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流综艺《见字如面》和《朗读者》

2017-08-04 07:37闫娜
活力 2017年6期
关键词:朗读者特点优势

闫娜

[关键词]《见字如面》和《朗读者》;特点;优势

今年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口碑收视双收,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又来了,目前播出三期,豆瓣评分8.9。而更早播出的同类节目《见字如面》,由之前《中国成语大会》的制作团队操刀,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不小的热度,感觉在这个娱乐至上时代,文化类节目突然就默默回暖了。仔细品味两个节目中的各项细节,在节目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细节雕琢上都很见功夫。

—、首先,能把文化节目做到“高而不冷”并不容易,这两个节目给人最直接的刺激是“声控福利”

娱乐圈目前演戏全靠配音的流量们在霸屏,老戏骨们表演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就要在朗读节目里找了。《见字如面》找了一群真戏骨来朗读信件:张国立、何冰、归亚蕾、张涵予、蒋勤勤,还有在林奕华舞台剧里久经历练的王耀庆,作为台湾演员他的口音反而有另外一种魅力。

“声台行表”本来就是演员的基础功课,加上他们基于对书信内容理解而赋予的感情色彩,与其说是朗读,说是在用声音表演也可以了,马上就能带着听众走进信中那个时代里。张国立和王耀庆一起上台,分别化身曹禺和黄永玉这对忘年之交互读书信,两人间的化学反应很有趣。黄永玉写信曹禺时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对曹禺的喜爱。可正是因为珍惜两人的友情、尊敬曹禺、喜欢曹禺的作品才更要说:“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王耀庆读到这里态度严厉,微表情里有很多有复杂的意味。张国立在一旁听着的时候,不时眯着眼睛、锁紧眉头在配合,也是戏很足了。轮到张国立上台念起曹禺给黄永玉的信,感谢的部分张国立还回头向王耀庆表示敬意,王耀庆也默默微笑起来。仿佛就是曹禺、黄永玉两位君子、绅士双双穿越到现场。读信的人当然不只是“把字念出来这么简单”,他们是读懂了感情再去表现的。

看演员不同的读信方式也能看出他们的表演习惯来,比如《朗读者》最新一期的徐静蕾和王千源,都是演惯了生活戏的,就会不自觉地在朗读时改一些词。徐静蕾为过世的奶奶朗读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自然就加上了一些语气助词:用小眼睛瞪(着)那些说话的人,心想:这些话(还)用你(们)说么?王千源读《老人与海》,模拟出老人的沙哑,还加了一些现场感很足的擬声词:“我已经感到了你的力量,(呵,)让我们面对面地斗一斗吧。”

二、当然,这些节目认认真真做出来,意义远不止于听听声儿,它们是有审美、有文化含金量的

《见字如面》团队功课量不小,在准备时期把中国从古至今的书信做了一次大扫描,初选了千余封信。节目组从全国各大图书馆、档案馆、文学馆、博物馆、文史研究机构、名人故居、民间及私人信件收藏家手中,初选出千余封信件,而最终入选的只有百封。所以,选出来的书信就很有戏,如同一个个好剧本。

有战国时期军队没钱没粮向家里寄信的士兵;也有曹禺、黄永玉之间的书信交流,直言批评对方的作品失去了灵魂。还有许多令人意外的信件,像将勤勤朗读的末代皇后婉容写给末代皇妃文绣的信。格外直白可爱,感觉就像小女生在聊微信耶。

《朗读者》每期节目都设计了朗读的主题词,第一期是“遇见”,第二期是“陪伴”。一个真正发挥作用的主题词意味着更繁复的前期工作,因为从嘉宾人选到朗读篇目都要和主题匹配。

三、还有,除了内容,两台节目的舞美也用了心思

《见字如面》的气氛贴近于朗读分享的文化沙龙,小而美。书信是私人情感间的交流,现场也有种私密感。音乐和灯光的渲染不强烈,感觉时间走得慢慢地,观众们环绕围坐在小剧场静静欣赏回味。读到有趣的地方朗读者和观众一抬头就能眼神交流,大家会心一笑。一点开《朗读者》呢,就是扑面而来的董卿style,记得她在《诗词大会》援引过博尔赫斯那句“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吗?《朗读者》开头的动画做的就是图书馆演播大厅也做成了藏书阁的样子。更厉害的是每一期都要请著名钢琴家来弹朗读时的背景音乐,第一期是李云迪 第二期是吴牧野。

四、两档节目除了各有侧重和优势,也有一些观众有争议的地方

《见字如面》的信选得好,演员亦大多表现出色,可惜只当了传声筒,负责解读信件的主持人和学者们的功力不深,解读书信起来比较局促狭隘。但是简洁的好处是让观众只关注读信这一件事。

而《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吐槽也因此产生。不过,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用自身经历的方式去“言传身教”,加上阅读文本本身的大众性,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纵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但至少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和《见字如面》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相信有很多人是看了节目再去找文本来阅读的。朗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时的价值。

(编辑/穆杨)

猜你喜欢
朗读者特点优势
画与话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