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7-08-03 19:15杨莉杨转琦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启示

杨莉?杨转琦

【摘 要】 文章从分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概念入手,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容,自然的先在性以及人对自然的依赖,自然的客观规律与人对客观规律的遵循,实践——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最后深入剖析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的启示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丰富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反思我国的生态问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方向。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文明;启示

如今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趋于恶化,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使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也在不断反思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这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又一次得到我们的关注。自然相对于人的优先性、人对自然客观规律的遵循、实践活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等这些思想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的“自然”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原始的自然”,其二是“人为化的自然”。原始的自然即为最纯粹意义上的自然,没有经过人类活动的加工,具有最初自然的本色;而人为化的自然就失去了最初自然的本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自然,这种自然当中具有人为活动的存在,即他所说的人为的“实践活动”。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对自然进行了划分,并认为二者存在着不同。反过来,二者虽然不同,但又有相互联系的地方,正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将二者联系了起来。“外部自然界为实践所中介的含义是人通过自己的物質生产的实践活动,使外部自然界与人统一在一起。”[1]人类将自己的行为活动加入原始的自然中,使原始自然有另一番景象。

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内容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主要是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一方面,人属于自然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2]人必须依赖于自然界这个外在环境。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又是相互限制的关系。自然具有其存在的客观规律,同时人类在自然界中也不是想干什么就可以的,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探究二者之间关系时,不断给我们以启示,即认识和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自身的客观规律、做到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进而使人与自然处于和谐状态。

1、自然的先在性以及人对自然的依赖

马克思始终认为人处于自然界中,人是从自然界中进化发展而来的。也就是说是先有自然界的存在而后才有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自然界相对于人类的先在性表现在:其一,人在自然界出现之后才出现。“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其二,人类只有在于自然界中才有意义。人类出现之后,依然存在与自然界当中,我们不能将自然与人类分开来,脱离了自然,人类没有办法存在,再别说发展了。“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4]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人类自身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

2、自然的客观规律与人对客观规律的遵循

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还需从自然界获取生产生活资料以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自然界具有其客观规律,并且通过客观规律来对人类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进行约束与限制。当然人类在自然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相反的,而是积极主动地以遵循自然客观规律为前提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生产生活活动。人类若不积适应自然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与报复。“我们对自然界的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5]恩格斯的这段话告诫我们,正因为我们能够把握好自然自身客观规律,能够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我们的一系列活动,所以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人类强于其他物。同样相反的,如果我们无视客观规律,就会遭到相应的惩罚。

3、实践——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从前的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认为以前人们没有从实践层面来理解一切,只是把他们放在表面上,所谓的理解和看法都是直观静止的。而马克思主义将实践引入进来,强调实践活动,认为实践活动是人类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劳动使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也正是劳动将人类与自然界联系起来,实践将人与自然联系起来主要体现在实践促进了自然的不断人为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6]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仅满足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在此基础上,人类积极地认识和改造了自然界,给自然界注入人为的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启示作用

1、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丰富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生态文明建立在把‘人—社会—自然看做是一个辩证、发展、整体的生态世界观基础上,把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与美丽看做是全人类根本利益之所在和基础,崇尚节约自然资源、尊重大自然的价值与权利,追求‘人—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协调与可持续发展。”[7]工业革命发展在给我们带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环境代价。我们应该重新看待工业革命带给社会的利与弊,重新看待和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提出了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并且提出实践是联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阐明了人与自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关系。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在实践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论的运用。“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8]自十七大之后,在党的号召与带领下,积极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并取得了相应的效率,我们的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由于前期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比较大,对环境的恢复与治理还需要加大力度。为此,在十八大中第一次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其他建设之中,而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已有的成果和不足又提出了“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提出和运用更体现了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与要求。

2、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有利于反思我国的生态问题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出来,例如,水资源的短缺、土地资源的退化、严重的大气污染等。有很多因素促成出现生态环境问题的,但追究其根本,我们会发现更多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引发的。改革開放以后,我国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过度追求GDP的增长,没有关注到经济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与破坏。同时又因为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问题,使环境保护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现在在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下,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手段与方式。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有利于我们反思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时代之所以会出现生态危机,是由于人们的不合理的生产引发的。我国经济起步发展阶段,实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只注重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忽略了自然环境本身的的承载能力。因此,现如今必须加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时期,我们要抛弃资本主义社会下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与方式,紧紧跟本国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将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紧密结合起来。

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方向

在社会发展中应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发展,为了达到这双重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相比之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就得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指的方向表现在:首先,改变只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念,转向注重环境保护的发展。在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坚持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相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我们转变以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成本”不断追求质量的发展。同时既要发展经济,又要进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再次,毫不动摇地坚持绿色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主要是强调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绿色、健康、和谐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当代中国与时俱进的新发展模式。

四、结语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一直是我国发展致力于追求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核心观点对我们处理人与自然的手段与方式、反思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与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导作用,坚持绿色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进行环境保护,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不误,构建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 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15.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8.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9.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1.

[7] 徐民华,刘希刚.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65.

[8]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

【作者简介】

杨 莉(1964-)女,汉族,云南凤庆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会.

杨转琦(1993-)女,汉族,甘肃陇西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本文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启示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