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仕娜
摘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本文从群体心理入手,并且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措施,达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效果。
关键词:群体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沉闷
“95后”大学生占据着大学校园,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他们求新、求异、自我意识较强,爱憎分明,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常常是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但是只要涉及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可以激烈讨论不休。在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有的教师只是一味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忽略学生的实际需求、不重视课堂学习的气氛,使得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活动缺乏学习兴趣,消极被动,致使课堂其气氛十分沉闷压抑。
2.对所学习知识的内容价值认同感不强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就业形势严峻,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脱离自己实际生活和学习的“大”而“空”的东西,对于自身并没有切实的帮助。一些大学生往往只重视应用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与提高,只注重自己的专业课学习,忽视了对自身品德素质的加强。对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三观”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缺乏足够的科学认识和应有的学习热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知识价值认同感较低,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受到严重影响。
3.个体封闭性心理
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等媒介的不断更新与运用,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之一,网络海洋中信息纷繁多样,他们能够与自己有着相同爱好和兴趣的网友建立好友群,进行开放性沟通的心理需求越来越大,但在现实的各种社交活动中,少数大学生因个人问题如感情、就业等对群体产生不信任,排斥交流,不愿参加群体活动,游离于群体之外。还有一些大学生只对特定的群体开放,如老乡、同学等。大学生个体的这种封闭性心理不利于了解大学生的真实心理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实现产生阻碍。
(二)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问题
学校作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其环境建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高校的文化氛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发展和行为习惯,但是有些高校注重学科文化建设,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带来影响。
2.教育模式方法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以课堂为阵地,教材为授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纯理论式教育,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除了传授基本的知识,对于时政的关注讲解十分少,实践教学虽然得到重视,但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却没有很好的开展。
(三)社会方面
在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西方国家利用全球化和互联网兜售他们的价值观,传播西方文化,其中有很多腐朽和消极的思想对大学生毒害性很大。同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机制促进了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竞争等观念的形成和强化。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些消极因素影响了当代大学生,部分大学生追求个人利益至上,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观念正在慢慢地侵蚀着他们的思想。社会因素作为外因之一,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二、运用群体心理特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学校方面的措施
1.建立兴趣小组
“大学生群體的发展离不开群体活动,而通过不同的群体活动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3],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对于不同的群体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同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大学生群体不同的特点、兴趣爱好的差异,建立不同的兴趣小组,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相关社会热点问题、感兴趣的哲学话题等的讨论,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就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2.对认同心理功能的运用
针对大学生个体的封闭性心理问题,运用群体认同心理规律,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群体成员有认同群体的心理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自觉自愿的活动,对个体产生一定的约束力。针对个别大学生在某些方面不相信群体的情况,作为教育者应积极运用群体心理的认同功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处在一个大家庭中,应充分的相信群体成员,把自己不开心的、困惑的问题多向群体中的同学倾诉,同时群体也应积极感染这些同学,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群体中的主人翁,相信群体、认同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了解群体心理中的个体心理,因材施教
当代大学生群体总的来讲,他们有较强的群体意识,群体凝聚力较强,爱求新,求异,呈现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但是我们看到由于大学生自身以及外部的一些原因,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较低,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就应该在了解群体心理的基础上,充分掌握个体心理,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采取不同教育方式,避免一刀切、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充分了解群体心理中的个体心理,因材施教,有利于使教育内容深入学生脑海,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4.榜样模范的设立,激发学习主动性
榜样群体模范的建立,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一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活动出现消极对待时,榜样的力量就有很好的带动作用。在学生榜样模范的激励带动下,消极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态度,当他们渐渐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教育活动中时,就会在其中寻找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例如当有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上态度表现不好时,看到其他同学都在认真积极的学习,在这种好的榜样的带动下,自己的学习兴趣也会相应增加,通过这种学生榜样模范影响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优化社会环境
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媒体的舆论导向必须正确,全社会要营造良好的风气,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平台。由于科技的进步以及网络的普及,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好新闻媒体、网络或者其他各类社会舆论的力量,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与交流,建设健康的和绿色的网络环境。对于很多高校周边存在的环境问题,政府必须要加强管理力度,消除影响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种不利因素,建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平台,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兰琴.略论大学生群体心理行为的引导与管理[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
[2]王桂丽.加强群体心理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学理论, 2013,(23).
[3]李秋梅.大学生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