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川
摘 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城市中的工业废弃地问题日益突出,曾经人们盲目地以为工业废弃地就应该推倒了重来,重新建设出新的产业,实践证明此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介于遗产资源的不可复制性,我们急需研究出适合其再生设计的方向,进而更好地保护一些对时代产生重要作用,对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业遗产。探求通过工业废弃地的更新利用推动工业城市摆脱困境是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关键词:工业城市;工业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更新
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传统工业面临着挑战,高科技产业不断涌现,第三产业迅速崛起,逐渐代替了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工业用地的规模及空间布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大量工业用地被闲置,许多工厂被变卖、迁移或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弃置不用的土地,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
在注重生态、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如何对这些地段进行更新、改造再利用,在最大程度上利用现有的土地与景观资源,较好地保留场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发掘其在当今时代的特有价值,己经引起了众多领域学者的关心。面对此类问题,世界各国也相继采取了一定的更新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乏影响深远的代表。1970年,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GasWorksPark)保留了煤气厂旧址的部分工业设备,尊重基地原有特征的设计理念对后来的废弃工厂场地改造成公园或公共游憩设计的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城市工业废弃地更新再利用的现实意义
2.1 工业废弃地改造具有經济价值
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可以促进城市完成土地的置换。有些工业废弃地建在城市的中心区或者是环境资源比较好的地段,因为土地级差的限制,通过土地的置换,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提高了城市的景观水平,有利于城市开展旅游等第三产业,激发了城市的经济活力;原来废弃不用的场地,在新的方式方法的更新改造之后,能够发挥不同的功效,或者成为人们休闲游玩的娱乐场所;或更新成为别的功用的场地,根据市场需要,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或减少了社会的经济压力,这些都是一件长远的、利国利民的事情。
2.2 工业废弃地改造具有生态意义
工业废弃地的存在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大面积的裸露的土地在风力的作用下容易造成扬尘,对大气质量造成影响;一部分工业废弃地还可能富含污染元素,在风力、降雨等的搬运下,对水环境、气环境造成污染。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和更新,使原来破坏的生态系统能够重新恢复。通过一系列的人的行为,能够创造一个新的生态意义的平衡;能够把原来已经形成的对人类有不良影响的因素逐一进行改善。但是,一些工业废弃地在长期的弃置后,自然植被渐渐恢复,成为野生动物栖息的场所,也改善了生态环境。对于这种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是暂未确定用地性质的场地,可以考虑把其当作生态用地或者城市发展储备用地进行保留。
3 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的设计手法
3.1 景观的更新改造模式
景观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应该被看作是有生命的,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的,对城市工业废弃地上的景观要素,景观设计师所要做的是尽可能地利用自然的要素或己存在的人工要素,进行更新改造,寻求最佳解决途径,从而使废弃地恢复活力,重新焕发生机。
工业废弃场地上的人工景观,其中有许多建筑、构筑物及设备设施,既有景观的特殊性,又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对此进行挖掘和开发利用常会得到惊人的效果。例如:德国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的原有工业遗址大量利用,公园既是旧工业遗址的展示场,又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人们在获取自身使用要求的同时,也得到了与文化、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3.2 现存地表痕迹的处理方式
工业遗产的地表一般都会或多或少的遗留下曾经进行生产生活后的痕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某些艺术家对废弃矿场上所遗留的人工痕迹进行的“大地艺术”的创作开始,景观设计师就对后工业景观内的这些痕迹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他们并不去掩盖和消灭这些痕迹,而是通过各种手法加以强调,不单只强调对场地生态恢复技术上的处理,还体现了一种尊重场地历史和延续场所“文脉”的历史观。对其的处理基本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1)对地表痕迹完全保留并加以保护;(2)对地表痕迹进行改造。
3.3 废弃设施和废弃物的艺术处理方法
原有场地的设计只是反映过去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体现的是那个时代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如今对其进行景观改造目的是通过对原有场地进行艺术化的加工以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和价值的需求。一般通过保留、拆减或重构这些废弃设施和废弃物,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景观元素,艺术化的再现原来工作和生活的场景。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工业废弃地景观的更新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对工业废弃地景观价值的认识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造成目前中国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再利用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需要我们在对国外工业废弃地景观的更新设计实例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特色,对工业废弃地景观的改造再利用展开更为深入广泛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焦士兴.关于生态修复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6,(8):127~129.
[2]李洪远.工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更新途径[J].城市,2005,(4):15~17.
[3]王欣.伦敦道克兰城市更新实践[J].城市问题2004,(5):72~75.
[4]李辉,周武忠.我国工业遗产地保护与利用研究述评[J].东南大学学报,2005,7:211~2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