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泉
语文教学一直担负着“传道受业解惑”的重任,但是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像语文学科一样,在传授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塑造人格,对人成为人有着重要的影响。语文教育应该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阶段,必要的人文素养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科中有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凝聚着古今中外优秀作家的深邃的思想。语文因其自身的特点,必然地成为了人文教育的重要领域。
叶圣陶在《中国教育改造》一文中提出“乡村教育”的设想,指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它要运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学生的活的本领”。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天的乡村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城乡一体,更多的人融入城市生活,远离了自己原来的故乡。乡村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改造乡村的教育,新的环境中,乡村教育还应该关注那些远离了乡村的乡村人心中的家园之思。家乡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都是一种永远的精神滋养,乡土情怀也将给人永恒的精神的力量,乡土情怀的培养将会提升一个人的人文素养。
乡土情怀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自己生长的地方一种炽热而复杂的情感。正如艾青的诗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种情怀让人心中永远有无法割舍的乡愁。这种情怀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土重迁思想是一致的,尤其是在时空变换极快的今天,人寻找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的根的思想更加突出,那些深藏于心底最深处的东西,最能影响人的生命意义。
一、语文教育中乡土情怀的弱化
1.教材编写的局限
中学语文教育在教材的编写上更注重题材和体裁的一致性,从苏教版教材看,除了必修五册和读本五册之外,其他的选修教材都是根据体裁和题材来组织的。如唐诗、宋词、中外短篇小说、中外戏剧、现代诗歌,还有史记、人物传记、鲁迅作品、红楼梦等。这样势必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有很深刻的文体意识,在内容把握上有明显的专题概念。
从选文的内容看,知识性和文学性都是极具针对性的,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语文运用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但这些教材对学生的乡土情怀极少关注,很难提升学生对乡土情怀的认知。
2.教学时间的禁锢
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是按照学习版块的体例进行编写的。其中在第一册的“獲得教养的途径”版块之后,就是“月是故乡明”版块,这是一个直接切入乡土情怀的版块,有很多文章对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有着很好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处理后,编者本来的想法被弱化了,苏教版的教材选文给了教师极大的选择空间,但是教师在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受制于各个方面的要求,常常会人为地删除一些教学篇目。其中,教学时间的限制显得尤为突出。
学生在高一要完成必修1~4这4册书的学习。在高二要完成必修5和《史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现代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等。这样学生和教师基本上是在应付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多而广势必就无法通和透。
从选文的体裁看,文言文所占的比例极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去识记文言字词,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教师在安排课时的时候也会将现代文的学习时间尽可能地压缩,以完成文言文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安排除了时间不足的原因外,还有教学主管部门在期末考试前要下发考试范围有关,有时会明确到翻译的考查以《史记选读》“必读”篇目为范围。
3.应试教育的限制
应试教育弱化了文化的熏陶。以江苏省高考为例,在学生迎考的过程中,教师会按照考试院下发的考试说明进行复习,考试说明最大的功用就是将语文的考查理科化,这里有一个个如同理科学科一样的所谓的知识点,有明确的能力梯度,不同的考查要求,识记、理解、运用,但几乎看不到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考查。虽然命题者努力在命题上创新,但是教师似乎很难很快摆脱应试的镣铐,而切实去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能拥有终身受益的人文情怀。
4.经济的快速发展冲击了乡土观念
城乡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乡村消失了,很多人没有了可以让灵魂归依的乡土。谢冕在《消失的故乡》一文中就写道:“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失去了可以承载太多记忆的乡土,乡土情怀在今天的中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淡漠了。
二、语文教育关注乡土情怀的意义和价值
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教育教学在客观上还会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语文教育教学关注乡土情怀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有益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教育教学无法回避文化的熏陶,而乡土情怀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文化人格。学生在学校学习语文首先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但是语文学科所包含的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会更加深远地影响着一个学生将来的发展。一个学生能热情地深爱着生他养他的土地,他的精神世界也会因此变得丰富的。在他的心灵深处就有一方净土,可以容纳和接受其他文化元素。钱理群先生说文化是语文的底座。而人的心灵深处的这种乡土情怀,更是一个人文化素养形成的底座。幼儿时期的印记会是一个记忆最为深刻的部分。这部分的内容会让一个人无法摆脱,对乡土的感知和怀念会成为一个人精神文化的源动力,进而形成一个人的文化人格。
2.有益于语文自身的发展
语文学科因其自身的内容和形式的特殊性,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乡土情怀,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更是对语文学科人文功能的补充。
三、语文教育关注乡土情怀的途径
1.教师的文化自觉
语文教学行为的实施最终要借助于教师的行为来完成。教师要有文化的敏感,语文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大,教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及时把握蕴含乡土文化内涵的事物,引领学生感知事物,在体味中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教师自身要有一种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尤其要关注当下正在被弱化的乡土文化。教师要努力寻找各种契机,给学生提供培养乡土情怀的时空。
2.教材的文化阅读
教材的选文总会留下编者思想和意图的痕迹,但是教师往往会结合自身的特点,结合考试的要求对教材做出自己新的筛选。从学生发展的长远目标看,教师要抛开通常的阅读教学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文化层面的阅读。
苏教版必修一有专门的乡土专题,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走进文本,结合自己对家的理解,突出强调对文章进行文化层面的解读。对“月是故乡明”这个版块的文本研习,肯定不能将文本解构得支离破碎,要利用这样的文本引领学生感怀自己的故乡。选文都是写自己身处异地他乡而形成的感情,学生一开始也许没有这样的经验,而无法走进文本,要敢于花时间,让学生寻找更多的同类文章,从文化的角度阅读文本,用文化的眼光审视文本,进而让学生感知文本中的乡土情怀。《想北平》中老舍想的是“自己”的北平。韩少功《我心归去》,归的是“自己”的故乡。学生在学习这样的文本的时候,怎么能不想着自己的家乡。何以为家?配合这个版块,必修一的读本上有三篇同题文章《家》。在字字玑珠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作者那颗滚烫的心,让学生感受乡土情怀的温暖。这样的文章要是仅仅被当成知识和语文能力训练的媒介,实在是太可惜了。
3.教学的文化渗透
教师在傳授语文知识的时候,决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要敢于舍弃教学技术化。语文教学应该有必要的知识归类,但是教师更应该将精力放在学生思维和思想的拓展与延伸上。文本往往有多元解读的可能,但教师在驾驭教材、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为“王”,可以为我所用地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名师秦晓华在讲授《我与地坛》时,就抓住文本的四句话,从不同的维度感知文本,他巧妙地设置了一个环节,就其中的一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它的理解。课堂教学中有个细节很感人:一个学生说着自己在儿时故乡中的记忆时,哽咽了,在场听课的一位教师泪流满面。这种触及心灵的精神洗礼,会让知识之外的文化情怀永久地深入学生的内心。这种不见乡土的气息,却能让学生在心底深处埋下乡土情怀的种子。
人在努力前行,同时又在努力回头寻找自己的根,乡土情怀就是努力让你朝着自己根的方向前行,不会迷失方向。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人文思想的能量,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