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探究

2017-08-01 22:53管全英
青年时代 2017年19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管全英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符合小学语文的课标要求,小组合作学习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自主学习、在交往中共同探讨,培养其动手能力、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个性发展。在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一直是语文教师实践、探讨的问题,也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大班额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题组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互教互学、互帮互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大班额;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广大教师去探索一种符合实际的、有效的学习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素质不断提高,很多农民进城打工,把孩子送到县城学校接受优质教育,导致城区学校班额过大(60人以上),班级管理困难,师生交流受到限制,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上表达的机会和教师及时把握每个学生学习情况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这种在热闹与自由的背后,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大班额课堂教学改革的某些缺憾。那么,如何提高小学大班额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合作学习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已不是新鲜的话题,但是我校课题组成员能学习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我校大班额环境下的有效性探究。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一)小组合作学习符合小学语文的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既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下最适合小学语文大班额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小组合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是合作与竞争的世界,我们要培养孩子适合社会发展。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对合作学习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我国90年代初,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引入小组活动,由此引发了对合作学习的探讨。合作学习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很多教育家不但研究而且出版了不少关于合作学习的著作文献,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深远。使原来较单一的讲授课堂变得多元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活起来了。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时甚至像激烈的辩论会,情绪高涨,掌声不断。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比较快;朗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孩子们的凝聚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是大班额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素质不断提高,很多农民进城打工,我们同仁回小的学生90%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文化底蕴和经济条件一般。他们把孩子送到县城学校接受优质教育,导致我们学校班额过大(60人以上),班级管理困难,师生交流受到限制,减少了学生在课堂上表达的机会和教师及时把握每个学生学习情况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如何提高大班额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一直是我校教师努力的目标。

二、大班额环境下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经过新一轮听评课活动,课题组的成员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老师的观念没能完全转变。小组合作有些随意,老师随便出题,前后桌四人坐在一起讨论,学生显得有些茫然。

2、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观念不能很好地转变,怕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给学生自学、讨论的时间较少。使少数学生唱了独角戏。

3、老师对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重视不够,讨论的结果没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老师最终将统一答案。

面对这种情况,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加强指导,制定了提升小组合作效率的策略。

三、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提升策略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小组,借鉴先进的经验,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建立小组。为孩子们高效率的学习而努力。

其次选拔负责任的组长,监督员。组织小组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时轮流发言,每次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其他组员补充。既有质量又节省时间。这样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或多或少的也发表自己的看法。由原来的不思考到有思考的意识。再加上老师和小组学生的鼓励和监督,学习积极性也高了。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同学进步更快了。像杨磊、马琴等同学。

再次采用奖励机制,本班每周评出最佳合作小组和优秀小组长,有时还评出组内进步快的同学,进行奖励。有老师的口头表扬、同学们的掌声、还有小小奖品。采用这种方式激励孩子们。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的很快。小组讨论问题时积极、回答问题更积极,一个没说完,其他学生已经迫不及待了,不等老師发话他们就争先恐后的站起来,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补充说明。

然后多角度的训练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角度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学习如小组合作预习新课、小组合作交流资料、合作学习生字、合作讨论问题、合作朗读课文、合作交流感受等。师生共同总结出公平、公正、激励的最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保证合作学习时流于形式,或集中在某个同学身上,唱独角戏。每次确定一中心发言人发言,其他组员补充。采用轮流制,每次的中心发言人都不一样。保证小组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不偷懒。保证小组学习的质量、保证小组学习的时间,既要达到目的又不能浪费时间。这样才能使小组成员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在老师面前没勇气发言的学生,先鼓励在同学面前交流自己的想法。组员给以鼓励,口语表达好的做到更好。发挥本小组最大的能力跟其他小组竞争。如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我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画出作者的游踪线路,把每个小组的作品投影出来,全班同学评价。评出最佳的,通过学生的评价讨论,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作者的游踪线路更加清晰。记忆会更加深刻。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带给学生的意义。既提高了课堂学习的质量,又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组织学生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这也是小组合作有效性的更好体现吧。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通过大班额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了大班额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大班额小组合作语文教学可能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进一步探索,寻找对策与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学大班额环境下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全面推进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