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概念 活用方法 巧用原理
——生态学专题复习略谈

2017-08-08 03:01山东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7年2期
关键词:甲地样方蒲公英

山东 陈 龙

明晰概念 活用方法 巧用原理
——生态学专题复习略谈

山东 陈 龙

生态学在人教版教材中涉及三章内容,概念繁多,方法多样,原理丰富。相关考题可考查考纲中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建立在生态学基本原理考查上的试题,可提升考生的社会责任感,又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对二轮复习阶段生态学专题提出复习策略,以飨读者。

1.概念:理解核心概念 关注子概念

生物学概念是分析生物学问题的基本工具,生态学问题的解决也不例外。从章节标题来看,生态学涉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重要概念。这些概念虽然在一轮复习时以章节为单位进行过分析,但因其涉及子概念较多,综合在一块分析时容易混淆,二轮复习时对这一问题要进行强化,可以表格形式理清。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概念描述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关键词一定的自然区域、同种、全部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生物群落、无机环境最大、生态系统内涵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不同种群之间呈现一定的种间关系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相互作用人类包含其中,赖以生存子概念基因库、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丰富度、种间关系(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演替(初生演替、次生演替)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

金题回放1(2011·北京卷)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 )

A. 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 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 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评析】生态学中不同的研究目的对应不同的研究方法,此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应用分析能力。示踪器可检测海龟经过的路线,故可调查其洄游路线;给大雁佩戴标志环,可依据发现佩戴标志环大雁的到达地区来调查其迁徙路线;固着在岩礁上贝类运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故可用样方法进行研究;丰富度是群落水平的概念,指的是生活在某区域的生物的种类数量,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地区达乌尔黄鼠的种群密度。D选项的判断分析涉及种群和群落的子概念的对应关系。

【参考答案】D

2.方法:理解方法精髓 关注注意事项

生态学研究方法较多,考查较多的是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取真实的种群密度往往不可能也没必要,故采用这两种方法来估算种群密度,以应用于生产实践。样方法是随机选取样方,计算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取样方法包括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该方法通常用于对双子叶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许多动物活动能力强,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标志物必须不易脱落,不能过于醒目,也不能影响动物活动,否则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

金题回放2(2016·全国卷Ⅰ)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 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评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对样方法的精髓“随机取样计算诸样方的平均值”有全面理解。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分布的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内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综上所述,A、B、D三项均错误,只有C项正确。

【参考答案】C

3.原理:理解基本原理 突破综合运用

生态学基本原理的考查主要落脚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上。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其循环范围是生物圈,如果循环受阻,会出现环境污染。如碳循环环节不流畅,大气中的CO2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研究能量流动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使有限的资源养活更多的人口,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一个普通生态系统乃至生物圈只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正常进行,才能保持相对稳定。

金题回放3(2016·全国Ⅱ卷)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以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评析】试题将中国传统的生态学思想——“自然与人和谐统一”与生态学知识、当代国家政策——“退耕还林、还草”巧妙结合起来,既能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又能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爱国主义观念。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可通过呼吸作用进入无机环境;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二者均具有各自的规律,故A选项正确;由前述生态系统的能量特点可知B选项错误; “退耕还林、还草”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故C选项正确;人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其相对稳定,故D选项正确。

【参考答案】B

【训练提升】

1.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2.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 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 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 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3. 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

(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C 2. C 3.(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冻原生态系统中的温度较低,不利于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者)对土壤有机物的分解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般不超过4~5个,不会很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甲地样方蒲公英
蒲公英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蒲公英
植被盖度对飞播造林当年出苗效果的影响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丛植物多样性研究
可以吃的蒲公英
如何计算地方时
运动学公式应用五注意
“区时”的时间计算
平均速度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