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亮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改进要求,并要求教师在素质教育的理念指导下积极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验过程相融合,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对素质教育下的物理教学模式进行概述后,对具体的教学创新措施展开论述,进而使物理教学不断完善,在对教师教学方法不断优化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素质教育理念;创新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积累各种理论知识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物理教学成果关系到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基础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学习素质教育中的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培养渠道,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探索精神,并将理论知识充分融入教学实践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物理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物理教学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模式选择
素质教育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应改善传统物理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领悟或吸收知识。初中物理由于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因此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的学习习惯,在其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情景教学,使教学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加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应将实验教学融入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实践性。教师应在充分的实验准备基础上,与学生进行较好的互动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并在教学中增加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传授,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实用性,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创新
1.借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整体是以实验为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师可以积极运用实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增进其对物理现象的研究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探究思考能力与创新水平。例如,教师在讲授“浮力”这一知识点时,可先安排学生运用实际生活用品做浮力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作用,进而总结出“相同条件下不同物体呈现出不同的浮力特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从而促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物理教学中。另外,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一些物理实验器具,如天平、温度计等测量器具。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仪器的操作要领,进而使学生能够自己完成测量任务,并在使用后做好收尾工作。以“声速和光速”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应发挥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使学生在观看PPT时能够对教学内容形成初步印象,进而能够更快进入课堂环境中。教师在之后的课堂设计中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光与声在空间中的不同传播情况,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声音与光在传播中的实际区别。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在物理教学中发挥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引导作用,设置问题,将学生引入教学思考中,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养成。例如,在教学“浮力”时,可以设置问题:“死海上的漂浮物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又如,在讲解“大气压强”时,考虑到初中生有限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对大气压强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感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帮助学生营造更加贴合实际的知识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大气压强这一概念。教师可将实验设计为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用塑料卡片将杯口盖住,再将杯子倒置,让学生探讨杯子中的水会不会流出来,接着经过同学的讨论可将实际结果演示给学生看。观察发现杯中的水不会倒流出来,学生受到启发,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大气压强这一概念,从而对物理有更加深入的学习。
3.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课堂小结
多媒体教学法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使课堂有效性进一步提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小结,并使学生对课堂知识有更加系统的了解,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对重难点印象加深,并对新的知识学习进行扩宽。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习章节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设计出不同形式的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的设计一定要简单明了,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进行引导延伸,通过有目标性、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准确。
总而言之,物理学科在初中时期占据着重要地位,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高度重视,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更符合初中生个性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选择实验教学法等,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为其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翟传霞.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创新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9):66-67.
[2]张爱明.将素质教育贯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