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摘要:近年来,以“X热”为形式基础而创造出越来越多的新词新语。本文以词语模的视角出发,分析模槽“X”的语义—结构关系。在词语模“X热”中,模标“热”的语义不断发生虚化,成为词语模形成的语义前提;模槽“X”在不同类型中体现出不同的语义特征,与模标相互糅合。此外,从语言内部的类推和经济原则与语言外部的社会原因来分析“X热”的造词理据。
关键词:“X热”;语义特征;结构关系;造词理据
李宇明先生(1999)首先提出“词语模”①这一概念,他认为,词语模是具有新造词语功能的各式各样的框架。这种框架由“模标”和“模槽”两部分构成。自李宇明先生提出这一概念,“词语模”的研究不断受到重视。词汇是现代汉语中变化最快最大的一部分,随着词汇系统的变化与发展,新词新语的增加使得词语模也逐渐增多,扩展了词语模的研究范围。近年来,新词新语发展迅速,有些词语兴起一时,有些词语逐渐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员。李宇明先生在提出“词语模”这一概念中所举的例子,如:X哥、X姐、X风、X热、X圈、反X、X文化、X工程、X计划、超级X等,一些是公认的词语模,为后人所研究。本文主要以近年来所流行的“X热”框架为研究对象,运用词语模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X热”的结构特点以及词语模“X热”的形成动因与机制。
一、模槽“X”的语义—结构分析
所谓模槽,就是词语模中的空位。“X热”作为词语模,也就相当于一个词框架,作为框架应该具有框架的整体特征,而作为框架中的组成成分必然也具有相应的特征,就像构式语法所强调的“1+1>2”一样。“X热”中的空位“X”具有一定的特征才可以进入该词语模中。
(一)模槽“X”的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指某个词语在意义上所具有的特点。分析语义特征的目的在于:一是可以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对某一个语义类进行再分类,二是可以凸显同属于一个语义类的不同词语之间的差异②。词语模“X热”的内部成分组配在语义上不是任意的,是有规则的。即,只有符合词语模“X热”中模槽的语义类特征,才能与其模标“热”进行组配。通过语料分析,“X热”中模槽“X”主要是由名词性成分(NP)和动词性成分(VP)构成,由此可以分两种情况讨论模槽“X”的语义特征。
“X热”中,“热”表示一种潮流或趋势,具有社会性与能动性。因此,进入“X热”词语模中的词也应具有相类似的特征,以便成分之间相互融合。因此,若“X”为名词性成分,“X”应具有社会性、主体性。如:(见表1)
词语模“X热”表示的是一种潮流,因此,这些趋势必然由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人或由人组成的集体而引起,使他们所做的事或动作或动作产生的现象成为一种引领社会的潮流。通过A、B两组的比较来看,具有社会性、主体性的词“文化、汉语、广场舞”等词可进入词语模“X热”中,而不具有社会性、主体性的词“桌子、太阳、教室”等不可进入。“X热”中的名词性成分“X”是由各主体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性现象。
若“X”为名词性成分,“X”应具有外显性、行为性。既然“X热”所形成的是一种潮流,那么,动词性成分“X”所表现的动作则具有外显性、行为性。“X”所发出的动作是具体可见的,并造成一定的影响力。(见表2)
“X”若为动词性成分,那么发出的动作必然具有社会性,是社会一定人群所发出的动作,由此而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像内隐性、主观性的词“反思、思考”等不能进入词语模“X热”之中。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能进入“X热”之中,如动作性较弱而主观性较强的心理动词(*喜欢热、*讨厌热)不能进入“X热”结构,能愿动词、有无动词、行止动词不能进入“X热”结构。一般动作性较强、动作的结构可产生一定的影响力甚至是社会性的影响力才能进入词语模“X热”之中。
由于受模标“热”在语义上的限制,模槽“X”进入词语模“X热”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热”是自变量,“X”是因变量,“X”的变化受到“热”的制约。在“X热”中根据“X”是名词性成分还是动词性成分可以分别归纳出“X”的语义特征,也是词语模“X热”的整体语义的表现。
(二)模槽“X”的结构关系
“X热”结构槽中,“X”作为变量,从语法学的角度,可以将“X”分为动词性成分和名词性成分。“X”除了是单个名詞之外,“X”本身就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具体而言,主要是偏正、主谓、动宾、连谓关系。如:(见表3)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X”主要具有偏正、主谓、动宾、连谓关系。主要是相关的动词性成分或名词性成分可以进入该词语槽之中。从语料来看,构成模槽“X”的结构关系复杂多样,最多是动宾关系。
二、“X热”词语模造词理据
单个词语或词语模的流行必然有着语言内部或语言外部的相关原因,这也是相关结构所产生的理据。本文试图从语言内部的类推和经济原则以及语言外部的社会原因对新兴词语模“X热”的流行做出相应的解释。
(一)类推
类推是一种推理的方法,是类比推理的简称。众多的语言学家都认为,类推是语言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简单地说,类推就是以一种或多种其他形式为模型,按照一定的原则创造出其他的形式。当人们以现有的词或者形式作为标准,通过联想作用,改变一些词或者形式中的成分而创造出新的词或形式,这就是类推的作用。“词根+词缀”的构词方式一直存在,更有“子、儿、头”等公认的词缀成为构词的成分。人们可以根据“热”的相关语义特征作为最初的模型,后有规则地模仿相关格式创造出新的词语模“X热”。在“热”的语义不断虚化下,又根据“词根+词缀”的构词形式,从而创造出“X热”词语模,在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使用频率提高的条件下逐渐流行并由此而产生新词新语。
最初,“热”在造词方面,主要的形式是“热X”。随着“热”在语义方面逐渐虚化,表示一种潮流。并且,“热”放在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后面,位置逐渐固定,由此而形成“X热”词语模。
(二)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语言经济原则,简来说,就是用最为简便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含义。人们试图用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为丰富的语言并使他人理解,从而符合交际原则。如:
(1)《甄嬛传》在北京热播过半,收视持续走高之余还锨起了一股强劲的“甄嬛热”。
(2)这就是三大报的真实写照,证监会发令降温“新股热”,他们跟的紧,转的快,一贯正确,永远有理。
“X热”在结构上趋于简单,主要在于人们使用语言的心理动因“省力”和“经济”。如“甄嬛热”其实表达的是“因《甄嬛传》这部剧,人们不仅喜欢这部剧,剧中的人物——甄嬛更是受到欢迎。人们模仿甄嬛的人或事物不断出现。”这样的丰富的意义,但简单的“甄嬛热”却足以表达。“X热”简单的形式就可以表现出“因某人或某事物而出现某种现象并产生某种影响或结果”这样的丰富含义。人们为了经济又省力而创造出不同的表达形式,这是经济原则的驱动,言简意赅的表达符合人们交际的表达需求。
(三)社会原因
陈原(2004)认为“共变”是现代语言学常用的新术语,社会是一个变数,语言也是一个变数。语言和社会这两个变数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接触而引起的互相变化。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语言的某些变化,而词汇又是语言系统中最不稳定的成分,更容易受到新事物新现象的影响。
“X热”所创造出的新词新语的前提必然是社会出现了某一热潮,是某现象或某事物的出现。“X热”词语模中的例子一般是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的,体现出语言与社会的共变。如,当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学习、做生意、投资等,随之出现“出国热”;当汉语学习在世界各地推崇,学习汉语成为一种热潮,随之出现“汉语热”。因此,“X热”的产生是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产生的。此外,社会中人们的创新求异心理也是其中较为主要的推动因素。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就能够体现出人们追求创新意识,从而推动词语系统的发展变化。那些简单的偏正短语、主谓短语等形式已不足够表达出某种热潮,“X热”词语模的出现使得表达简单、形式创新。
三、结语
“X热”词语模由模标“热”和模槽“X”两部分构成的框架,符合词语模相关的结构、语义要求。并且,“X热”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表达形式,以其简单的形式表达出丰富的意义。
“X热”词语模的产生最初是由“热”的语义不断虚化,接在名词性成分和动词性成分之后位置逐渐固定,成为一个类词缀。而逐渐形成的“X热”这一框架有着固定的框架义,即因某人或事物的不断出现而社会上产生的某一热潮。因此,在特定的框架义以及模标“热”的语义制约下,进入该词语模的模槽“X”也具有一定的语义—结构关系。词语模“X热”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理据,主要可以从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两个角度考虑。在语言内部,类推使得“X热”在一定的模型之上根据一定规则而具有产生的基础,而经济原则从另一方面推动词语模“X热”的产生并逐渐扩大使用范围。在语言外部,主要是社会原因,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新事物的产生或新现象的出现促进新词新语的产生。其中,人们的创新求异心理更是促進词汇系统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注释:
①邢福义.汉语法特点面面观[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146.
②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2
参考文献:
[1]李伟.新词新语词语模探析[J].语文建设,2014(30).
[2]邢福义.汉语法特点面面观[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146.
[3]熊洁.现代汉语新词新语词语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4]禹存阳. 基于新词新语的词语模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9(01).
[5]禹存阳.现代汉语词语模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06.
[6]王桂花,吕玲娜.“X热”新词探微[J].现代语文,2007(01).
[7]王倩.论媒体语言中的热词“热X”与“X热”[J].运城学院学报,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