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龙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才能做到减负增效,打造高效课堂呢?我将从有效备课、有效参与、有效组织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和诠释“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精心设计,有效备课,优化课堂结构
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就是教师的战场,要打赢课堂这场仗,备好课是基础和前提。备课要做到“六备”:一是备教材。教师对教材内容熟记于心、整体把握感知到位,胸有成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充分研读课标和教材,准确把握新课标要求,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提倡活化教材,用教材教学生,力求生活化、本土化。二是备教法、学法。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依据做的方法,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应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根据不同教学活动设计对应学法,再依据学法设计教法,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三是备学生。课前要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能力作系统了解,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表现、情绪变化、健康状况,對学生情况掌控到位,以便能对突发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因势利导。四是备板书。板书要做到书写端正、内容简明、前后连贯、艺术美观。五是备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构思要新颖、设计思路清晰、双边活动安排合理、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各环节恰当,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各环节之间过渡要自然,起承转合流畅。六是备课后反思。教师不仅是课程教学的实施者,更是教后反思的实践者。每节课后,教师都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问题加以思考,不断在反思中提高教学水平。
二、激发兴趣,有效参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适应初中生身心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感悟和体验,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体验。要把教材生活化、课堂活动化。从学生生活出发,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事例,现场分析,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形成自己的结论。对知识进行经典解析,为课堂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全面领会课程理念,将课程理念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从教材走进生活,架起课本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使学生每节课在教师引导下有自己对本节课的感悟。关注学生生命个体,不搞教师的一言堂,给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见解、张扬个性的空间,鼓励、帮助、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讨论、辩论、合作与交流活动,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培养与形成。授业无趣,必不乐学。学习需要动力,更需要激情,有了激情和动力就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探究欲望。
三、强化教师素质,有效组织课堂,提高战斗力
教师只有具备了过硬的素质、精湛的教学技艺,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才能适应高效课堂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为此,教师要练好“四功”。一是语言功。教师语言的三重境界:境界一:想得清楚,说得明白,使学生听得懂,说得出。境界二:声情并茂、传神动听,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境界三:语言有限,其意无穷,充分想象,语已尽,意无穷。作为思品课教师要让课堂语言口语化、通俗化。二是要用激情“点燃”学生。学生是高效课堂的中心,教学要以学生快乐学习为根本。由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激发兴趣是最为重要的。但更应该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情感化学生。课堂是知识传授的动态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基础上,通过集体交流、合作、展示等进行再学习,融合班集体智慧,深化所学知识。教育要想扎根于学生的灵魂深处,应用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激情的火花,启迪学生的思维。三是完成角色的转换,当好课堂的“主持人”。教师要由传授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成长的推手,当好课堂的“主持人”。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课堂教学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四是教师应该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学习者。课堂上教师应与学生一起“上课”,与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堂中,共同进步。教书也是“进修”,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教“海”无涯,教无定法,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去思考,总会找到适合的教法。你努力了,就会有收获,你的课堂一定会很精彩。沿着探索高效课堂之路,努力前行,一定会创造出一片属于你的广阔天空。
作者单位 陕西省商南县教学研究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