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芳 周爱保 余青云 何养成
(1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临夏731500;2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兰州730000;3荆楚理工学院心理中心,荆门448000)
压力下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实验研究
钟玉芳1周爱保2余青云3何养成1
(1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临夏731500;2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兰州730000;3荆楚理工学院心理中心,荆门448000)
“Choking”现象即压力条件下一种习惯的运动执行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本文通过两个系列实验比较了在轻度压力的前测和高压的后测中被试是否发生“Choking”以及理论原因。(1)实验1首先考察了压力下运动员是否发生“Choking”,结果表明压力下无论是专家组被试还是新手组被试都产生了“Choking”,并且各种压力源对他们的影响程度都是不同的;(2)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进行,主要目的是验证“Choking”现象的不同理论解释,结果证实干扰理论和自动执行理论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的合理性,即干扰理论适用于解释新手被试“Choking”的发生原因,自动执行理论适用于专家组被试的“Choking”发生原因。
“Choking”;压力;干扰理论;自动执行理论
“Choking”一词来源于医学英文名词,用以描述生理上的突然窒息现象。后来被心理学引用为描述在压力下运动成绩下降或操作反常的现象[1-5]。我国学者王进将“Choking”定义为“在压力条件下,一种习惯的运动执行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6-8]。这个定义强调了压力条件,并用“衰变”来描述运动过程发生的变化。即操作者本人意识到比赛的重要性,并感到压力,在这种压力条件下期望取得好成绩并投入了努力,但是这种努力并没有帮到他本人,反而使成绩下降了。1976年,奥运会十项全能的金牌得主詹纳从体育比赛的角度也作了与此相类似的表述,他说:“奥林匹克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9]由此可见,竞技比赛中运动员不仅要做好体能和技能等方面的准备,而且更重要的是心理方面的准备。
本文运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增加的努力对有些运动员来说是有利的,对有些运动员来说却不利于成绩的提高。根据“自动执行假说”,专家型的运动员其技术已经达到自动化,所以当过分地关注运动过程时反而破坏了原有的运动节奏,导致成绩下降;而新手运动员当关注运动过程时成绩反而上升,因为他们的技术尚未自动化,这种关注对他们来说是必要的。“干扰理论”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Choking”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即专家型的运动员由于技术已经达到自动化,外界的干扰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能基本保持原有的成绩;而新手运动员由于技术尚处于泛化阶段,外界的干扰对他们产生不利的影响,干扰了运动执行过程,反而成绩下降[10-12]。
2.1 实验目的及假设
2.1.1 实验目的
实验1的目的在于测试观察竞赛压力是否引起“Choking”。以往也有学者对压力下运动员是否产生“Choking”进行过实验,他们通常采用的压力情景包括虚拟观众在场、电视录像、金钱奖励等等。但是已往实验存在两个比较严重的不足:(1)实验中通常只涉及专家级运动员,对新手组未进行过实验,新手是否在高压状态下也产生“Choking”并没有实证性的实验可参考。(2)已往实验只是将各种压力源组合在一起,从而构成高压情景。但是并没有对各种压力源分别进行实验并确认它们是否引起“Choking”。同时,是否同一种压力源对于专家组和新手组会引起同样程度的“Choking”?
2.1.2 实验假设
假设一:与基线测试(低压情景)相比,压力情景下专家与新手组运动员的“定位踢准”成绩都出现明显下降,即出现“Choking”现象。
假设二:各种压力源的操作都能引起“Choking”现象,但对于专家组和新手组运动员来说不同的压力源引起的“Choking”指数是不同的。
2.2 实验方法
2.2.1 被试
实验选取甘肃省体校、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政法学院足球队运动员共60名,作为专家级运动员,均参加过一定级别的足球赛,平均训练年限为6.5年;选取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学院普通专业大学生60名,作为新手级运动员,平均接触足球年限为1年。同时通过前测和访问,确认他们对足球运动的技术掌握一般,没有达到自动化水平。
2.2.2 测试工具
三星DV数码摄像机一台(比赛摄像)
2.2.3 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2压力(低压、高压)×2技术水平(新手组、专家组)×5压力源(观众、金钱、DV录像、排名、无压力)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专家级运动员共分为5组,每组12人。5组中的4组接受不同压力源的测试,1组不接受压力测试,为控制组。接受压力测试的4组分别为:第1组接受观众压力,第2组接受金钱奖励的压力,第3组接受DV录像压力,第4组接受排名压力。实验中每个被试完成一个基线测试(低压条件)和一个实验测试(高压条件)。新手组的被试分组及测试与专家组的一致。新手组和专家组的各分组在年龄和训练年限的t检验上均无显著差异。
2.2.4 实验任务
足球“定位踢准”为本实验的任务。此任务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运动动作,要求全身协调配合。运动技术执行主要包括脚、膝、踝关节的有效配合,具体的任务要求是在足球场地上以一点为圆心画三个圆,半径分别为2m、3m、4m,并在距圆点28m处画一条基线,此基线长5m,在基线上等距放5个足球。若足球第一落点进入第一个圈或触其边线则得3分,后面依次为2分、1分,其余情况得分为0。每个被试完成两组各5个球的“定位踢准”任务,即10个球的任务。
2.2.5 实验步骤
正式实验前被试首先来到一个会议室,签署一份实验协议,表示自愿参加实验,并随时可退出。然后,被试分别进入只有一个实验员的实验场地(测试时,尽量控制无关人员的干扰)。首先被试进行6min的热身练习后,实验员告知被试完成两组各5个“定位踢准”任务,并按不同的完成情况记录成绩。测试完毕,实验员告诉被试所得的成绩。然后,被试退出实验场地休息,等待下一阶段的测试。在第2阶段的测试中,被试回到实验场地后,向各组分别宣读一份实验指导语,内容如下:
第1组:(新手组/专家组)
非常感谢您的第2次合作!这次测试与第1次的测试大致相同,完成两组各5个“定位踢准”任务。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您将面对观众完成测试。这些观众中有足球教练、足球爱好者和普通学生。他(她)们将结合您的第1次测试成绩对您的足球技术进行分析评估,但不会直接干扰您的测试。
第2组:(新手组/专家组)
非常感谢您的第2次合作!这次测试与第1次的测试大致相同,完成两组各5个“定位踢准”任务。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您将和另外一个人分成一组,最后成绩最好的那个组将每人得到50元的报酬。所以您的成绩将决定你们组的总成绩,并且您目前的表现非常关键,因为您的同伴在第2次测试中完成得相当好。
第3组:(新手组/专家组)
非常感谢您的第2次合作!这次测试与第1次的测试大致相同,完成两组各5个“定位踢准”任务。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我们将对您的技术动作进行录像。有关的专家将结合您的第1次测试成绩对录像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评估。
第4组:(新手组/专家组)
非常感谢您的第2次合作!这次测试与第1次的测试大致相同,完成两组各5个“定位踢准”任务。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的成绩我们将进行总的排名,并送交每个学校的足球教练和相关院系,所以您的成绩可能作为以后选拔运动员的依据。
第5组:(新手组/专家组)
第5组为控制组,所有的过程均与第1次测试相同。
所有被试完成实验后,接受了我们的感谢,除金钱奖励组的第一名每人得到50元外,其余的被试均赠送纪念品一份。
2.2.6 “Choking”程度的操作性定义
在本实验中,我们把足球运动员的“Choking”程度定义为,用低压情景下的“定位踢准”成绩减去高压情景下的“定位踢准”成绩。如果这个数字为正值,表示“Choking”现象发生,这个数字越大,“Choking”现象就越明显。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专家组的测验成绩
表1和图1的结果表明,专家组被试在低压、高压两种情景下测验成绩有明显变化,高压下的成绩都普遍下降(除控制组)。各压力源组的“Choking”指数也不相同,各组与控制组相比,都出现了“Chok-ing”。它们分别是观众压力组t(22)=2.32,p<0.005;DV录像组t(22)=2.64,p<0.005;金钱奖励组t(22)=4.51,p<0.005;排名组t(22)=3.76,p<0.005,其中以金钱奖励组和排名组被试的“Choking”较为严重。
表1 专家组被试在低压和高压条件下成绩
图1 各压力源组在低压和高压条件下的成绩变化图
2.3 .2新手组的测验成绩
表2和图2的结果表明,新手组被试在低压、高压两种情景下的测验成绩也有明显变化,高压下的成绩都普遍下降,各压力条件下的“Choking”指数也不尽相同。各压力组与控制组相比,都出现了“Choking”。它们分别是观众压力组t(22)=4.46,p<0.005;DV录像组t(22)=3.63,p<0.005;金钱奖励组t(22)=2.01,p<0.005;排名组t(22)=2.16,p<0.005,其中以观众压力组和DV录像组被试的“Choking”较为严重。
3.1 实验目的及假设
3.1.1 实验目的
对于究竟为什么在竞赛压力下会产生“Choking”现象,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干扰理论模式认为,“Choking”现象的发生是因为注意受到干扰,运动员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任务上引起的;自动执行理论模式认为,对于自动化了的动作,有意识控制运动过程的努力破坏了原有技术动作执行的流畅性,阻碍了技能的自动化执行过程,反而使运动成绩下降。但是我们从已往的实验中发现他们选取的被试多为专家级的运动员,并证实了自动执行假说。综合王进博士的过程理论,我们可以假设专家级运动员的“Choking”是基于自动执行理论,而新手级的运动员其“Choking”可能是基于干扰理论。但目前国内的实验还没有证实过这种假设,所以本研究设计了一个实验,以期证实这两种理论存在的正确性。
表2 新手组被试在低压和高压条件下的成绩
图2 各压力源组在低压和高压条件下的成绩变化图
3.1.2 实验假设
假设一:与基线测试(低压情景)相比,压力情景下朝向具体动作过程的专家组运动员成绩出现明显下降,而分心任务的专家组运动员成绩没有显著性变化。
假设二:与基线测试(低压情景)相比,压力情景下朝向具体动作过程的新手组运动员成绩显著增高,而分心任务的新手组运动员成绩出现明显下降。
3.2 实验方法
3.2.1 被试
实验选取兰州市体校、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足球队运动员共36名,作为专家级运动员,均参加过一定级别的足球赛,平均训练年限为6.8年;选取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学院普通专业大学生36名,作为新手级运动员,平均接触足球年限为1.1年,并确认他们对足球运动的技术掌握一般,动作没有达到自动化。
3.2.2 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2压力(低压、高压)×2技术水平(新手组、专家组)×2踢准条件(注意过程、分心任务)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专家级运动员共分为2组,每组18人。2组中的1组在高压状态下实验员要求其将注意力集中在脚、膝、踝关节的运动上,1组要求其在踢球过程中口头报告中国的省份有哪些(最少报告16个省份)。新手组的分组和测试与实验组是一致的。正式实验前分别对新手组、专家组的运动员进行测试,t检验结果表明各自组内的基线水平没有差异。
3.2.3 压力条件
本实验运用了两种压力条件,即“低压”条件和“高压”条件,对于新手组和专家组的被试来说高压情景是不一样的。专家组以实验一中得到的“Choking”指数较高的两种压力源组成其高压情景,即金钱奖励和排名压力;新手组以其实验一中得到的“Choking”指数较高的两个压力源组成高压情景,即观众压力和DV录像。同时必须指出,在这里我们将基线测试对被试引起的压力定义为“低压”。压力在这种场合下,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也就是说,被试在面对实验过程和一个实验助理时,也可能会感到压力。也许对某些被试来说,他们会感到“一些”或“中度”的压力。
3.2.4 实验任务
实验任务同实验一。
3.2.5 实验步骤
正式实验前被试首先来到一个会议室,签署一份实验协议,表示自愿参加实验并随时可退出实验。然后,被试分别进入只有一个实验员的实验场地(测试时,尽量控制无关人员的干扰)。首先被试进行6min的热身练习后,实验员告知被试完成两组各5个“定位踢准”任务,并按不同的完成情况记录成绩。测试完毕,实验员告诉被试所得的成绩。然后,被试退出实验场地休息,等待下一阶段的测试。在第2阶段的测试中,被试回到实验场地后,向各组分别宣读一份实验指导语,内容如下:
第1组:(新手组/专家组)
测试任务与上次相同,但是这次……(省略部分指具体的高压操作,新手组为观众压力和DV录像,专家组为金钱奖励和排名压力),同时在测试过程中请将注意力努力集中在脚、膝、踝关节的运动上,并在心中先默想踢球动作的全过程1min,越具体越好。
第2组:(新手组/专家组)
测试任务与上次相同,但是这次……(省略部分指具体的高压操作,新手组为观众压力和DV录像,专家组为金钱奖励和排名压力),同时在测试过程中请大声报告中国的省份有哪些,不能低于16个。
测试结束时告诉被试不要把实验内容透露给其他还没有完成测试的被试,随后赠送每个被试一个纪念品。
3.2.6 “Choking”程度的操作性定义
“Choking”指数的操作性定义同实验1。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专家组的测验成绩
从表3可以看出,在高压下测试时,注意组的被试由于实验员要求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动作执行上,成绩明显下降。而分心组的被试成绩较基线测试没有明显变化。
为了确认专家组被试的成绩下降是否是由于将注意力集中在动作执行的具体过程上,我们对这些成绩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3 专家组被试的定位踢准成绩
表4 专家组被试定位踢准成绩的方差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三种条件下的测验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01)。这说明实验处理是有效的。为了进一步了解三种条件下测试成绩之间的具体差异,我们对此进行了多重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基线测试与高压下注意组被试的测试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46);而基线测试与高压下分心组被试的测试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853)。也就是说,被试定位踢准成绩的下降是由于执行任务过程将自己的注意转向具体的动作执行过程所致,而非分心所致。
3.3.2 新手组的测验成绩
从表6可以看出,在高压下测试时,分心组的被试由于实验员要求他们报告中国的省份而导致分心,从而成绩下降。注意组的被试由于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运动执行上而成绩上升。
为了确认新手组被试成绩下降是否由于分心任务而导致,我们对这些成绩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7可以看出,三种条件下的测验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01)。这说明实验处理是有效的。为了进一步了解三种条件下测试成绩之间的具体差异,我们对此进行了多重比较。从表8可以看出,基线测试与高压下注意组被试的测试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36);基线测试与高压下分心组被试的测试之间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水平为0.042)。也就是说,注意具体动作执行过程使被试定位踢准成绩上升,而分心任务使被试成绩下降。此结果与专家组被试的测验结果不一致。专家组和新手组运动员不同测试条件下的成绩变化如图3所示。
表5 专家组被试定位踢准成绩的多重比较
表6 新手组被试的定位踢准成绩
表7 新手组被试定位踢准成绩的方差分析
表8 专家组被试定位踢准成绩的多重比较
图3 低压和高压条件下不同测试组的成绩变化图
实验一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压力下专家组和新手组被试是否产生“Choking”,以及不同的压力源对他们是否产生同样程度的“Choking”。实验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压力下无论是专家组被试还是新手组被试都产生了“Choking”,并且各种压力源对他们的影响程度都是不同的。对于专家组被试来说,他们的技能已经达到自动化水平,在动作执行过程中金钱奖励和排名对他们影响更大一些;对于新手组被试来说,他们的技能自动化尚未形成,动作还比较分化,在动作执行过程中更容易受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所以观众压力和DV录像对他们来说是产生“Choking”的关键因素。
本实验的结果在体育运动方面也为压力引起的自我注意产生“Choking”现象提供了初步的证据。已往有关的实验结果表明,自我注意的个体对自己的存在、态度和情感很敏感,所以自我注意通常具有唤起行为标准的比较功能。当自我的标准与现实的标准产生距离时,个体就会付出努力来填补这一空缺,而努力的结果会导致注意朝向运动的具体过程,因为个体相信通过注意具体过程能确保技术的正确执行[13,14]。实验中的各种压力源经证实都引起了被试不同程度的自我注意。实验后,我们对发生“Choking”的被试进行了访谈,这些与自我注意有关的因素引起的努力也得到了证实。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行,主要目的是验证“Choking”现象的不同理论解释,即“Choking”发生的具体原因。从图2可以看出,专家组被试由于动作技术已经达到自动化水平,当要求其将注意力集中在具体执行过程时成绩反而下降,而分心任务对成绩的影响不明显;新手组的被试运动技术尚处于泛化阶段,还没有达到自动化水平,所以当要求其将注意力集中在动作过程时成绩反而上升,分心任务时成绩下降。该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干扰理论和自动执行理论在不同条件下存在的合理性,即干扰理论适用于解释新手被试“Choking”的发生原因,自动执行理论适用于解释专家组被试的“Choking”发生原因。
此结果否定了目前比较流行的“Choking”的自动执行假说。我们在对“Choking”原因进行解释时,必须考虑不同运动等级的被试,这样才能提出更合理的解释和更有效的预防措施。
5.1 与基线测试(低压情景)相比,压力情景下专家与新手组运动员的“定位踢准”成绩都出现明显下降,即出现“Choking”现象。
5.2 各种压力源的操作都能引起“Choking”现象。金钱奖励和排名压力对专家组运动员来说引起较大的“Choking”,观众和DV录像对新手组运动员产生较大的“Choking”。
5.3 与基线测试(低压情景)相比,压力情景下朝向具体动作过程的专家组运动员成绩出现明显下降,而分心任务的专家组运动员成绩没有显著性变化。
5.4 与基线测试(低压情景)相比,压力情景下朝向具体动作过程的新手组运动员成绩显著增高,而分心任务的新手组运动员成绩明显下降。
1Denise M H,Gareth S.A qualitative examination of choking under pressure in team sport.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13,14(1):103-110.
2刘媛媛.球类运动员的“choking”现象及其产生原因.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2):127-128.
3孙保利,朱国生,张剑峰,等.大学生篮球运动员“choking”心理机制模型建构及实验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2):164-169.
4Nwankwo B C,Onyishi I E.Role of self-efficacy,gender and category of athletes in coping with sports stress.IFE.Psychologia:AnInternationalJournal,2012,20(2):136-147.
5孙保利,朱国生,李建民.运动竞赛中“Choking”现象实验述评.浙江体育科学,2015,37(4):102-108.
6王进.运动心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竞赛中的“Choking”现象.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13(5):13.
7王进.解读“反胜为败“的现象:一个“Choking”过程理论.心理学报,2004,36(5):621-629.
8王进.运动竞赛关键时刻的“发挥失常”:压力下“Choking”现象.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9Krawieta S A.Alleviating choking under pressure using imagery.NotreDame,Indiana:Universityof Notredame,2012:1-134.
10Mesagno C,Mullang-grant T.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re-performance routines as possible choking intervertions.JournalofAppliedSportPsychology,2010,22(3):343-360.
11Mesagno C,Marhant D.Characteristices of polar opposites: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choking-resistant and choking-susepti athletes.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2013,25(1):72-91.
12PijpersJR,OudejansRRD.Relationshipsin climbing:A process-oriented approach.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03,(4):283-304.
13Oudejans R R D,Pijpers J R.Training with anxiet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expert perceptual-motor performance under pressure.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09,62:1631-1647.
14Lewis B P,Linder D E.Thinking about choking?Attentional processes and paradoxical performance.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97,23:937-944.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Choking”Phenomenon of Athletes under Pressure
Zhong Yufang1,Zhou Aibao2,Yu Qingyun3,He Yangcheng1
(1 Number 1 Middle School of Kangle,Linxia 731500;2 School of Psychology,North 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3 Jingchu College of Technology,Jingmen 448000)
“Choking”phenomenon that under pressure conditions,is a habi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cess of decay phenomenon.In this paper,two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compare whether the occurrence of“Choking”and theoretical reasons in the post-test and high-pressure post-test of mild stress.(1)Experiment 1 first examined whether or not the player had“Choking”under press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stress,both the expert group and the novice group have produced“Choking”,and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pressure sources on them(2)Experiment 2 was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 1.The main purpose was to verify the different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of the phenomenon of“Chok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ionality of interference theory and automatic execution theory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namely interference theory.It was used to explain the cause of the“Choking”of the novice subject,and the reason why the automatic execution theory applied to the“Choking”of the expert group.
choking;stress;interference theory;automatic execution theory
周爱保,男,教授,博士。Email:zhouab@nw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