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
基于对话理论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对话交流,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做到与文本对话,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师生平等,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观
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发挥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在对话阅读教学中,要求教师具备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意识,要摒弃陈旧的“师道尊严”的教育信条,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不要一味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自己的教学设想之中,限制学生的思维,而应做到平等对话,秉承开放、灵活的教学理念,与学生一起参与到与文本、编者的对话之中,让阅读对话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意义的过程。
例如,鲁迅的《祝福》讲述了祥林嫂不幸的一生,给学生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当与学生探讨“祥林嫂善良能干,但是最终被一步步逼向死亡,谁是杀害祥林嫂真正的刽子手”这一问题时,学生义愤填膺,众说纷纭。为了深入挖掘主题,我带领学生一起从文章的整体内容出发,与课文展开对话。
首先,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指导学生概括祥林嫂的一生;再启发学生思考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深刻意义,逐步分析总结是哪些人、事将祥林嫂一步步逼向死亡;最后再深入挖掘悲剧的社会根源,通过再读课文以及一个个问题对话的启发,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与人物命运之间的必然联系。利用一个个的问题启发学生与课文进行对话,让学生的思考得到升华,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建立师生平等的对话阅读教学,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说教,而是更富有生命意义的师生共同探索与学习的过程,实现师生之间真诚的沟通与对话。
二、明确主题,开展有效的阅读对话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明确对话的话题,让学生明确地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对话交流,因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学目标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话题,要以具体的问题或是主题呈现出来,教师设置的对话话题不能太空,也不能太大,要基于学情,指导学生有方向、有目标地开展阅读对话。
例如,讲《秋水(节选)》一课时,我设置了问题:“从本文中,你能看出庄子有哪些思想?”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提问后,学生对此问题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从哪些地方思考。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考虑到学生事先对庄子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之后,我先带领学生了解庄子的生平和著作,以及他的一些基本思想,在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在深入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阐发庄子的思想。
再如,讲《鸿门宴》时,阅读习题上有一个问题:“请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在收到学生的作业后,我发现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实际上,出题人的真正意图是让学生分析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而由于表达不够具体,导致问题涉及的范围太大,学生无法把握答题的方向,就不能做出具体明确的回答。后来我将问题改为:“请分析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实现阅读教学目标,对话作为一种媒介,必须要围绕有一定的主题,如此才能激发学生思考,推动学生对所阅读文本的理解,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对话。
三、适时点拨,展开深入的对话交流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的多重对话,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更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学生围绕课文内容、主题进行对话交流,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对学生的回答要能够适时点拨,帮助学生阐明思想,促进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深入理解。
例如,在学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课时,我让学生思考:文中作者设置“艺术学校里设立阵亡将士纪念碑”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问题提出后,很多学生回答:“这是为了对法西斯主义的罪恶行径表示控诉。”显然学生的思考方向出现了错误,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我提示学生:“学校本应该是学习知识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地方,但是纳粹政府却将纪念碑建在学校里,他们是否是别有目的呢?”经过我的提示,学生明白过来,认识到:原来这是纳粹分子在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要减少“说得不错”这样无意义的教学评价,或是对学生的回答立马否定的行为,并减少当学生的观点与自己观点符合时大加赞赏的行为。较好的做法是在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性的评价,比较各回答的优劣,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在阅读对话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平等对话者,也是课堂阅读对话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学生阅读遇到障碍时,教师要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优势,促进学生进行阅读对话,深入理解文本。
總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阅读对话,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明确对话主题,适时引导、及时阐发,为学生扫清阅读障碍,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22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