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王 斌
明晰变化 抓住热点
——关于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的解读
江苏 王 斌
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相较于去年来讲在三个方面进行修改: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完善考核目标、调整考试内容。2017年2月,依据大纲编写的“考试说明”发布,2017年历史学科考试说明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题型示例。与2016年考试说明相比,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总体表述没有变化,在具体内容方面有微调和细化;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删除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其他没有变化;题型示例是2017年新增加的部分。2017年的考试说明“强化唯物史观,突出问题意识,典型示例导航”,这些变化凸显了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意图,复习备考时要多加关注。
1.强化唯物史观
拿到2017年历史考试说明,首先会发现命题内容依据发生了变化。2016年考试说明表述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2017年考试说明表述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这个变化对我们的复习备考影响不大,不要过于在意。其次就会发现命题要求的变化。2016年考试说明表述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7年考试说明表述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比较,可以看出2016年强调的是“科学历史观”,而2017年强调的是“唯物史观”,并且增加了一个“发现问题”的要求。
2.突出问题意识
2017年考试说明在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虽然总的表述没有变化,但是具体表述进一步细化、规范,新增加“发现历史问题”成为亮点。具体变化见下表:
2016年与2017年历史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对比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部分考核要求没有调整,仍是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整理与解读方面能力,以获取历史信息。第二部分“调动和运用知识”方面,进一步规范了概念,2017考试说明明确要求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明晰历史结论与历史观点。历史事实是历史上真实地发生过的事情,具有客观性,历史叙述在本质上是对过去史实的解释,带有主观性;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总结性认识,具有主观性,是从大量的历史现象中总结出来的,往往高度概括、内涵丰富;历史观点就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看法或评价,也具有主观性。第三部分只是规范概念,简化说法,没有本质变化。第四部分“论证和探讨问题”方面,2017年考试说明在规范概念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发现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要求,在2014年高考试题中就开始探索,要求考生从众多的史料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信息,并提出问题且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和论证历史问题已成为高考命题的新亮点。
在考核目标与要求部分,2017年考试说明更换了3个例题也应该引起注意,分别是例2换为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40题,例7换为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45题,例10换为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41题。以例2来说,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要从法制概念、法律行为、社会伦理等不同角度分析材料提取信息,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也要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回答,这个例题提供给我们信息是学会从不同角度概括材料、分析问题。
3.题型示例导航
2017年考试说明比2016年增加了题型示例部分,提供3个选择题,9个非选择题,题型示例体现了命题导向,为我们复习备考,做针对性训练指明了航向。
3道选择题示例分别选自2015、2016两年的全国卷,题干材料分为文字、图像和表格三种不同类型史料。在考场上如何快速解读图像史料提取有效信息,一是全面提取图像信息,二是结合题干信息,三是联系课本所学知识。如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此题解题的关键就是提取图像中信息,“抗敌牌火柴”“十九路军”,结合题干的关键信息“1932年”,联系课本所学知识,就可判断与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有关,从而选出正确选项。另外,对于图表史料,要对图表名称,表格数据,图注信息和数值单位等关键性要素进行审读,表格数据是核心部分,要进行量化比较和趋向,然后做出准确判断。
研究非选择题型示例,共有9道例题,必考部分6道题,选考部分3道题;提供两段史料的3道题,一段史料的6道题,总的来说,阅读量不大。从设问数量来看,根据要求自主设置问题的有2道题,设置2个问题的有5道题,设置3个问题的有1道题;从设问角度与方式来看,主要有三类:背景、原因、目的(为什么),异同、特点、实质(是什么),影响、作用、认识(怎么样)。
二、关注考试热点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说“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现实和历史是相互对应的两扇窗户,关闭了其中任何一扇窗户,彼此的沟通就难以实现。”所以,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关注考试热点,把热点内容与历史学科知识相关联。2017年考试热点内容很多,如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苏联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军队建军90周年,英国“脱欧”,美国退出TPP涉及的布雷顿体系、关贸总协定相关知识,引力波的发现,中国航天对接成功,习近平在文艺界联合会上的讲话,中美关系、美俄关系,现代科技重新打通古代丝绸之路等。举例如下:
1.用现代科技重新打通古代丝绸之路
背景材料:2017年1月18日伦敦时间下午1点,一辆来自中国的列车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从浙江义乌出发,缓缓地开进了东伦敦的Barking车站,中英两国政府官员、参观群众、记者们一起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1814年,时年33岁的英国人史蒂芬孙造出了人类历史第一台蒸汽机车(即火车),人类的交通运输被彻底改变。203年后,英国人再次为一辆火车万人空巷,但和历史不同的是,这辆火车并非英国所造,而是来自中国。
考点链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近代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现代科技的发展,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
复习指导: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要掌握四大发明产生与发展,四大发明的外传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明确四大发明在东西方不同命运说明的实质问题。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火车、铁路、轮船、飞机、电报、电话,以及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中国现代科技主要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特别要关注中国航天对接的成功。
蒸汽机发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工业获得了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电灯、电车、电话应用,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另外,还有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文学艺术的发展
背景材料:2016年11月30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考点链接:
1.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
(1)文学成就: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书画艺术成就:书画艺术、京剧表演艺术。
2.中国近现代文学艺术成就: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白话文小说;新中国“双百”方针及取得的文艺成就。
复习指导: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要掌握各个时代的主流文学形式,认识文学世俗化、大众化、平民化的特征。古代艺术方面,书法艺术要掌握各种书体与书法家,绘画艺术要了解各种不同类别绘画作品的特点,表演艺术主要掌握京剧等剧种。认识中华文明的传承得益于传统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和发展力。近现代文艺复习,要掌握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成就与影响,“双百”的提出与文艺成就。
3.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背景材料:2016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此次高考考试大纲修订主要体现在“一增一减”上。“增”主要是指整体上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减”主要是指大部分学科对部分知识点进行删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会议于2016年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考点链接:中国古代的礼俗、传统思想文化,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新文化运动反对“礼教”。
复习指导:西周的礼乐制度对传统文化影响,儒家思想的内涵与发展,还可以联系全球祭孔、孔子学院的开办等,古代的风俗礼仪。中国近现代的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近代以来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交礼仪的变化、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变化的原因。
例1.2016年10月22日起,中国在法国冈城举办了《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主题展,共展出270余幅历史照片、50余件物品、信件、证词以及视频资料。其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照片
B.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
C.国际友好人士当时的记录与评论
D.当年受害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答案】A
例2.2016年9月4日,G20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根据下图内容,判断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宗旨是( )
A.实现强强联合以遏制世界经济危机
B.加强区域联系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C.消除贸易壁垒以促进世界贸易自由
D.寻求经济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
【答案】D
3.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引力波能够被发现是基于 ( )
A.牛顿经典力学理论
B.普朗克量子论
C.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D.爱因斯坦相对论
【答案】D
例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年11月14日《新小说》第1期)
材料二 际兹文学革新之时代,凡属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均在排斥之列。……所谓宇宙,所谓人生,所谓社会,举非其构思所及,此三种文学公同之缺点也。此种文学,盖与吾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1日《新青年》2卷6号)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的历史背景。
(2)指出材料一、二观点的共通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学革命”的影响。
【参考答案】
(1)观点:小说可以改良群治。背景:戊戌变法失败;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新思想的影响。
(2)共通之处:文学促进社会治理。影响:提倡白话文,推动了语言的革新;倡导新文学,促进了文学发展;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在复习时要明晰考试说明的变化,关注考试热点,加强实战演练,做好历史复习的迎考工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