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2017-08-04 20:19杨永萍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6期
关键词:衣袋法布尔昆虫

杨永萍

新课标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表现在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还有的是不善于提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创新的开端。学生要有敢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一、敢于提问是自主探究的起点

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的关键是要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问,毫无顾忌地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对与错,均应给予肯定和称赞。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思索,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我刚接手上五年级的语文《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我让同学们初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学生纷纷拿起笔读起课文来。我在学生中巡视,发现居然大部分学生只是拿着笔做样子,根本没在书上作任何记号。5分钟之后,我说:“现在请你们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们都茫然地望着我,没有一个人敢举手。这时,一位男同学非常小心地举起了小手。我立即请他起来发言。“老师‘海疆是什么意思?”他轻声地问。“你是班上最勇敢、最聪明的同学,你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了不起,请大家掌声鼓励!”我把这位学生大大地表场了一番。我看到其他同学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目光,心里窃喜,榜样的作用有效了,坚冰打破了。“老师,‘奔腾不息是什么意思?”第二位同学又站起来提问了,我又鼓励了一番。“老师,‘舷窗是什么意思?”第三个同学问。由于学生的思维定势和从众心理,他们都停留在就词语提问的水平上。这时,我又及时启发到:“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句子呢?”一会儿,一位女生说:“‘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这句话我不懂。”“你真行,一下子就找到了全文的重点句。”我立即用白板出示这句话。“老师,‘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这句话我也不懂。”“老师,为什么邓爷爷的骨灰要撒在大海里呢……

二、善于提问是自主探究的钥匙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和很高的思考價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高低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按价值的高低或内在的先后秩序梳理出来。怎样才能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还是通过课例来说明吧。

“《装满昆虫的衣袋》课题中有一个词用得有些奇怪,你们看是什么词?”我启发道。“衣袋。”学生找到了这个词。“我想,围绕这个‘衣袋可以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小脑筋动开了:“‘衣袋是什么意思呢?”“这是问这个词的意思,这是首先要搞懂的——第一个问题。”我点评道。“‘衣袋就是衣服的口袋。”一个学生解答道。“装昆虫可以用盒子为什么用衣袋呢?”这位同学感到这个词在用法上好像不恰当——这是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用‘衣袋呢?”我点拨道。“因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已经达到了迷恋。”一位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从‘衣袋这个词可以看出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也善于研究昆虫”“真聪明,体会得很好,我把你这个答案变成问题就成了,从‘衣袋一词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这是第三个问题。”我引申道。到此,我小结:“怎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像‘衣袋这个词(或其他句子),我们可以先问它是什么意思,然后从它用得是否恰当(用法上),从这个词对主要人物、中心有什么作用等几方面去思考、去提问。”除了以上抓住重点词句质疑的方法外,还应教会学生大胆地围绕课文题目、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文结尾、人物言行等内容提出疑问。这样逐渐培养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善于在关键处提出问题。

三、乐问是自主探究的关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充分的思考时间,充分的提问时间,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习提问。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的心理逐渐形成,就改变了以往“要我问”为“我要问”。如我教五年级学生口语训练《家乡的变化》时,一位学生说:“我爸爸小的时候,奶奶给他两百元压岁钱。爸爸把所有的钱用来买了学习用品。”话音刚落,班长就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老师,我想对他提个问题,他爸爸小时候,他奶奶怎么可能给他爸爸两百元压岁钱?那时候谁家有两百元钱,可能是最有钱的人家啦!”我立即表扬了他认真倾听和勇于批判他人的精神。那位同学被他一问,也意识到刚才的话不符合实际,马上改了过来。可见,学生养成了质疑问难的习惯后,自主探究学习成了学生真正的心理需要,他会随时留心周围的一切,自觉地去做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衣袋法布尔昆虫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解读昆虫记——读懂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法布尔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昆虫的冬天
打错了
蝉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