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贝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方式面临着新的改革与挑战,唯有发现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使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变得高效,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初中历史作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培养和学生学识能力的增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普遍是“满堂灌”“照本宣科”,历史学科文字性的枯燥和重复的背诵记忆难免令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感到厌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也会使学生缺乏必要的课堂参与意识,长期下去,学生只会为了考试而学习,死记硬背历史学科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悖于初中历史学科开设的初衷。新课程改革倡导素质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升。新时期的教育方式更加重视学生的地位和发展,教师只有适应新课程改革,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改变教学观念,才会使学生的学习现状得到改善,使自己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学活动变得简单高效。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传统的初中历史课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注重教师对课本教材的教授和学生对考试重点内容的记忆,课堂教学缺乏激情。初中生处于身心变化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对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只会产生倦怠情绪,无法培养历史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要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为根本宗旨。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愿意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才会端正。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给予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提高课堂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多媒体教学因其便捷性和趣味性被广大教师所钟爱,初中历史课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讲授,教學气氛难免沉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将与课程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和视频插入课件,并加入一些有趣的声音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方式,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对于一些求知欲强和历史学习能力不错的学生来说,课本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时期及历史人物,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些历史文化纪录片,在调节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学生历史文化素质的培养,有效利用多媒体,在节约课堂板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大餐,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全面提升历史文化素养。
三、注重课堂评价,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
课堂评价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学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教师通过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的了解,根据一定的教学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必要的评定和指导。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抓住教学重点,制定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策略。好的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激励作用,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赞赏,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多给予他们积极正面的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历史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考试成绩。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要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跟随时代潮流,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的提高。只有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并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其学科教学功能,使学生在提升学科学习能力的同时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从而真正爱上初中历史课,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林丽.浅析世界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以《明治维新与日本崛起》一课为例[J].学理论,2014(21).
[2]严英.如何打造富有魅力的历史课堂:浅谈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点滴体会[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7).
[3]周越,徐继红,张小平.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分类框架的提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