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群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快餐文化盛行起来,人们渐渐满足于短浅、娱乐性的电子读物,对纸质书籍的重视度越来越低。基于这种现状,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相关人士掀起了阅读的浪潮,主要是针对传统文化和经典读本的宣传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得到乐趣和生活的知识,特地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孩子;小学阶段;阅读;精神层面
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影响着人们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所以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持续稳定的发展,相关教育部门和社会有志之士决心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新型的人格和知识健全的人才,同时也旨在提高我国公民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民族的兴盛,文化的延伸。但是,时下的社会更多的是浮躁和尘世之气,人们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追名逐利上,渐渐忽视了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十分有必要在教育文化当中掀起一场高质量阅读的浪潮,倡导社会群众阅读经典,回归传统,多读一些有益于身心的好书。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学校,一定要切实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孩子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希望,必须要从现在开始重视幼小孩子的阅读教育。从小学的年龄阶段来看,处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是阅读开始和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关于阅读,认真追溯起来,怕是要追溯到春秋时期了。众所周知,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在当时已经是弟子三千了,现在的弟子已达到了数不胜数的程度了,虽然没有了言传身教,但是他的教育理念一直被后世沿用至今,世界上已经有了孔子学校。这也就表明了阅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学习方法,那既然说到阅读自然离不开语文教育。今天我们就来着重探讨一下语文教育方面的阅读问题。
一、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阅读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语文教育进入了一种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中,使得众多的学生和家长谈起语文教育都觉得轻松无比,给人民群众的感觉是语文教育没有任何的专业知识技能可言,只要在上课时给学生领读一下课文,让學生认识一下生字词,最后学生再通读一下文章就算达成教学目的了。其实,这就是学生阅读的问题,也是语文教育长久以来存在的弊端,必须要根除。其次就是四年级学生处于自我阅读的关键时期,没有掌握阅读的方法,或者是找不到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书籍。再者就是阅读时很难静下心来,没有达到阅读的目的。最典型的就是我们班的几个小同学,在阅读时注意力很不集中,经常偷着做小动作,自己不好好阅读也打扰到了其他的同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针对阅读上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将阅读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当中,提高重视度
学生在阅读当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学校的教育计划以及重视度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学校应该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计划当中,可以开设阅读课程,并且培养语文教师熟练掌握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开展阅读课程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加强教师对学生阅读方式和方法的指导
阅读教育没有达到既定的标准和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对阅读教育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当然基于这一点不可否认的是教师的责任。所以下一步就要加强教师对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指导,比如说我们班级有个小同学受家庭氛围的影响,阅读书籍十分广泛,有着极大的求知欲,这样自觉性就会高。目的性强的阅读,我们老师就是负责讲解其中的难点,帮助其理解。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就是盲目地读书,专门读一些趣味性强的故事性书籍,通常我们老师便会对他们进行讲解和引导,让他们明白读书的同时要兼顾趣味性和知识性,不能只求其娱乐性。
(三)开展读书交流会活动
一味地只要求学生读书,一开始学生可能由于好奇会坚持每天都阅读,但是时间一长肯定会降低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把阅读当成一种任务,产生压力感。这个时候作为老师,我们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消极情绪的出现。还有就是,在我们班同学的集思广益下,学校定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会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发自内心地爱上了阅读。
通过对小学四年级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明确了当今小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彻底的解剖,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以保证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并且从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提升,也为日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程朝珠.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行动研究: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 X 街道 R 完小为案例[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1.
[2]李吉波.阅读积累:尤其要重视经典重读[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