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炳炎
麦家的家乡在浙江富阳,尽管父母都是农民,但因为爷爷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当年父亲被打成右派和反革命分子。因而,年幼的麦家几乎没有朋友,周围的人都很孤立他们家。
1976年,12岁的麦家小学毕业。一天,父亲上山砍柴被眼镜蛇咬了,不长时间小腿就粗过大腿,母亲赶紧去镇上请郎中。这个名叫阿牛的郎中让人感觉非常怪,他留着一把胡子,看到路上有条蛇被打死,他会对蛇哭、对人骂,正因为对蛇有感情、了解蛇,他治疗蛇伤的水平非常高。阿牛来后,小麦家亲眼看着他从非常脏的包里取出来几颗像板栗的药,剥掉外壳,用温开水喂父亲吃了,不到两个小时,父亲的腿一点点消肿,第二天就可以正常下床干活了。
过了些日子,到了春节,父亲带着麦家去给阿牛拜年。在阿牛家的土灶柴火堆里,麦家无意之中发现了一本书,后面十几页不在,但是封面还在,这本书就是小说《林海雪原》。书是阿牛从街上捡来的,不是用来看而是用来引火做饭的。阿牛和父亲在客房里聊天,麦家在灶房里看书着迷了,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看。见此情景,阿牛笑着说:“书你拿回家,送给你,赶紧吃饭。”那段时间,麦家看这本《林海雪原》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林海雪原》打开了麦家瞭望世界的一扇窗。原来世界上还有如此多的情感,有生死,有家国,有爱恨。麦家激动不已,用笔把小说人物的身份、相貌、主要经历都记了下来。有些段落,他甚至能够背诵。
在那个精神食粮异常匮乏的年代,《林海雪原》是麦家的第一本课外书,也成了他们班上的稀奇。他看完给同学们讲,孩子们都充满了好奇,讨好他、找他借书,不但看还抄写下来。
慢慢地,麦家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多年后,他回忆说:“当年,我寫日记就是为了满足倾诉的需要。那时朋友极少,日记就是我给自己创造的朋友。它排遣了一个少年的孤独,也让这个少年对文字产生了亲近感,我后来写小说跟这段经历有很大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写日记我和文字建立了感情,我信任它,有话愿意以这种方式来说。”
《林海雪原》让麦家迷上了小说,继而他陆续走进了曹雪芹、巴金、海明威等大师名家的世界,看了大量小说。
正是和《林海雪原》的不期而遇,才使麦家与文学结下了终生情谊。后来,他的小说《暗算》荣获茅盾文学奖,《风声》荣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解密》《暗算》等作品被译成30多国语言,成了闻名国内外的著名作家和编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