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音频客户端(App)与知识付费的东风,“个性化的知识咀嚼”正俘获着大波新生代听众的心。
荔枝FM、蜻蜓.fm、喜马拉雅FM等音频客户端以及各大音乐软件,如今都已成为电台节目的栖息地。继音乐、新闻、情感、交通等类型化电台后,知识类电台渐渐成长为电台市场的生力军。
喜马拉雅FM联合创始人余建军认为,当下人们对优质内容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核心有三点:干货足、人格化、娱乐化。因此,提供自身所在领域深度内容的“知识网红”将会大行其道。
年轻群体长期处于紧绷的工作环境中,从睁眼到闭眼都是屏幕,在属于自己的休闲时间,在伴随性上有先天优势的电台节目就成为一剂帮助人们解放双眼、缓解压力、夜间促眠的良方。对于“声控党”而言,电台节目就更加治愈了。
睡前充电:速食阅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电台节目的一大优势便是碎片化的形式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可控的节目时长,多样的精华内容将原本需要花大量时间研读的书本知识进行高效压缩,且伴随性的音频知识相比厚重的书籍而言接受起来更轻松,对于时时刻刻希望扩充知识面,提升自我的上进一族,不失为一个快速上道的好方法。
电台“人格化”:孤独而有趣的价值认同。如今,个性化的知识咀嚼实为主播个人知识经验的兜售,是知识的二次贩卖。而这种强烈的个人色彩恰恰吸引了价值观兴趣相似的一波听眾,且聚集形成社群。
(摘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 2017年6月9日)
(本专栏与中广联《中国广播电视理论动态》编辑部合办,栏目编辑:聂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