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郭 丽
基于教育集团化的“一园一品”模式构建
文 | 郭 丽
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增加,同时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配置不均衡的现状也使“入园难,入好园、名园更难”成了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各地政府积极探索,针对各地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幼儿教育集团化模式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那么目前的幼儿教育集团化是否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幼儿教育的需求呢?
虽然幼儿教育集团化模式在某些方面尚有争议,但集团化办园大体流行的“复制式”的方式,却为解决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地方纷纷效仿。
究其原因,这种复制式的集团化管理是以一所优质幼儿园为龙头,以一至三所园为集合体,以复制输出母园的管理模式和课程模式为核心,采取以强园带弱园、名园开分园的方式,通过输出管理人员抓建设、复制培训课程抓特色、统一运作模式控质量的手段迅速形成规模化复制成果,使几所新园迅速壮大起来。其易于管理、易于复制、易于控制质量、易于控制品牌特色的特点迎合了幼儿教育集团化的要求。
但这种指导复制式的集团化模式同时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如:母园优质资源的分流导致优质园质量的下降;集团办园权力高度集中,全盘复制导致“千园一面”,甚至到每个幼儿园建筑的颜色、地板设计、老师幼儿形象、园所环境等全部标准化;对孩子的教育千篇一律、整齐划一,没有个性特色。教育集团化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大而全的优势,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但是规模大了,教育全面发展中的“全”被削弱了;均衡教育的“平均”有了,但是发展却失衡了。均衡并非平衡,均衡管理也不是平均管理、折中管理,而是动态性管理,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持续性。幼儿教育集团化绝非要提供统一的教育,而应该是多样化的教育,个性化的教育。应当认真落实“差异教学”“分层次教学”,使教育适合每一个幼儿园、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合理配置、因材施教,给不同的办学方向的幼儿园提供适宜的条件,为智力水平、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提供适宜的学习和成才的机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说明中指出,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这一原则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尊重幼儿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规律;二是尊重幼儿在相似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指出,幼儿教育质量的核心集中表现在每一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质量上,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必须抓住这一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为宗旨、以促进每一个幼儿学习与发展质量为目标是幼儿园管理的终极目标。
因此,幼儿教育集团化不应走寻常路,不应该做千篇一律的教育,而要深刻理解教育集团化的精髓,在教育集团化管理下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打造更有特色的教育集团,达到教育1+1>2的效果。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基于“提升教育质量、打造更有特色的幼儿教育”理念下的教育集团化建设,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三所幼儿园五大园区的建设中,从最初的三所幼儿园的独立运作到三园五区的各具特色的南沙幼教品牌,我们秉承“立足地区特点、挖掘本土资源、创新教育载体、倾力打造具有园所特色的”一园一品理念,通过整合资源、内部挖潜,从人财物三方面入手推进集团化办园下的一园一品建设,打造各具特色和生命力的优质幼教品牌。
从师资优势和幼儿生活背景入手找品 我们在集团管理层统一思想确定方向后,整合各园区骨干力量组成工作小组,通过调研、观察、谈话、评估等方式,以人为本、因人而异,认真分析、比较不同园所教师、幼儿的年龄特点、特长类型、工作态度方法等,找到适合该园特色发展的人的因素所具备的优势智能。如:南沙区第二幼儿园很多教师在艺术方面很有特长,有热爱插花艺术,获得花艺十级资格的教师,有受过正规水墨训练又懂学前教育的特色教师,全园教师思维活跃、年轻有活力、善于创新艺术、对艺术表现有比较好的修养和造诣。因此我们经过论证将南沙区第二幼儿园定位为生态艺术幼儿园,以创意插花和戏墨课程为特色助力幼儿的全面发展。南沙区第一幼儿园的孩子喜欢运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普遍认同运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幼儿园健康教育十分认可,教师们也经历了长期的幼儿体能活动研究,十分适合打造体能示范园。目前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孩子们的体能测查、综合评价都比之前有较大提升,在团体的体能活动展示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从园所地理位置、建筑特点、社区资源找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认为幼儿园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建筑物和周边的人文环境也是关乎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结合区二幼近万平方米的园舍场地,加入师资优势将这个园所的特色定位在生态艺术,探索在自然视角下引导幼儿感受艺术的美的途径。第三所幼儿园坐落在海边,周边有国际学校、对外的港口、邮轮码头、中国科学院等高端人才聚集区,于是我们利用社区这一资源,以打造“国际化特色”,培养有国际视野和民族情怀的儿童为目标,通过课题引领等方式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用集团化管理的高度融合为一园一品保驾护航 集团化管理下的幼儿园“一园一品”建设,通过群策群力充分调动各园在挖掘办园特色、自主办园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在教育理念、园所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校产管理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逐步实现“办园条件同改善,规章制度同完善,园务管理同规范,保教质量同提升”,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共同发展的集团化办园理念。一园一品建设使同区域内的幼儿园既能各自发展又避免了同质竞争,其实是增强了园所的综合竞争实力。
幼儿教育集团化管理下的一园一品模式,使各园区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园际间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教师们取长补短—共同成长提升专业水平;孩子们园际走班式体验—既满足了个性发展的需要,又扩大了教育的广度,从而提高了幼儿教育质量。因此在集团化管理下的一园一品不是单一的、孤立的、无援的,而是自主的、流动的、共享的,是教育质量效益最大化的有意义的探索。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