、学段要求上建立全新的从小学到大学较为系统完善的教育体制,突出修身和经学地位;在课程设置上国家统一要求的前提下,适当考虑地方特殊性,给予一定自主权和灵活性;中小学强调基础性,大学突出专业成长。
(2)共同点:学校兼具人才培养与选拔功能;都从教学内容、选拔方式入手,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两方面的改革,都调整了考试科目;都突出专业人才;都注重实用人才;都重视学生的思想品行。
不同点:前者,仍然属于为国家储备官僚人才的传统范畴,仍突出人文学科,且科目少,是对科举制的完善,突出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清末,突破了传统的人才培养选拔模式,是由传统教育体制向近代教育体制的转变,更具系统性,突出课程设置的时代性,科目丰富,文理并重,体现近代国家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外交各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体现国民素质教育和一定的义务教育色彩;强调基础教育中读经,有明显的封建残余色彩。
原因:近代西方侵略和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方先进科技思想文化传播和近代教育制度的传入,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思想蓬勃发展,传统教育体制和科举制的弊端日益突出,难以适应新形势;清政府一方面为缓和矛盾,另一方面为强化封建思想道德,巩固封建统治,在社会广泛强烈要求下进行改革。
(作者单位:四川省壤塘县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