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玉,魏小红
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亳州,236800
从历时的角度看“没有”对“无有”的替代
王绍玉,魏小红
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亳州,236800
否定动词“没”在唐代已出现,唐至宋“没”的动词义是“消失”“隐藏”“不存在、不具有”。此后,“没”的词义沿着两条路线嬗变:一是由实义到实义,一是由实义到虚义。由实义到实义,即“没”的动词义“消失”“隐藏”“不存在、不具有”一直沿用至今;由实义到虚义,即“没”的实义性降低而变为副词性语素,最终嬗变为否定动词“没有”。“没”由实义到虚义嬗变的条件是:“没”与“有”连用,随着汉语词双音节化的发展,词义逐渐由具体转为抽象。
无(有);没(有);否定;演变;替代
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无”和“无有”这两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否定词。在现代汉语中,“无有”已被“没有”取代。问题是:先秦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无”和“无有”这两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否定词?在现代汉语中,“无有”又是如何被“没有”取代的?本文试从历时的角度解析这两个问题,梳理“无有”和“没有”的使用状况和演变历程。
1.1 古汉语中“无”的用法
“无”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否定词之一。《马氏文通》里有这样的论述:“凡动字所以记行也,然有不记行而惟言不动之境者,如‘有’‘无’‘似’‘在’等字。”[1]朱德熙先生说:“‘没’和‘没有’加在体词性成分前边,表示不存在或不具有,相当于文言里的‘无’。”“口语里常用的否定词里,只有一个‘不’是真正的副词。其他如‘没、没有、别、甭’等等都是动词。”[2]丁声树也有类似阐述:“文言的‘无’字相当于否定事物的存在的‘没有’,现在还常用。”[3]这些概括仅仅揭示古汉语“无”字一个用法,其实它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六种:
第一,“无”加在名词前面,表示该事物不存在或不具有,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没有”,该名词为“无”的宾语,当“无”与“所”或“以”连用时,“无”后的名词省略。
(1)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论语·公冶长》)
(2)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离娄章句下》)
(3)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孟子·梁惠王上》)
例(1)以单个名词作宾语,例(2)以一个偏正式名词短语作宾语;例(3)(4)因为“所”和“以”置于“无”后,“无”所涉及的名词“地方”和“什么”省略。
第二,“无”加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某种意愿或某种动作、状态的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不”,有时可以解释为“不能、不必、不要、不是”等;“无”在“能无、得无”等反问句中也解释为“不”。
(5)孟子曰:“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孟子·尽心下》)
(6)君可无会也。夫齐侯好示,务施与力而不务德。(《国语·宰周公论齐侯好示》)
(7)以生人之心为死者虑也,莫如无动,莫如无发无有可利。”(《吕氏春秋·节丧》)
(8)是鸟虽无飞,飞将冲天,虽无鸣,鸣将骇人。(《吕氏春秋·重言》)
(9)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0)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例(5)至例(8)中的“无”可以依次解释为“不愿意、不必、不、不”。前两句否定主观意愿,后两句否定动作行为或动作持续的状态。例(9)(10)属反问句中的固定用法解释为“能不”。上古时期,“无”和“不”有通用的现象。王力先生说:“‘不’属之部,‘毋’属鱼部,但上古之鱼两部是常常相通的。”[4]红楼梦第28回有这么几句话:“宝玉笑道‘当真的呢,我这个方子比别的不同。那个药名儿也古怪,一时也说不清,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5]此处的“不足龟”应当是无足的龟,即龟甲。此处用法可能是出于仿古,但是,足以说明古代“不”和“无”确有相通之处。
第三,“无”加在动词前面,表示禁止,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甭,别,不要”。
(11)子曰:“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
(12)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孟子·告子下》)
(13)子无复言矣。(《吕氏春秋·制乐》)
(14)子无谋吾父子之间,吾以此观之。(《国语·申生伐东山》)
以上四例中的“无”都构成表示禁止的否定,表达要求、建议、希望的语气。“无”解释为“毋,不要”,句法结构上“无”总在动词前,例(11)(12)是无主句,例(13)(14)主语为“子”。吕叔湘说:“毋亦作无(无),字形虽异,音读不殊,传世经籍亦多彼此互为异文,故得视为一个语词之两种书写形式,无须辨析。”[6]王力说:“‘毋’和‘无’是同音字,又可见上古汉语里就用‘有无’的‘无’作为禁止词。”[4]表示对某种意愿或客观事实的否定与表示禁止的否定在结构上都是“无+动词”,但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别:前者为陈述句,说话人陈述自己的主观立场、观点、看法或某种客观事实;后者为祈使句,表示禁止。
第四,“无”表示某种假设或条件,可解释为“无论”。
(15)无贤不肖。(《吕氏春秋·重己》)
(16)要言曰:“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及而玄孙,无有老幼。”(《左氏春秋·僖公二十八年》)
这两句意思是“无论贤与不贤”“无论老幼”。
第五,“无”单用,用作对话中的答语,解释为“没有,没有这回事”。
(17)叔展曰:“有麦曲乎?”曰:“无。”(《左传·宣公十二年》)
(18)意谓王曰:“圣人有情不?”王曰:“无”(《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第六,“无”与“不”构成双重否定,以“无不”和“不无”两种格式较为常见。
(19)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上》)
(20)“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
例(20)中的“无”应当理解为“不”。从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到明清小说,笔者所查25部著作中,“无”的主要用法有以上六种情形。第一种用法使用频率最高,约占总数的80%,可见“无”的基本用法是加在名词前面,表示对事物存有的否定。
1.2 古汉语中“无有”的用法
“无”的反面则是“有”,上古时期如果对“有”直接否定,首选“无”字,因为“无”和“有”常常在同一语句中相对出现。“无有”的意义和用法与“无”的意义和用法大体相同,不过,“无有”的使用频率远远低于“无”。其基本用法有以下四种:
第一,“无有”加在名词前面,表示该事物不存在或不具有,该名词为“无有”的宾语,“无有”不与“所”或“以”之类的介词连用,宾语可以前置或因上下文而省略。
(21)古圣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吕氏春秋·荡兵》)
(22)凶之无有,备之何害?(《国语·史苏论献公伐骊戎胜而不吉》)
例(21)“无有”与“有”相对出现,“无有”即是对“有”的否定,其实,“无”和“无有”都是“没有”,“无有”的使用只是补足音节使结构整齐,同时语气也显得委婉,如例(22)。
第二,“无有”用作“不”
(23)是时也,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国语·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
(24)岂谓君无有,亦为君之东游津梁之上,无有难急也。(《国语·里克杀奚齐而秦立惠公》)
(25)我既执诸侯之柄,以岁之不获也,无有诛焉(《国语·吴晋争长》)
以上三例中的“无有”应当依次解释为“不能、不应当”“没有、不用”“不”。
第三,“无有”表示劝阻、禁止,与“毋”同,可以理解为“不要再有”。
(26)三军之士皆听瞻也:自今以来,无有忠于其君,忠于其君者将烹。(《吕氏春秋·上德》)
第四,“无有”与“不”构成双重否定,只有“无有不”一种形式。
(27)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
(28)百户之邑,民无有不说。(《吕氏春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多数情况下“无有”和“无”的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例(21)若改写为“古圣王有义兵,而无偃兵”,意义没有变化。但是,结构关系方面的差异很分明:“无”可以单用,后接单音节词,可以与“以、所”等介词连用;“无有”最初以短语形式出现,后接双音节词或短语,“无有”产生的动因是求得音节整齐、结构平稳、语气委婉。相对于“无”而言,“无有”使用范围小一些,出现频率也低一些,约占“无”的2%。
2.1 古代汉语中“没”和“没有”的用法
2.1.1 古代汉语中“没”的用法
第一阶段,“没”在先秦时期,基本意义为“淹没”,引申为“死亡”,或许是讳饰的修辞手法,在特定语境下可以理解为“完了”。
(29)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
(32)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论语·阳货》)
以上四例中前两例的“没”应当理解为“死亡”,后两例的“没”理解为“走完”和“吃完”。
第二阶段,“没”在魏晋到唐宋时期,基本意义为“死亡、隐藏、没有”。
(33)感念亡儿,如在初没。(《世说新语》)
(34)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世说新语》)
(35)邦家锡宠光,存没贵忠良。(《唐宋之问·鲁忠王挽词三首》)
(36)白云岭上渐生,红日看将欲没。(《敦煌变文》)
(37)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唐白居易《杂曲歌词浪淘沙》)
(38)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唐罗隐·七夕》)
(40)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宋李清照《孤雁儿》)
例(33)(35)中的“没”为“死亡”,例(34)(36)(39)中的“没”为“隐藏”,例(37)(38)(40)中的“没”意义为“没有”。从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来看,否定动词“没”的使用不晚于唐代,《全唐诗》中可以准确判断为否定动词的“没”共计40例,其中,“没有”“没得”各1例,“没”与动词“有”和“得”结合,它由否定动词向否定副词虚化而来。
第三阶段,“没”在元明清时期,基本意义为“没有”,并且“没有”作为定型化的双音节词语在《元曲》(包括《散曲》《戏文》《杂剧》)、小说、经文里大量出现,“死亡”义偶尔出现,“隐藏”义消失。具体用法见拙文《试论〈水浒传〉中“无(有)”“没(有)”用法之异同》[10]
2.1.2 古代汉语中“没有”的用法
从所查文献资料看,“没有”最早出现于唐代,到元明时期开始普遍使用,口语化已很明显。
第一阶段,唐宋时期“没有”开始出现。
(42)遣有没有,从空背空。(《五灯会元》)
例(41)“没有”否定动词“看”,例(42)“没有”对存有否定。
第二阶段,元明时期市井文化繁荣,口语与书面语明显脱离,“没有”大量使用,已经基本等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没有”[10]。
2.2 现代汉语中“没”和“没有”的用法
现代汉语“没”一般不单用,单用时常使用“没有”。吕叔湘将“没有”概括为以下五种用法[11]:
第一,对领有、具有的否定。
(43)我没有多余的录音带。
第二,对存在的否定。
(44)今天没有风。
第三,表示数量不足。
(45)这间屋子没有十平方公尺。
第四,表示不及,用于比较。
(46)问题没有那么严重。
第五,否定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
(47)他去了,我没有去。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到:“无”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比较灵活自由,而“没”却相反。“没”的本义是沉入水底,由这一结果引申为“隐藏、消失、完了”,进一步通过借代引申为“不存在、不具有”,外延扩大,属性减少,由空间到时间,最终实现否定动作或状态曾经发生这个语法功能。
为了直观反映“无(有)”和“没(有)”的演变历程,可以通过它们出现的频次从共时和历时两方面进行比较。
表1 否定词“没(有)、无(有)”使用频次
从表1看,“没”作为否定动词在唐代突然大量使用,此后,逐步虚化为否定副词;而“无”的基本意义、词性和用法都没有发生过很大的变化,可以说它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文言词、书面语。“无”与“有”结合而成“无有”,体现汉语词语双音化、结构整齐的倾向,随着口语和书面语的逐步脱离,“无有”最终退出交际舞台而被“没有”所取代,从《围城》来看,“没”的出现频次是“无”出现频次的两倍,“无有”消失。以下从三方面解释这一替代过程:
第一,语义机制。“实词的虚化,要以意义为依据。”上古时期常用的几个否定词中只有“无”的意义与“有”相反,且使用频率最高,并且“无”和“有”常常对举使用,如例句(1)(2),符合语言事实中的临近原则和双音化原则,这样,“无有”便产生了。“没”的基本意义使其先天性的与“有”结合。“没”首先作为动词出现,本义为“没入水底”,先秦到魏晋时期表示“死亡”义,由此通过隐喻转化为“消失、完了”,表示“死亡”义出现频次仍然很高。到魏晋时期“隐没”义、“死亡”义并用。唐宋时期主要表示“隐没”义和对“存有”的否定,且“隐没”义常以双音节形式出现,诸如“沉没、出没、浮没、埋没”等,这一时期“没”用在名词前表示否定意义也开始大量出现,名词脱落而直接否定动词,“没有”开始出现。“没”可以表示“死亡”,“死亡”的委婉说法就可以说成“没了”,如“人都没了还要钱干什么?”“没”的否定意义或许就是因此而产生。今天的“没有”与上古时期的“没”在意义上是一脉相承的。“没”是“有”的反面,“没”对“有”的否定也就顺理成章,于是“没有”这一个否定词经过唐宋发展到了元明时期开始大量使用。而“无有”只是“没有”的一个义项,使用频率降低,最终被“没有”取代。
第二,句法机制。最初“无有”以短语形式出现,“无”处于状语的位置,如例(26)。唐宋时期表示否定意义的“没”字大量使用,这就有机会与“有”结合成为“没有”,这可以依据同构与建构[12]理论进行解释。“没”开始与名词结合,名词如例(31)(32)(37)(38),名词脱落而直接与动词结合,受句法结构的影响,其动词性便逐步演化为副词性,加之汉语词汇的双音化,“没”便成为否定词“没有”的一个语素被固定下来。而书面语“无”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其动词性保持不变,“无”的本义是“不具有、不存在”,与“有”结合后意义有重复,因此“无”和“有”在结构和意义上都具有排斥性。从《现代汉语词典》[13]收录的词条看,“没”的语义演化过程应当是双线发展:“没”通过比喻引申到“死亡”→“隐藏”→“消失”;“没”语法化到“没事、没钱、没趣”→“没辙、没谱、没门、没治”。
就语法化而言“没辙、没谱、没门、没治”结构更加凝固,意义更加虚化。
刘坚等语言学大师这样说过:“句法位置的改变和词义的变化是词汇语法化过程中两个基本而又互为依存的条件。一个实词由于句法位置的改变而进入某种关系,会导致词义变化;同样,一个实词词义发生某种变化,也会影响其功能,改变其所处结构的关系和性质。”[14]
第三,认知机制和语用机制。上古时期“无(有)”有三种基本用法:“不具有、不存在”“不”“毋”。随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入,必然要求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细致、明确,“不”和“毋”从“无”中分离出来,“无”只表达“不具有、不存在”。受到语言经济性与相似性的制约,“没有”自产生以后,其使用频率持续上升,语义容量逐步增加,使用范围也逐步扩大。唐代翻译佛经和传奇文学的兴起,对外交流的扩大,人际交流对口语化的要求更高,口语和书面语进一步分离,宋话本、元杂剧、明清小说都以通俗的口语为主,加之汉语双音化从口语开始,“没有”的使用频率再度升高,使用范围也再度扩大,不仅可以否定“存有、存在、数量、动作行为的状态”,而且可以表示比较,当“没有”可以完全替代“无有”的时候,“无有”便消失了。口语化使“无有”失去土壤,双音化使“没有”词汇化。语言的演变是长期的连续的渐变过程,“无有”不可能因“没有”的产生而立即退出交际舞台,经过1000年的持续竞争,到新文化运动,“没有”在书面语中取得彻底胜利。从元明时期的小说看,使用“无(有)”的人都处于社会上层,且场合比较正式。“无”在唐代可以用于句末表示反复问,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代汉语表示反复问,句末使用“么”和“没有”,如“吃饭了么(没有)?”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没有”对“无有”的替代。古无清唇音,“无”就读“么”[mγ],这样,“无有”可能就读作([mei][ifffffeu]),统一写作“没有”。关于“没有”和“无(么)”表示反复问的替代过程和语音联系,可参见徐时仪先生《否定词“没”“没有”的来源和语法化过程》[15]一文。
纵观“没有”替代“无有”的过程,可以归纳以下几点规律:第一,古汉语否定词的分工并不像现代汉语这样明确,常常出现互用、通用现象,但又有细微差别;第二,词义嬗变在词语兴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三,句法位置、句法关系、使用频率、不同的书写形式和读音等因素是引起、促进词义和词性嬗变的条件;第四,词语嬗变的基本规律是:“偶然使用→经常使用→定型化”,口语词比书面语词具有更强的易变性和灵活性。
[1]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77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70;200
[3]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96
[4]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5:377;380
[5]曹雪芹.红楼梦[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1:186
[6]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3
[7]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912
[8]康熙字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558
[9]吴福祥.否定副词没始见于南宋[J].中国语文,1995(2):153
[10]王绍玉.试论《水浒传》中“无(有)”“没(有)”用法之异同[J].宿州学院学报,2015(7):57-60
[1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39-341
[12]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5-46
[13]现代汉语词典[M].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859-860
[14]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166
[15]徐时仪.否定词“没”“没有”的来源和语法化过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3-6
(责任编辑:胡永近)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5.016
2017-03-06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亳州方言中汉语词汇的叙实性话语标记功能研究”(SK2016A0615);“亳州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SK2017A0754)。
王绍玉(1971-),安徽泗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汉语史,词汇。
H146
:A
:1673-2006(2017)05-00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