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
摘要:唐朝诗人白居易一生在宦海沉浮,出仕各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其诗歌创作,明显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白居易为母丁忧时长期在下邽居住,遭到贬谪时在江州地区游历,晚年在洛阳终老,他在上述三个地区的创作的诗歌,与当地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正是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解读白居易在渭南时期、江州时期以及晚年隐居洛阳时期的诗歌创作,并进一步探讨了地理景观对白居易创作和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白居易;诗歌;文学地理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诗人,作品数量丰富,诗歌流传广泛,在唐代就已熟诵于“王宫妾妇牛童马走之口”。[1]因为诗人曾多次在外做官,其诗歌创作不可避免的与诗人所处的环境有关。可以这么说,诗人的创作是与诗人的经历,特别是诗人在下邽、江州以及洛阳的经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丁忧下邽,诗人在渭河之滨进行创作;被贬江州,诗人长期在长江流域游历;中隐洛阳,诗人在这里度过漫长而又寂寞的晚年。白居易在这些地区诗歌创作,得益于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而使这位中唐诗人步入了诗歌的殿堂。
一、下邽印记
元和六年四月,白居易的母亲在长安逝世,此时的京兆府户曹参军充翰林学士的白居易,便遵制丁忧,自动离职,率领家人回到离长安不远的下邽故里料理丧事。
下邽在战国秦置县,唐初曾属同州,后属华州。县治西南去华阴约八十里,西北去长安约百里。诗人这次丁母忧,并没有选择住在下邽白氏祖居,而是安家在义津乡的金氏村。这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村民大都以务农为业,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他的宅子,也不过“新屋五六间,古槐八九树”(《西原晚望》)而已,是非常简陋的。但这里的自然风光却很不错,有山有水,有花有树。村南是渭河,河岸离村口很近,那里还有一个渡口,名为蔡渡,白居易在诗里曾经多次提到过它。在庭院里远眺,可以望见东南方向峰峦叠嶂的华山。村民们对白居易的到来都很热情,诗人与村民们相处融洽。山水映带的环境与和谐的交往氛围让白居易感受到久违的温暖,这里的确是一个安抚人心的好地方。
将近四年的田园生活,白居易深刻反思了入仕以来的宦途艰险与失意,退步抽身的念头不时闪现,为了破闷消愁而作的闲适诗多了,关注现实的讽喻诗写的少了。《适意二首》之一有句云:“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置心世事外,無喜亦无忧。”这种无喜无忧的生活状态,是诗人退居渭上的真实写照。在这种生活状态下,白居易或在渭河之滨垂钓,或在村民之间走访,借此打发寂寞无聊的蛰居生活。
下邽离渭河很近,诗人安家在渭河之滨,读书品茶、出游垂钓,都与渭河有关。《渭上偶钓》中说:“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偶持一竿竹,悬钓至其傍。”诗人新建的乘凉亭台离渭河更近,《新构亭台,示诸弟侄》中言其新建的乘凉亭台东望华山三峰,南对渭水云帆,视野开阔,风光宜人。
诗人这次丁忧回乡,看到家乡变化很大,因而写了一首《重到渭上旧居》抒发久别还乡的感慨:“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蔡渡”,是渭河上的重要渡口,古时从长安向东来往必经之路,且距长安仅百里之遥,交通方便,这也是白居易选择退居渭村的重要原因。元和十年谪江州时,白居易曾作《建昌江》,有诗句“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也提到了蔡渡,可见他对以蔡渡为代表的渭上旧居的怀念。
在下邽时期,白居易虽然体会到宦途艰险,其部分诗歌也反映出及早抽身的念头,但也只是他在下邽生活的一个小插曲,他兼济天下的壮志与公忠体国的雄心并没有消褪。元和九年,白居易结束闲居生活,回到官场,打算继续为国尽忠,报效朝廷,但天不遂人愿,由于朝廷上错综复杂的党争,白居易成为新旧两派势力斗争的牺牲品,于一年后被贬江州,开启了人生的另外一道旅程。
二、江州游历
元和十年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重要的转折点。经过这次打击,其思想由前期的积极用世,转向后期的独善其身,因此,元和十年的江州之贬是白居易前后期思想的分界线。在江州,诗人的政治热情逐渐冷却,转而寄情山水,把酒言欢。江州特殊的自然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滋润白居易饱经忧患的心灵,使他的思想与创作在这块广袤沃土上得以升华。
江州,唐时属江南西道,被列为上州。它北临长江,南屏庐山,依山傍水。诗人虽遭贬谪,心情苦闷,但此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足以安慰其怨愤的心灵。在唐代,州郡司马属于闲职,而江州又有山水林泉之美,因而,诗人“可以从容于山水诗酒间。由是郡南楼、山北楼、水湓亭、百花亭、风篁、石岩、瀑布、庐宫、源潭洞、东西二林寺、泉石松雪,司马尽有之矣。苟有志于吏隐者,舍此官何求焉?”[2]为此,他在江州特殊的地理条件下,交友宴饮,聊以自慰;建草庐于匡庐下,打算长居于江州;公事之余,远到柴桑,寻找陶靖节的遗迹。
江州的地势崎岖不平,气候湿热多雨,白居易诗歌里多次提及江州的地理环境。白居易用“卑湿”、“瘴云”来表现江州的地理环境的特点。元和十一年,白居易送客湓浦口,留下千古绝唱《琵琶行》,诗中说:“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湓江地区地势低洼,常年湿热的天气使得这里土地潮湿,诗人居住的宅子周围长满芦苇和竹子,且这里位置偏僻,没有悦耳的丝竹声,只能听到杜鹃啼叫和猿猴哀鸣。“如此难忍的生存环境,一方面是江州自然环境的真实展示,另一方面也暗合了诗人独特的怨愤难抑的迁谪之情。”[3]这种怨愤之情也让诗人对江州的感受带了很多主观色彩,压抑之情更为突出和强烈。因此,“炎瘴”、“低湿”在诗中被反复提及。
庐山风景秀丽,诗人曾多次游览庐山。白居易非常喜欢庐山的香炉峰,为此,他在香炉峰下建造了一座草堂,其格局朴素雅致,白居易曾作《庐山草堂记》以纪其事。草堂不仅是白居易在庐山的居处,也承载了他闲适与超然的心境。诗人曾屡次描写草堂与草堂环境,《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中说:“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草堂建成后,不仅环境清幽,布局高雅,而且冬日纳阳,夏日迎风,如此冬暖夏凉,的确是人间好去处。庐山草堂经过诗人精心的设计,白石清流,翠松青竹,相映成趣。静谧安雅的环境安抚了诗人悒郁的心灵,让诗人暂时平静下来。endprint
白居易非常推崇陶渊明,他所有的诗歌中,有七十多首涉及陶渊明。“在唐代诗人中受陶渊明影响最深最大者,当首推白居易。陶氏对白居易的影响几乎遍及其思想、性格以及诗词歌赋的创作等一切领域。”[4]此次谪迁江州,白居易来到了陶渊明的家乡柴桑栗里,访问陶渊明的故居,寻觅陶公遗迹,以期获得心灵的共鸣。据其《访陶公旧宅》诗云:“不见篱下菊,但余墟中烟。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陶渊明不事权贵,不求显达,格调高雅,品性淡泊。此种高风亮节,白居易心向往之。在陶公旧宅,虽故人不再,但依稀能感受到先生正直的气息,获得精神上的指引,这也是诗人在江州寻访陶渊明故居的原因。
白居易在江州生活了四年,在这四年里,他充分认识到朝纲的不振和官场的黑暗。因此,在谪居生涯结束后,他请求外放苏杭,远离朝廷的是非;出任司官,避免党争的波及。由此可见,江州之贬是其后期选择“中隐”洛阳的导火线。
三、洛阳隐逸
白居易晚年有十七个年头是在洛阳度过的。在唐代,洛阳被称为东都,其地处中原,交通方便,且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是个消遣人生的好地方。“白居易退居洛阳以后,常常悠游于山水花木之间,比之谪居江州时期的游山玩水更多了一份轻松和坦然。”[5]
在他退居洛下不久,有一首《中隐》诗,鲜明的体现了他对官场的态度:“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這种融合了道家知足保命和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并以“穷通丰约”为根基的思维模式,就是白居易所发明的处世哲学——中隐,“中隐”并不像大隐一样隐于朝市,也不像小隐一样,隐于丘樊,而是以出任司官这样的闲职,躲避朝廷是非,但又没有远离官场,似岀似处,非忙非闲,以此为道,致身吉安。白居易也通过这种中隐之道,在晚年成功的避开衰乱,最终以刑部尚书致仕。
白居易身上所具有的“中隐”意识,使他在蛰居洛下的时间里,心境恬适自得,所以他经常走出家门,游山玩水。依山临水的自然风光,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各具匠心的私家园林,都让他流连忘返,回味无穷。“由于其对这些景致极为喜爱,并以闲适的心情观照这些景物,显得风情万种,极富诗意。”[6]
洛阳城内外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龙门和香山了。诗人曾多次游览龙门和香山,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洛阳八大景之冠。大和七年,白居易和好友张仲方、舒元舆同游龙门,《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一诗详细记叙了这次游赏活动。此诗前两句,交待出游的时节,秋高气爽,虫鸣风细。接着“嵩峰余霞锦绮卷,伊水细浪鳞甲生”写龙门的高山伊水,然后写出游的各色人物以及奔赴龙门途中诗人心情的欢快。接着,诗人集中笔墨描写龙门景色:“荷衰欲黄荇犹绿,鱼乐自跃鸥不惊。翠藻蔓长孔雀尾,彩船橹急寒雁声。”这一系列的意象的运用说明秋季龙门的风光宜人,也烘托出诗人自己的愉悦心情。“四看”、“三及”,言其在龙门游玩不止一天,最后抒发独善之情,“龙门醉卧香山行”就是诗人行在独善的方式。
香山,即龙门东山。在洛阳期间,白居易也经常入住香山。香山地方清幽,特别是在晚上,更是静谧幽深。白居易《初入香山院对月》写其夜宿香山的情况:“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白月正圆时。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清光知不知?”在幽静的香山赏月,独有一番滋味。夏季天气酷热之时,白居易也常到香山避暑,《香山避暑二绝》云:“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踏翠微。一路凉风十八里,卧乘篮舆睡中归。”诗人在香山乘凉,头戴纱巾,身着竹衣,脚踏草履,在凉风的吹拂中,沉沉睡去,感受不到一点暑热。
在中唐,洛阳是官僚理想的退休养老之地。据宋代李格非《洛阳名园记》中说:“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7]白居易在洛阳也有自己精心设计的园林——履道里池台,他在诗歌里大量表现自家园林的优美风光。其《池上二绝》也描写了这种园林之美:“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山僧在竹荫下面对弈,能听见落子的声音,却不见人的身影。小娃撑着小艇悄悄采莲,然而却因浮萍被小艇划开暴露了踪迹。如此细致逼真、生动传神的描写,让人领略到园林无限的风光和情趣。
洛阳城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长期滋养着诗人,白居易尽情欣赏着洛阳的美景,直到十七年后病逝洛阳。临终前,白居易交代其家人,死后葬于洛阳龙门,尸骨不归下邽白氏陵园。毕竟白居易在此生活时间甚久,洛阳安放了他饱经世事摧残的心,承载了他对人生的希望,他是真心喜爱着这片给他晚年带来乐趣的热土,所以选择长眠香山,让灵魂与洛阳的气息相融,伴随着洛阳的山山水水,直到永远。
四、结语
白居易长期在宦海沉浮,出仕各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其诗歌创作明显受地理环境影响。特别是他在下邽、江州和洛阳的生活,在诗歌中都有表现。这三地的地理景观各异,下邽有渭河、蔡渡,江州有庐山、陶渊明故居,洛阳有龙门、香山等,这些不同的地理景观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反映,构成了其诗歌创作的意象群。这种与现实的地理环境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也切合了他的创作主张,使他成为中唐诗人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参考文献:
[1]元稹.元稹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卢秀峰.白居易江州诗歌研究[D].安徽大学,2013.
[4]蔡正发.陶渊明对白居易的影响[J].云南学术探索,1998(02).
[5]姜树景.白居易洛阳时期的“中隐”思想与诗歌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6]刘艳萍.白居易洛阳诗及其文化意蕴[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05).
[7]李格非.洛阳名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