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诗立
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新形势、新战略
□秦诗立
浙江虽然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缺乏突出的功能定位或角色扮演,但取得了领先全国的成绩。面对新形势,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思路创新,树立好新战略
2017年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习近平主席发表了主旨讲话,系统阐述了中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意义与理念、重点任务与举措,以更好适应和引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新趋势。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需积极响应、引领国家战略,选择好新战略,实现开放发展新跨越。
浙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高地,在积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担当并扮演好战略角色、承担并收获好早期成果上,已取得显著成绩。
“一带一路”已成为浙商热土。浙江省政府及时制定实施了浙江对接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一带一路”成为了浙江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高地。2016年,浙企在沿线国家投资项目142个,投资金额74.3亿美元,同比增长约86%,约占全国的15%;出台《浙江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评估发布首批示范企业和项目20个、第二批83个;设立浙江丝路产业基金,完成50亿元资本募集;设立白俄罗斯物流节点和中白工业园,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晋升为国家级园区。
“一带一路”开放合作平台积极完善。在勇敢、踏实“走出去”,深入到“一带一路”第一线的同时,浙江前瞻谋划了一批大平台,不断升级开放合作能力、层级。主要包括:设立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作为长江经济带与海上丝路两大通道深入对接、融合、叠加的航运与服务大平台,正致力于国际海事服务中心创建,扩大“一带一路”建设国内腹地。打造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作为宁波舟山港扩大浙江腹地,实现陆海交通、产业、城市深度对接的大平台,正致力于推进实现义乌世界小商品之都和宁波舟山国际第一大港之间、国际进出口货物贸易与金融信息物流设计品牌等增值服务之间的耦合、放大,丰富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渠道和内涵。创建浙江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改革创新空间最大的大平台,正致力于石化产业链国际化培育和大宗商品国际话语权争夺,积极增强和维护“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影响力。建立国际产业合作园,作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点对点、门对门”合作大平台,已创建中意、中德等5家国家级和中澳、中捷等20余家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促进产业、企业、技术、人才、市场等深度融合。
“一带一路”通道建设全国领先。“海上丝路”通道上,浙江已在全国率先实施全省港口一体化,以宁波舟山港为中心、省海洋港口投资运营集团为主体,积极实现了宁波舟山、嘉兴、台州、温州四大海港和义乌国际陆港的一体化规划建设和管理运营,结合境外港口码头布局及合作生态网络完善,全球最大综合港优势不断拉大;2017年前5月集装箱吞吐量超过深圳港,仅次于上海港、新加坡港,跃居全球第三位。“陆上丝路”通道上,“义新欧”国际班列开通运行班列线路达8条,居国内各市之首,国际班列次继2016年超400次后,2017年前5月已超1000次,居国内各市之首。“网上丝路”通道上,杭州、宁波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深入推进,跨境电商发展模式和监管服务制度创新加快,同时义乌省级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示范区创建、瑞安侨贸电商创新试点、余杭等25个县(市、区)开展“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积极展开,2016年跨境电商零售额超1000亿元,其中出口达320亿元,全国领先。
图/任延
随着国内外、省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正面临大调整、大重塑,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既需加强战略定力,坚定走开放合作共赢之路,也需积极认识和响应新形势,以能够前瞻、主动调整建设重点和模式,开启和引领建设新篇章。
国际贸易面临新形势。与传统的货物贸易、进口贸易、在岸贸易为主不同,新时期“一带一路”国际贸易面临新形势:旅游、金融、文化,以及知识产权、服务外包、工程承包等服务贸易将加快成为新增长点。这不仅意味“一带一路”国家的相关服务产品将更大规模、更广领域进入我国、浙江,特别是文化、旅游、教育等产品,也意味浙江需更加注重服务贸易的出口,特别是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教育培训、信息服务。进口贸易将积极成为新增长点。随着浙江工业强省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浙江方案”深入实施,随着城乡居民生活品质积极提升,浙江进口贸易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进口结构将更加偏重于高新科技产品、成套装备、高品质快消品和教育文化服务。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将积极成为新亮点。“买全球、卖全球”是浙江国际贸易重要方向和目标,但并不需所有乃至主要的商品在浙江集散、中转,而需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在沿线国家的订单市场、营销市场、金融市场、生产基地规划建设与生态网络完善,更好实现商贸资源全球化配置。
国际投资面临新形势。与传统的直接投资、招商引资为主不同,新时期“一带一路”国际投资面临新形势:跨国并购将成为国际投资主模式。基于国际资源配置在时效、能效等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主要基于竞争性市场扩张、市场整合预防性卡位而非产能扩张的跨国并购,正取代传统的境外新项目设立、新市场开辟投资,成为主流跨国投资形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也将如此。境外浙商回归将成为外资吸引重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带来的国际经贸网络日益健全、活动开展日益活跃,境外浙商回归将占有越来越突出地位,模式上也将以跨境并购为主,主要目的在于健全或补齐浙江的全球制造和营销网络、供应链短板,促进浙江制造和服务的价值链攀登。
国际金融面临新形势。目前,我国的产业国际合作与金融国际合作尚不同步、不协调,或者说产业国际合作尚缺乏金融国际合作的支撑与引领。这不仅影响了前者合作的规模和领域,特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础性项目领域,也影响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随着国际金融治理新秩序的积极建构和中国的主导性不同增强,产业与金融协同开放格局将积极形成。浙江民间资本雄厚,互联网金融相对发达,国际金融发展及其与国际投资、营销网络的同步健全,将成为浙江“一带一路”建设的突破重点、战略抓手。
总体来看,浙江虽然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缺乏突出的功能定位或角色扮演,但取得了领先全国的成绩。面对新形势,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思路创新,树立好新战略。
加强“四路”共建。“四路”即“海上丝路”“陆上丝路”“空中丝路”“网上丝路”。丝路创新需突出三个方面:继续加强“海上丝路”“陆上丝路”建设及其对接、互促。其中“海上丝路”建设需加快浙江海港投资运营集团对东南亚、印度洋、中东、北非、西欧沿线的节点型港口泊位规划,结合项目投标、跨境并购、港口联盟、港航联盟、管理输出等多种方式,协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国际海事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增强宁波舟山港和宁波舟山港集团战略影响力。加快“空中丝路”建设。坚持把全省空港资源集团化整合与浙江“空中丝路”建设结合起来,重点推进杭州“一带一路”航空客运枢纽和义乌“一带一路”货运枢纽建设,推进萧山国际机场集团、浙江长龙航空公司、圆通航空货运公司等加入国际航空联盟,有力改变浙江航空枢纽建设短板。深化“网上丝路”。以杭州、宁波、义乌三大城市为重点,加快跨境电商集群化培育和升级做强,注重三大城市跨境电商试验区的合理分工与优势互补,注重与境外海外仓、保税物流中心、结算中心等配套体系建设健全。加快丝路商贸大数据中心谋建。支持由阿里巴巴等国际电商巨头主持,联合国内外优秀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商,建设丝路商贸大数据中心,深度开发公共性和商业性大数据分析产品,提升国际贸易数字化、精准化、动态化水平。
加强“两心”共建。“两心”即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尽管国家没有给予浙江此功能定位,但根据浙江发展现实和国家战略担当需要,“两心”建设需主动展开。重点突出三方面:旗帜鲜明建设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根据新华社测评,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水平高居国内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广州,高于大连、天津、厦门、青岛等港口城市,在继续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同时,创建有着自身特色和亮点的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时机已基本成熟;需加快顶层设计,把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梅山新区、宁波舟山国际强港等建设集聚到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旗上来。齐心协力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中心建设需杭州、宁波舟山、金华义乌共同努力,从省级层面加快整体谋划。加快国际航运、贸易中心建设的对接融合,进一步实现两者密不可分、共促共赢,借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验区建设和环杭州湾城市带、杭州-宁波-义乌大都市经济区等谋建。
加强“两网”并重。“两网”即国际营销网、国际金融网。只有掌握好国际营销网、国际金融网,才能掌握“一带一路”建设经贸话语权。需聚焦国际新零售、新金融创新建好“两网”。聚焦新零售建构国际营销网。目前浙江已在境外设立营销网络约5100家、海外仓约60家,需进一步加强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备货、保税物流)+都市配送+移动支付+全周期服务的新一代国际营销生态健全,实现跨境电商供应链的全覆盖、落地化,对应加快培育形成若干国际知名的新零售综合服务商品牌。聚焦移动支付建构国际金融网。在积极稳妥推进传统银行、投行走出去的同时,积极借力经贸大数据中心、金融区块链建设与应用,加快移动支付金融网络建设,健全支付宝+网上银行+金融区块链服务生态体系,做强国际金融网。
加强“两贸”并重。“两贸”即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货物贸易仍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贸易主体,服务贸易的规模和比重则会积极上升。浙江需突出三大重点:继续做大做强货物出口贸易。这是根本,在“一带一路”国家仍有较大扩展空间和潜力,但需与国际新零售网络与品牌建设良性互促,加快实现诚信+品牌+全周期服务价值链升级。加快优化升级进口货物贸易。这是亮点,但需着力三个结合,即与宁波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结合,增强资源国际配置能力;与浙江四大都市区建设结合,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和居民品质生活满足能力;与现代市场强省建设结合,增强服务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发展能力。培育做大做优服务贸易。除继续做大服务外包、国际工程承包外,需优先发展面向“一带一路”的金融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旅游服务等四大服务贸易,加快形成浙江特色和品牌。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