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

2017-08-04 07:49雷应海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植树硬币小明

雷应海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从生活经验入手,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育着数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是保证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有效的数学学习也能促进经验的应用、提炼和积累。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而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如果将鲜活的生活实例引进我们本来枯燥的数学课堂,数学将变得多姿多彩。

二、将生活的感悟与体验引进数学课堂,让抽象的思维与知识形象化

1.借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图景学习数学

图景是最直观的教学方式之一。如果利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最熟悉的一些图片和场景来教学,就会更形象,可以使他们很快地进入正题,也就更容易达到预期的目的,提高教学的效率。如:在教学“认识对称”一课时,我收集了许多学生熟悉的画面和图片。如:唱京剧的脸谱、大家熟悉的蝴蝶、蜻蜓图片、结构对称的房子、人的图像等等。把它们的对称轴用虚线画出来,问:“这些图片当中,从形状上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很多同学都可以很容易的把它们说出来。于是我进一步说:“对了。那么你们能够说出来这样两边一样的图形叫做什么吗?”于是就在这种导入之下让学生自己总结。最后再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图形。通过这样的认识,就可以很容易的让学生感受到对称这个概念,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对称的特性奠定了基础。

2.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

例如:在教“元角分的认识”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母亲节快到了,小明想给妈妈买一件礼物,就把自己攒的1角硬币都拿出来,一数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爷爷来帮忙想办法,老爷爷说这好办,收了小明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明3张1元钱,小明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明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将这30个硬币一角一角地数,每10个1角放在一起,然后再告诉大家这10个1角就是1元,3个10个1角就是3元,所以30个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据学生的分析,再组织学生观察已分好的硬币,从中找规律:“看看元和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和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學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

猜你喜欢
植树硬币小明
植树
小明照相
植树鸟的来信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不翼而飞的硬币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做不到
硬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