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海锋
岁月人生
忠魂长留红土地
——记革命先烈顾作霖
文 刘海锋
在“红色故都” 瑞金市叶坪乡洋冈下村外的小山上,安葬着一位至今未探明墓址的中央苏区著名英烈——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共青团苏区中央局书记、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中央苏区共青团事业的奠基者顾作霖。
顾作霖, 又名冬荣,1908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嘉定县 (今属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1925年年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春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至1930年,他先后担任共青团上海杨树浦部委书记、共青团浙江区委组织部部长、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中共山东省委委员、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团中央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委员、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部长等职务。
1931年1月, 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结束后,中共中央决定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3人组成“中央代表团”,前往中央苏区加强对中共苏区中央局的领导,并任命顾作霖担任共青团苏区中央局书记,协助任弼时、王稼祥处理苏区的一切党政军事。
1931年3月,顾作霖告别临产的妻子,与任弼时、王稼祥等人,从上海出发,经香港、汕头、潮安等地,于4月中旬由闽西苏区进入江西苏区瑞金,抵达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部驻地——宁都青塘,与项英、毛泽东、朱德等人见面。4月17日,“中央代表团”在青塘河背新屋底主持召开了苏区中央局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对目前形势估量的报告,讨论了红一方面军第二次反“围剿”作战方针。 会后,顾作霖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宣传部部长,少共(共青团)苏区中央局书记。
1933年2月, 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先后解放了建宁、黎川、泰宁、邵武、资溪、金溪、光泽等县,使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连成一片。4月26日,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委员会第40次常务会议决定成立闽赣省委,任命顾作霖、邵式平、黄道、刘炳龙、刘邦华等5人为省委常委,顾作霖担任省委书记、黄道担任宣传部部长、刘炳龙担任组织部部长;同时,成立闽赣省革命委员会,任命邵式平为主席,顾作霖、方志纯、毛泽民等25人为委员。 早在闽赣省建立之前,顾作霖就带着工作人员,于同年4月上旬前往江西东部的黎川县,着手进行闽赣省委成立的各项准备工作。
1933年5月上旬, 闽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临时代表会议在黎川县湖坊召开,顾作霖主持会议,邵式平作了《目前中心任务和工作方针》的报告,会议选举了省苏维埃财政、土地、劳动、文化、内务等11个部门的负责人,由此,闽赣省委、省苏维埃的工作全面展开。
顾作霖在闽赣省工作期间,与邵式平、萧劲光(时任闽赣省军区司令员)等省领导为闽赣苏区的党政建设、军队和地方武装建设、查田运动、文化教育及财政经济等一系列工作,整日奔忙在闽赣苏区各地,使各项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特别是顾作霖,他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经常废寝忘食工作到深夜,加上苏区生活十分艰苦,患有肺结核的他病情加重,多次累得吐血。省委的同志们瞒着他向党中央报告,希望党中央调顾作霖回瑞金疗养。顾作霖知道后,要求同志们不要这样做,仍然带病深入前线和基层坚持工作。顾作霖为闽赣省苏区的创建、巩固和发展,竭尽了全力,付出了心血,作出了模范表率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4年1月, 顾作霖代表闽赣省委出席在瑞金召开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华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执行委员。当时,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因负伤住院治疗,中央决定由顾作霖代理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兼红一方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留在瑞金工作。
1934年4月上旬, 中央苏区进入第五次反“围剿”第三阶段,蒋介石集结11个师和1个炮兵旅共计12万兵力,兵分两路向中央苏区门户广昌进攻,企图首先占领广昌,打通中央苏区北大门,进而攻占中央苏区首府瑞金。
当时以博古、李德为首的“左”倾军事教条主义,无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拒绝毛泽东为红军提出的将红军主力转至外线,调动歼灭敌人,用以保卫和扩大根据地的正确主张,照搬苏联红军作战经验,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侵占苏区寸土,以堡垒对堡垒,以阵地对阵地”等错误的战略方针。 中革军委下达了“誓死保卫广昌”的作战命令,集中红军一、三、五、九军团9个师的兵力,但实际参战兵力不足2.8万人,在广昌与敌军展开生死大决战。
4月10日早上6点钟, 空前激烈的广昌战役正式打响,顾作霖与博古、李德、朱德等领导人亲临炮火连天的广昌前线,指挥作战。顾作霖面对前所未见的大决战,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病情,与红军指战员们日夜战斗在一起。 白天,顾作霖深入红军前沿阵地了解战况,进行战前动员,鼓舞红军战士们的战斗意志;晚上,与总政治部的同志一起研究加强战士思想政治工作,编写战地战报,经常工作到深夜,每晚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致使身体日渐衰弱,病情愈发严重。
4月25日, 残酷的广昌战役已进行了15天。 红军战士虽然勇猛杀敌,与敌人死打硬拼,但终究拼不过在数量上和装备上都占绝对优势的敌军。疯狂的敌军先后突破了红军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全力扑向广昌县城,广昌危在旦夕。 面对危急战情,当天下午,正在红一军团前线阵地视察战情的顾作霖突然觉得胸口十分难受,“啊”的一声,接连吐出了几口血块,身边的警卫员还来不及扶住,顾作霖就倒在战壕里昏迷不醒。
顾作霖在前线昏迷的消息,迅速被上报到红一军团指挥部。正在指挥部指挥作战的朱德和林彪闻报后大吃一惊,即刻下令将顾作霖抬下阵地,送往战地医疗所抢救。 很快,博古也得到顾作霖昏迷的消息,震惊之余下令全力抢救。由于战地医疗所条件有限,医疗人员抢救半个小时后,顾作霖仍然昏迷不醒。 此时,火速赶到战地医疗所的博古与朱德商议后,决定派出一个班的红军战士和医务人员,连夜护送顾作霖到瑞金中央红色医院,并要求医院院长傅连暲亲自诊疗。 广昌距瑞金近300里路,护送人员抬着顾作霖走了整整4天山路,于4月29日傍晚才到达瑞金叶坪洋冈下的中央红色医院。
在中央红色医院,傅连暲亲自为顾作霖诊治,发现顾作霖病情极为严重,加上4天来山路颠簸,耽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尽管傅连暲医术高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进行抢救,但终因缺乏最有疗效的西药,顾作霖的病情不但未见好转,而且日趋加重,他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1934年5月28日,距广昌战役失败后一个月的这天,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活动家,中国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顾作霖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26岁。
顾作霖去世当天,中共中央迅速成立了顾作霖治丧小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向苏区军民发出了顾作霖去世的讣告,并在5月29日的《红色中华》报上全文刊登了《沉痛追悼顾作霖同志》的讣告,苏区军民沉浸在极度悲痛之中。
5月30日下午5点钟, 顾作霖追悼会在瑞金沙洲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举行。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革军委、少共中央局等各部门领导、机关人员2000余人参加了追悼会。 博古、张闻天、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王稼祥等敬献了花圈,中共中央、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中央政府、中革军委、少共中央局、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等部门敬献了挽词和挽幛。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追悼会,博古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执行委员会做追悼报告,高度赞扬顾作霖:“他是工农大众, 特别是青年同志最爱戴的战友和领袖。 ”追悼会上,朱德、林伯渠、何克全分别代表中革军委、临时中央政府和少共中央局讲话,向顾作霖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后的致哀。
1931年11月中央局委员合影。 左起:顾作霖、任弼时、朱德、邓发、项英、毛泽东、王稼祥
5月31日上午, 顾作霖的遗体被安葬在叶坪洋冈下村外的小山上。当时,鉴于顾作霖的政治身份和战争形势,顾作霖的墓前没有树立墓碑。 新中国成立后,瑞金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寻找顾作霖的墓址,先后派出党史、文史工作者多次深入叶坪洋冈下村,向群众访问调查顾作霖的墓址,但终因年代久远,未能找到当年亲身经历者和直接证据,时至今日,顾作霖的墓址无人知晓,成为难解的历史之谜。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顾作霖烈士的忠魂永远长眠在瑞金的红土地上。
责编/文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