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高兴周
“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非遗”
河南 高兴周
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一体系深刻揭示了四季轮回的客观规律,是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1.文化生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远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
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也深深影响着东亚国家。韩国、日本有很多与我国相似的习俗。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人通过世世代代的文化传承,为世界民族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2.生活与哲学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农耕文明的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利用自然环境特点,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十四节气”客观反映了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状况,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按规律办事。“二十四节气”时刻提醒我们,大自然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循环变化,人类所应做的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开展生产生活实践。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回答1~8题。
1.“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遗( )
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2.“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是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有“中国第五大发明”之美誉的“二十四节气” ( )
①产生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②体现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 ③表明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④印证了客观事物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3.“天人合一,顺时而食。”在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人们清明吃青团、谷雨吃椿芽酥、立夏吃青梅饼、大暑吃荷叶饼,这些时令点心广受消费者欢迎,这表明 ( )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4.“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被选入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这是因为( )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5.远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 ( )
①源远流长 ②博大精深
③求同存异 ④兼收并蓄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优秀文化如春雨润物般浸润人生,这形象地概括了文化对人的的影响 ( )
7.“二十四节气”体现着中国人自古以来善于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敬畏自然是基于 ( )
①人是自然的仆人 ②自然界的物质性 ③人有主观能动性 ④自然界规律的客观性
8.两千多年前,中国先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探寻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发明了“二十四节气”。这说明中国先人 ( )
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 ②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③顺应自然节律,对自然的征服 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节气轮回,生生不息。回答9~12题。
9.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虽然立了“春”,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印证了( )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客观真理往往因人而异 ③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0.“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农耕文明的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利用自然环境特点,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做到了(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坚持用联系观点的看问题 ④实事求是
11.“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杜甫对冬至描写体现了( )
①人类社会发展受客观规律支配
②人们可以改造规律为自己造福
③自然界的运动遵循其固有规律
④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
12.下图中这套邮票展示了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邮票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1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的《秋词》表明( )
A.人们对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价值评价
B.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存在主体差异性
C.事物所具有的属性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D.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没有同一评价标准
14.屋外大雪漫天,屋内瓜果飘香……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增强了,设施农业、大棚蔬果等让我们不再受节气的严格制约。这表明 ( )
A.人已摆脱了规律的制约
B.规律的客观性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对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是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既是时间准绳,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其中蕴含着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现代农业的耕作仍然没有逃脱原来的节气规律,根据节气变化来添减衣物,已成为一种习惯。我们要做好继承和保护,使“二十四节气”这一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展现新的活力。
(1)结合材料,分析“二十四节气”流传至今的原因,以及申遗成功的文化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文化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
(3)入遗只是一个起点,“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任重道远,请你为其传承和保护拟两个方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①②与材料不符。
2.A ③表述不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观点错误。
3.D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观点错误;②表述不妥。
4.B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观点错误;C材料没有体现;D表述不妥。
5.A 材料没有体现③④。
6.A 材料没有体现B,C,D。
7.C ①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排除;③与材料不符。
8.A 对自然界的征服,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观点错误,③排除。
9.B ②表述不妥;③材料没有体现。
10.B ②④是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与题干不符。
11.D ①材料没有体现;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能发现认识利用规律,不能发明、改造、消灭正在起作用的规律,②观点错误。
12.C 邮票是文化传播的媒介,②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观点错误。
13.B A说法过于绝对;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D否认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4.C A,B,D表述错误。
15.【解析】本题以“二十四节气”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 问题的综合能力。第(1)问从文化生活角度切入,复问式设问,“二十四节气”为传统文化,注重知识迁移融合,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第(2)问从哲学角度切入,“二十四节气”文化知识体系属于认识,认识源自实践,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事物内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按这一思路组织答案;第(3)问,开放设问具有开放性、探究性,要围绕继承和保护,制定切实可靠的方案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1)原因:“二十四节气”属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性;今天,对生产生活仍具有指导作用,“二十四节气”得到创新和发展。文化价值:有利于“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时间知识体系,并在实践中验证和深化;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观察,把握时序变化的规律;坚持联系观点,认识到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二十四节气的不同特点;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3)让“二十四节气”进入中小学课程;研究和挖掘“二十四节气”的相关文献、传统知识及民俗实践活动;开展“二十四节气”相关调查、传承和宣传活动;举办和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仪式实践和民俗活动。
(作者单位:河南省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