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铭
上天厚爱闽南,在市场渴望白银时那么凑巧就遇上吕宋,一旦人们有梦想,跨过海便是台湾。
闽南台湾成为两岸经济一体化先行区,始于十七世纪初。当时台湾仍是一片处女地,人烟稀少,算不上有什么经济。每年贸易季节,会有商船从大陆到达台湾,用棉布或铁器,换取当地的鹿皮,一些过路的商船,也会略作停留,补充淡水和食物,在南部海岸,有一些汉人聚落。
到明天启四年(1621),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年八月二十二日,一个叫颜思齐的海澄商人在笨港(北港)登陆,在此之前作为长崎华商首领的颜思齐因为参与倒幕活动被日本幕府追捕,带了兄弟漂流海上。当时是200个人,13艘船。何去何从时,他们选择了台湾。跟着颜思齐来的兄弟有两个人值得一提,最著名的是郑芝龙——未来的海盗、商人、将军和亚洲水域的王者,他和他的家族的崛起将构成中西方交流历史上重要一环。另一个人是杨天生,一个最早认识台湾价值的商人,如果不是他的建议,这支流亡队伍的下一站,也许不是笨港,而台湾的历史,也许又是另一种写法。
他们的行程带着很强的使命感,用颜思齐以后的话说,就是“建功立业,扬中国声名”。这一班人登陆后,以诸罗山为基地,建立十个营寨,开拓、种植。他们从老家招揽民众,凡三千人。这是台湾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垦拓的开始。此时,台湾人力、物资供应均来自大陆,两岸经济的塑造从一开始就保持衍生关系。
笨港随之成为台湾汉人最早的聚集地,人们在那儿建立街市,街市中心是开台王府,这是台湾最早的行政性机构,管理汉人自己的事务。笨港随后发展成为台湾第一商港,舟车辐辏,百货并阗,俗称小台湾。到清乾隆四年(1739)有商家599户。
颜思齐中途夭折,留下临终遗言是“公等继起”。继承他的事业的郑芝龙花二十年时间建立了“海上商业帝国”。他的儿子郑成功在1661年结束荷兰人在那儿的统治,荷兰人统治的理由是:“台湾是我先王所有”。
海澄商人颜思齐在危难之际的决定,影响了一群人的命运,冥冥之中也在牵引着这个岛屿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台湾移民社会复制或翻版闽南的开始,持续三百年的人口扩散和经济延伸,两岸经济日益呈现高密度的融合。
从某种意义上讲,颜思齐在1621年登陆笨港,已经开启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先河。
《台湾府志》认为:“台湾有中国民,自思齐开始”,连横在《台湾通史》中为台湾历史人物引传时,以颜思齐为首。
颜思齐登陆笨港时,月港商船仍然航行东南亚各个港口。我们无法知道,那支最先抵达的200人的流亡队伍和随后登岸的3000人的拓垦大军有多少月港子弟,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台湾的历史被一个年轻的月港商人掀开新的一页。
随后,一场据称发自欧洲的经济危机袭击了大明王朝。伴随经济危机到来的是饥荒,以及由饥荒引发的大规模的内战。大明王朝失去对国家的控制能力。在对满人的战争失利后,在南方分解成几个小朝廷。而郑氏集团则控制东南沿海并将势力延伸到马六甲。
郑氏父子一前一后经略台湾为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打下了根基。
崇祯年,福建大旱,大旱之后,就是大饥。在西北局势因饥荒而混乱时,福建巡抚熊文灿理所当然地把饥饿的人流引向海岛。郑芝龙招募数万饥民,每人给银三两,三人发耕牛一头,直接用船送到台湾。那里有沃野千里可供开拓。由此饥民得以裹腹,而郑氏得到租金,台湾民系和经济都进一步融入福建沿海。
郑成功在接管父亲的庞大资产并几乎垄断中国对外贸易以后,于1661年夺取台湾。那儿出产的稻米为军队提供可靠的补给,而蔗糖因为已经征服全世界的味蕾而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至于岛屿本身在联结大陆沿海与东亚、东南亚贸易时保持了一段安全距离。海澄是他在大陆的贸易据点,对漳州城与海澄县的争夺,可以认为是郑氏集团坚守生命线的举措。商业重镇漳州城在拉锯战中几乎全城被毁,而城外通往月港的北溪在清康熙十四年(1675)的一次战斗就有上万魂灵没入水中。
有20万人在这个时期涌入台湾。漳州、台湾、吕宋三角关系中的另外一角吕宋,生活在那儿的闽南人因为西班牙人的残暴与反复无常,也流向这儿。臺湾南部和西部形成大批市镇。郑氏家族的商船穿梭在大陆沿海、日本、安南、暹罗、吕宋,巨大的利润支撑政府与军队开支。台湾成为东亚水域的贸易枢纽。
入主中原的满人无法容忍在帝国边缘有这么一支强大的反对力量的存在,等他们意识到东南沿海的贸易据点的重要性后,用“迁界”的方式,切断郑氏与大陆的经济联系,台湾的商业开始衰落。
月港所创造的辉煌对郑氏集团如此重要,以至在双方寻求和平对话渠道时,由于郑氏对海澄地位的一再纠结而错失谈判时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用武力取得台湾统治权。在经过决策层短暂的犹豫后,台湾没有成为王朝的弃土。第二年,厦门港与鹿耳门成为对渡港口。
从1684年清领台湾到1895年日本殖民时期,这200年时间是两岸融合的关键时期。一种称作“郊商”的专营大陆与台湾之间贸易的商人群体,最迟在清雍正年间出现并再度拉近了两岸的距离。“郊”在闽南话中为“交易”的意思,“郊商”建立类似于商业同业公会的“郊行”,一类经营同一种货物的,称米郊、布郊……另一类是专营某一区域货物的,称龙江郊、漳泉郊……
清代台湾制造业并不发达,移民社会所需要的物资百货,仍然取之于大陆。清代首任巡台御史黄叔瓈在《台湾使槎录》中记载:“贸易于漳州则载丝绒、漳纱、纸料、烟、布、草席、砖瓦、小杉料、鼎铛、雨伞、柑、柚、青果、橘饼;泉州则载瓷器、纸张;兴化则载杉、板、砖瓦;福州则载大小杉料、干笋、香菰;建宁则载茶……”漳州输出的物资,无论从种类到数量,均在其他各地之首。
郊商的贸易活动构成台湾开发历史的一个重要环节。数百年经营,形成“一府二鹿三艋舺”商业格局。“郊商”已然成为了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最早践行者。他们控制台湾岛内外所有船只与贸易往来,将台湾生产的稻米、蔗糖、工业产品与大陆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物资进行对流。台湾日益成为全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加入全球经济。清末,台湾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
回归历史,当海澄商人颜思齐登上1621年的笨港,两岸经济不断融合的历史从此开始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