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爱芬 付香萍
【摘要】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英语教学中中国本土文化的输入是当前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的迫切要求。本研究归纳总结出大学英语课堂中中国本土文化意识输入缺失的现状问题,探讨其必要性并提出了中国本土文化输入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中国本土文化 中医药院校 英语教学 输入研究
在人类思维和交际过程中语言是工具,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并对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教学的本质是文化教学。在我国高校外语界也普遍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加入文化教学,如果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文化意识的缺失会直接影响语言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一、中国本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失的现状
虽然通过语言教学者和研究者的努力,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已有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现状问题,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1.高校英语教学中普遍重目标语文化而轻本土文化的现象。英语国家概况、习俗等文化内容在英语教材或教学环节中随处可见。谈及英语文化,中国学生也很多都耳熟能详,且娓娓道来。但当涉及到我国本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书法绘画或气功八卦时,他们却了解甚少,即使略知一些皮毛也不会用英语准确表达,结果陷入瞠口结舌的尴尬境地。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只能进行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单向交际。
2.近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中国本土文化输入并未作具体明确的要求,因此各高校普遍没有把中国本土文化教学写进教学大纲,至多是见缝插针式地偶尔进行,未能真正意识并体现其重要地位。
3.英语教师自身的本土文化意识不强,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上,侧重传授目的语文化知识,忽视母语文化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母语文化知识的培养,导致学生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症”,对英美文化认同超出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二、中国本土文化在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中输入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语言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以汉语文字为先导的中国文化在国外越来越受欢迎。有研究表明汉语已成为西方国家第二外语的首选外语语种。“汉语热”标志着已经被边缘化的中国文化在跨文化语言交际过程中的崛起,成为中国本土文化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随着中国菜肴、针灸、草药和中国武术等传统文化逐渐走出国门,世界各国相继落成的“孔子学院”更是成为中国本土文化世界化、国际化的体现。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要为中医药国际化服务,众所周知,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强烈的共生性和不可分割性,在中医药院校的英語教学中强调本土文化内涵和文化因素的保存和再现,能帮助学生在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文化因素更准确地转化为西方读者能接受和理解的信息。
三、如何在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本土文化的输入
1.在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方面增设中国文化内容。外语教材决定着外语教育的成效,同时决定着外语教育的文化倾向。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几乎涵盖了西方政治、文学、经济等各方面内容,但涉及中国本土文化的篇章寥寥。因此在编写大学英语教材时需考虑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把反映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古典诗词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学译文纳入其中,做到融入各国文化传统、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注重中西文化并举。也可以编写一些英汉双语注释的如儒家思想、名家名言、名胜古迹等中国本土文化的阅读教材或设置相关内容的翻译课程,从根本上来弥补大学英语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缺失问题,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平等性。本校部分英语教师编写,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英语听说教程》就在此方面已做出有益的尝试。
2.加强英语教师自身的中国本土文化修养,转变教学观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本土文化修养以及对文化教学的正确认识决定着中国本土文化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注意筛选文化教学的相关内容,协调统一语言知识讲解和文化知识传授,注重提高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实现成功的交互式跨文化交际活动。同时还需掌握一些比较文学方面的理念和原理,将语言训练与文化教学紧密结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的教学。从而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语境下同类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内涵和表达方法。另外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还要转变教学理念,遵循适当的原则,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文化双向导入的效果达到最佳。
3.在教学方式方法和考核中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教学方法可以进行比较有效的本土文化教学。
(1)设计一些中国本土文化知识的主题或专题,组织活动进行中国文化主题讲座教学。如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文化”、“饮食文化”、“中国功夫”、“中医药”等典型的中国特色文化内容都可以被设计成核心主题,通过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的形式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课堂上展示讲解,从而更深入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容,了解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在学会语言的基础上可以为国际交流奠定基础。
(2)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东西方文化对比。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很多篇章都涉及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可以根据文章涉及的内容相应地和中国文化对接及融合讲解。比如在讲到西方传统节日的文章时,介绍我国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使学生能用英语完整表达这些节日的起源和风俗。在讲到出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的词汇表达时,向学生介绍我国一些典型的文化象征,如《论语》、孔子、易经等。学生在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同时加深对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内涵的了解。
(3)在各级英语水平的考核中增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考核,增加大学英语文化知识的考核比重。比如把英语作文题目与文化融为一体;借鉴和发扬四六级考试中翻译内容的形式,中国文化内容设计成翻译段落,并辅以相应地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的有效融合。
总之,中医药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中国本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不仅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民族文化意识,更能促进中医药国际化顺利进行。因此英语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系统地、有策略地进行中国本土文化输入,并积累文化教学的素材,最终实现语言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李韶丽.论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中国本土文化输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1).
[3]栗亚杰.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3).
[4]江爱莲.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对接和融合[J].读与写杂志,2015(2).
[5]徐志伟.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本土文化缺失现象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9).
*本文系16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JC161006)和15年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改项目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彭爱芬(1972.08-),女,汉族,江西莲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中医英语翻译。
付香萍(1974.12-),女,汉族,江西萍乡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