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琳琳
【摘要】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它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本文主要从开讲有趣、授中激趣、练中生趣、结尾留趣、评中增趣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兴趣;数学;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很严谨的学科,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追求可喜的成绩,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让他们被迫接受所学的内容,最终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从开讲有趣、授中激趣、练中生趣、结尾留趣、评中增趣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开讲有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虽然一节课的开头很短暂,但它却是上好整堂课的关键。所以,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在一起,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学《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时,我先通过和学生对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去秋游啊?(生:喜欢)
啊!今天孙悟空和猪八戒也去秋游啦,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他们俩带来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大家请来看。
(教师出示图片。)
教师问:都有些什么呢?(学生说:“有桃子、可乐和一个大蛋糕。” )
哇!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俩都满意呢?(平均分)
教师问: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各分得多少?(教师边讲边出示问题)
教师问:你们会分吗?(生:会)
教师问:谁来分桃子?(指名学生来分),分得公平吗?(生:公平)
(教师根据学生讲的演示桃子)
教师问:谁来分可乐?(指名学生来分:1人分1瓶),分得公平吗?(生:公平)
教师问:还有什么没分?(学生:一个大蛋糕),
教师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怎么分?每人各分得多少呢?
教师问:怎么分?(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哦,原来要从这个蛋糕的中间把它切开,(教师根据学生讲的演示分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教师问:好了,我们现在帮它们分好了。现在孙悟空和猪八戒都分得了这个蛋糕的一半,每人得到了半个,他们俩满意吗?(生:满意)
教师:好,我们来看,那半个蛋糕可不可以用1或2的整数来表示呢?(生:不能)
教师:那半个蛋糕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生可能会说:分数)
教师:半个是我们平时的口语,在数学中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它呢?(生:分数)
教师: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通过这些有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授中激趣
“开讲有趣”是一堂课的开端,做好了它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还需要在讲授教学内容中适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掘数学的潜在魅力,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比如,在认识1/4、1/8,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内容的: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帮了猪八戒一个大忙。这时我们再来看看孙悟空和猪八戒又在干嘛呢,原来他们在比赛谁吃的蛋糕多呢。
孙悟空说:我吃了这个蛋糕的1/2。猪八戒说:我吃这个蛋糕的1/4。
师: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用圆形纸片代替蛋糕,也用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来比较出他们谁吃得多吗?(请同桌合作,左边的同学折孙悟空吃的,右边的同学折出猪八戒吃的,折完之后同桌两个比一比,看谁赢了?)
教师问:还能用一张同样大小的圆纸片,折一折并涂出它的1/8,和上面的分数比一比大小吗?
教师:折好了吗?老师拿着学生折出的1/8的圆纸片问,“这个是几分之几?” (生:1/8)
教师问:这个1/8和前面的1/2 、1/4 相比,哪个大?哪个小?
(生:1/2和1/4都比1/8大)(教师写“〉”在黑板)
又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这节课,我先和学生玩起了游戏,比赛看谁能最快判断出哪个数可以被3整除,结果几轮PK下来,学生们一个个都不是我的对手,他们都十分好奇我为什么总能在第一时间判断出来,我笑着说“想知道吗?所有的奥秘都在今天所学的内容里哦”。结果这节课学生各个兴致勃勃,学得特别的认真。再如,在讲授《圆锥的体积》这节课时,我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学生通过有趣的实验验证了他们的猜测,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培养了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三、 练中生趣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光靠精彩的讲授新知识还不够,还需要通过有效的练习加以巩固。以前枯燥单一的重复练习已经被淘汰,如今的练习更需要教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疑惑问题,纠正误区。比如,在《认识升和毫升》这章最后,我让每个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了一个杯琴,还评比谁的杯琴音色最纯。结果这节课的反响空前的好,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让他们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再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如果单纯的教学计算技巧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乏味,这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新星小区有15幢楼,平均每幢楼住44户,可以求出这个新星小区可以住多少户?”这样就将原本一道很普通乏味的计算题,巧妙地转换为一道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题目,便于他们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又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想办法测量出我们教室的周长。学生在充分理解了长方形周长的基础后,知道要测量教室的周长,就要分别测出它的长和宽,最后经过反复测量,取平均的方法,求出了我们教室的周长。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与双手测量出的教室周长,将会使他们终生难忘的。
四、结尾留趣
据专家统计,孩子的注意力最多能保持在20分钟左右,超过这段时间,你就能很难让他们在你的课堂上专心听讲。这时候,你不妨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数学活动,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让学生大脑得到适当休息,真正做到了“结尾留趣”的效果。
比如在教授《探索事物搭配的规律》时,最后的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我们都玩过,大家想想看,这其中是否也有我们研究的搭配规律呢?同桌两个人一组,一边玩一边思考: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怎样才能把各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有序地玩出来呢?”(个别演示)。交流玩法:一个同学连续出三次“石头”,另一个同学依次出“石头”“剪刀”和“布”,就这样玩下去。同桌两人玩一玩,然后交换一下角色,再玩一玩。
五、评中增趣
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鼓励的话语。就如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说话其实也是一门艺术,点评得恰到好处,会让你的课堂增色不少。比如:“某某同学积极地开动了他的脑筋,回答得太棒了,你們回答对了吗?”“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太有价值了,让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下。”“再试试,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正如陶行知所说的“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地交给学生”。总之,只要我们能巧用兴趣这把钥匙,定能帮助学生开启数学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