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案板等遗址看关中西部地区仰韶中晚期到龙山时代的气候变化

2017-08-01 13:38杨岐黄
草原文物 2017年1期
关键词:仰韶案板龙山

杨岐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从案板等遗址看关中西部地区仰韶中晚期到龙山时代的气候变化

杨岐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考古遗址 关中西部 仰韶 龙山 气候

人类的活动是在其所处的环境中进行的,人类的生存、文化的孕育发展与人类所处的环境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早期人类,更多的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在不断适应环境中成长。因此环境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的承载于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考古学遗存中。

关中西部地区地处渭水流域中游,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重要的密集分布区。本文选择该地区有前后相继年代关系、文化面貌相承接的四个遗址做分析。福临堡遗址,发现于陕西省宝鸡市,文化面貌涵盖仰韶中期和仰韶晚期;案板遗址,发现于陕西扶风县,是关中西部地区一个发掘时间比较长,工作做的比较细致,资料收集也比较全面的遗址单位,该遗址包含了从仰韶中晚期到龙山时代早期这一阶段的文化遗存。武功县浒西庄遗址与赵家来遗址隔河相对,是关中西部地区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客省庄文化的典型遗址。通过对各遗址表现出的文化面貌及特征比较,应该可以得到一些蕴含其中的关中西部这个小区域内当时气候环境的讯息。

在此先将论文中所提及的考古学文化的时代表述如下(表一):

表一

各遗址呈现给我们的文化面貌和特征很多元化,包含方方面面的信息。在此仅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经济结构

了解一个遗址的经济结构,从遗址所见的动植物遗存来判断应该是比较直接的。由于这类遗存不是很丰富,我们也可以结合当时人们所使用的生产工具进行观察。

案板遗址所见的主要是石制和骨制的工具,骨制的多为锥、镞等小件,生产工具一般都为石制。一、二期生产工具除农业工具,如传统的石刀、石锛、石锄外,还有石网坠和骨镞的发现,说明当时人们有多种食物获取形式,是一种农业、渔业、狩猎并存的经济结构。从二期开始,尤其是三期石制工具的种类增多,数量增加,器类也更全,种类由一期的刀、锛、锄三种,发展到三期的斧、铲、锛、刀、矛、镞、钻、纺轮等;数量也由一期的9件(不包括石球),发展到三期的56件(不包括石球);器类由农具发展到狩猎工具、纺织工具等,渔业工具网坠不见。反映出当时的经济结构是一种农业为主,兼有狩猎的形式,很少从事或基本不从事渔业。浒西庄遗址庙底沟二期遗存的各类生产工具中,农业工具占到45%,狩猎工具占14%,赵家来遗址客省庄二期遗存中,农业生产工具占55%,狩猎工具为9%;两遗址都有家猪、家牛等兽骨的发现,尤其是赵家来遗址还发现两处栅栏遗迹,可能是饲养家畜的场所。说明当时的经济结构为农业占主要地位,畜牧狩猎并存的形式。

从关中西部地区仰韶中晚期到龙山时代的整体经济结构来看,从仰韶中晚期的农、渔、猎混合结构到仰韶与龙山时代过渡时期的农、猎结构,再到龙山时代的农、畜、猎结构。有渔业的退化、农业的发展、畜牧业产生之变化。虽然工具的存在和消失并不是确定一个遗址经济结构的唯一见证,但是它们至少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气候。案板第一期遗存中见鱼钩,网坠,二期也有网坠的发现,当时的气候应该比较温暖湿润,沿河存在沼泽或湖泊区,可以捕食鱼类。到第二期时,鱼钩消失,三期时网坠也不见,饰品中蚌饰消失,可能是气候干凉,河边沼泽消失所致,渔猎不可能继续进行。有农业的发展才有畜牧业的产生,在仰韶与龙山的过渡时期及整个龙山时代,农业占据越来越主要的地位,推测当时的气候较之前更适宜于农耕,或者说人类在当时的气候条件下不得不更多的依赖于农业所提供的食物。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应该与当时的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推测气候较为干凉。

二、农业形态

农业形态在新石器时代主要为旱作农业与稻作农业两种。据现今的气候情况,关中西部地区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分布区域,种植作物以耐旱的小麦、粟、黍等为主。那么当时该地区的农业形态是否与现今的一致?案板遗址采用灰像法对所发现的两份农作物遗存标本进行分析,确认三种植物灰像:粟、黍、稻。两份标本皆取自案板三期的灰坑,这即表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案板一带可能有小面积种植稻类。说明当时的农业形态可能是一种旱作与稻作兼有的混合形态。浒西庄遗址与赵家来遗址发现的灰坑多为袋形坑,这类灰坑形制规整,底部往往有木板或树皮铺垫痕迹,有的坑底还留有成堆的谷类炭化物,应为窖穴。浒西庄遗址用于收藏谷穗的大型袋状坑容积可达80立方米。赵家来遗址选取其中一个窖穴H11发现的炭化谷物,F11墙皮草拌泥中的植物印痕做了鉴定,确定炭化谷物为谷子即粟,植物印痕为麦草。这都说明粟可能为当时的主要食粮。推测当时主要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形态。

农业形态上存在从仰韶中晚期的旱稻作混合农业到仰韶至龙山时代过渡期及龙山时代的旱作农业结构的变化。在旱稻作混合农业形态到旱作农业的过渡中,各遗址并不同步,这些与遗址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相联系。但是这种转变,尤其是稻作的消失,反映出当时气候的变化,仰韶中期气候可能较温湿,龙山时期可能较干凉。

三、房屋建造形式

现在从考古遗址中反映的当时人类居住形态的情况,主要据其居住址的选择、布局、居住址内房屋及其它设施的形制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由于后期的破坏,我们不能了解整个遗址的平面布局,了解居住形态只能管窥具体的房屋建造形式。

案板遗址在一期也即仰韶中期的遗存中没有房屋的发现,但是从同时期同区域的宝鸡福临堡遗址的情况再通过对案板遗址第二期的房屋发现情况推断,仰韶中晚期很可能流行半地穴式的房屋。案板三期除半地穴式的房屋继续存在外,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房屋建造形式——类窑洞式建筑。案板GBF2就是一座前后室结构的类窑洞式房址,由两个袋状坑组成,深约2米。前室南部有一条带台阶的通道,前后室有拱形过洞相连。浒西庄遗址庙底沟二期遗存中共发现12座房址,除破坏严重,形制不明者,多数为半地穴式房屋。地面多做草泥和白灰浆处理。与其隔河相对的赵家来遗址在客省庄二期遗存中发现的房屋建筑有半地穴式、窑洞式、半窑洞半起墙式(也即类窑洞式)三种建造形式。半窑洞半起墙式房屋平面呈 “凸”字形,口小底大,坑口夯土起墙。窑洞式房屋一般直接在黄土上掏挖而成,平面为“凸”字形。

这种类窑洞、窑洞式房屋的出现除一些地区的地质条件因素外,应该也包含气候的原因。在干凉的气候条件下,这类房屋既不存在防潮的考虑,又有修建方便、易于保暖的优势,从半地穴式房屋到类窑洞式房屋再到典型的窑洞式房屋的出现与发展、普及,据此可推测龙山早期在关中西部地区可能出现由暖湿到干凉的气候变化。而且这类窑洞式房屋的出现也可能与当时木材的缺乏有关系,气候干凉后森林消退,草原繁盛,木材相对前期缺乏。这些变化都可以反映出同样的讯息:从庙底沟二期到客省庄二期这一阶段气候出现干凉态势。

再从门道的设置这一小细节看,案板半地穴式的房址门道朝西偏南,类窑洞式的房址门道朝东南;浒西庄遗址房址除过2座朝东外,其余门道皆设在房屋西壁或南壁;赵家来遗址客省庄二期房址无论半地穴式、半窑洞式还是窑洞式房屋仅一座门道设于南壁,余皆设于西壁。而在仰韶早期的半坡遗址、姜寨遗址所见凝聚式聚落中的房屋,门道始终朝向中心房屋或中心广场,也即门道可以朝向任何方向。

这一现象可能与当时当地人们的习惯及社会形态有关,但是其中不免包含着一些环境的讯息,那就是气候的变化。仰韶早期气候湿热,即使冬季也不太寒冷,人们不必为冬季防冻分心,门道可以朝向东南;到仰韶晚期-龙山早期阶段,人们不得不为冬季保暖考虑,将门道设在南壁或西壁就能避免西北寒风的侵袭。

四、文化特征与文化的传播、影响

关中地区的整体文化特征变化主要是陶器。关中西部地区的诸文化在仰韶时期的文化特征:陶器基本以红陶为主,灰陶少见,有彩陶,纹饰多为花卉纹、波折纹、鱼蛙纹等;多圜底和平底器;器类也以钵、罐、尖底瓶、盆等为代表;生产工具多为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镞、石网坠等。龙山时期,关中西部的文化面貌与仰韶时期呈现很多不同:陶器多为灰陶,红陶基本不见,且夹砂陶增多,彩陶消失;多三足器、带耳器、平底器;典型器为筒形罐、带耳罐、带耳杯、瓶、鼎等。两个阶段的文化面貌呈现出极大的不同,除了一些器形存在继承性外,无论从陶器的陶质、陶色,还是器类、器形、纹饰都有明显的变化。

再从文化传播及影响的角度看,要探讨文化间的传播与影响,需要对主要研究对象与周边区域的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关中西部地区地处渭水中游,上接渭水上游的陇东地区,下连关中东部地区,在文化的交流上可能与这两个区域的文化联系比较紧密。从仰韶初期到仰韶中期这段时间内,渭水流域的文化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一致性。陇东地区、渭水中下游地区文化都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文化范畴。皆以泥质红陶为主;有彩陶,黑彩,绘花卉纹、鱼蛙纹等;器类主要是盆、钵、尖底瓶、罐等。仰韶晚期时开始与渭水中游地区的文化产生差别,到龙山早期阶段,渭水上游地区文化终成独特类型,受陇中马家窑文化影响,多带耳器,多红陶。与其同时的案板三期文化在三期出现较多的带耳器,出现类窑洞式房屋,而这些都为其西文化的特征,窑洞式房屋也首见于渭水上游阳坬遗址。

这些现象的出现应该是西部文化对东部文化影响的表现(相对地理位置),可能体现了西部文化的传播。

五、器 物

遗址中所出土的器物,不仅是推断遗址文化面貌、时代、进行文化比较的主要承载体,而且是了解当时人类生活环境、居住状况及文化发展阶段的媒介。我们通过对出土物的分类比较,并将各期同类器物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包含很多方面的讯息。

在此,将出土器物分作生产工具、生活用器、装饰品,对其在各期呈现出的变化进行分析。

对生产工具的分析,在经济结构中已经做过一些,所以在此不再重复。

装饰品上案板一、二期有蚌饰的发现,三期消失。浒西庄、赵家来遗址皆无蚌饰的发现。

生活用器,主要是陶器。从其器类上看,仰韶中晚期主要是钵、罐、盆、瓶等的组合,仰韶到龙山的过渡时期主要为罐类、杯类、瓶、鼎、斝等的组合。大量盛储器(包括水器)出现,并且其总数(筒形罐、单耳罐、双耳罐、单耳杯、双耳杯、瓶、壶、缸)占到陶器总数的84.93%(案板遗址)。再看器形的演变,以尖底瓶为例,其器形从仰韶早期的锐尖底发展到仰韶晚期的钝尖底,直至龙山早期的瓶类器物皆成为平底。尖底瓶的最初设计是为了方便取水与存水,它可以直接系双耳取水,尖底可以直接插入地面放置使用。取水盛水器在所有陶器中所占的比例也有很大变化。取典型的取水盛水器瓶做例:在案板遗址的三期遗存中,瓶所占比例由一期的7.8%(包括平底瓶),二期的6.34%,到三期的11.02%,一期到三期表现出比例的明显增加。

尖底瓶最终转化为平底瓶可能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但是不能排除可能是水位下降,取水不似前期方便的原因,人们需要更安全的容器存水,不能再像前期随取随用。而且诸如罐、缸、瓮等器具,一般认为是用于储存粮食,但是从遗址发现的情况看,很多谷物是直接堆放于窖穴中的,这些大型器具是否都是用于存谷物,尤其是其中的泥质器缸、瓮是否也用于存水。在现今的北方地区,存水的主要器具就是瓮、缸。而且取水器数量增加,表明当时可能需要更多的水器储水。从器物方面我们可以归纳出几点变化:渔业工具的消失,陶器器类以大型盛储器为主,瓶皆变为平底,取水器数量增加,蚌饰消失。推测这些变化可能与气候干凉有关。

综合上述五方面的分析,各遗址的遗存如案板一、二期与案板三期(庙底沟二期),案板二期与客省庄二期(即仰韶与龙山过渡时期,仰韶中晚期与龙山时期),文化面貌上存在一些差别,尤其是案板二期到客省庄二期,差别更趋于明显(表二)。

表二

这些变化与遗址所处的地理环境,遗址人群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以及人们的需求和长期技术的积累都有很大的关系,然而气候也是影响文化面貌的一个客观因素,环境气候条件可能会制约或影响其文化发展变化和文化面貌。这两大阶段的遗存都包含一些气候变干凉的讯息,表现的虽然不甚明显,尤其是仰韶到龙山的过渡时期,表现不太突出,但是不能排除其存在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郭治中

Archaeological Site; Western Area of Guanzhong; Yangshao Period; Longshan Period;Climate

Environment is the basic factor for the survival of human beings especially in the prehistoric period, which affected the life of mankind and the emergence of culture more or less. The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our sites that have cultural continuity relationship in western area of Guanzhong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ic structure, agricultural mod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housing construction form and the artifacts conclude that the climate from the late period of Yangshao to Longshan period was changed which tended to dry and cool.

猜你喜欢
仰韶案板龙山
冲刺百亿!仰韶做对了什么
价值连城的案板
简约现代风 绍兴龙山玫瑰园私人影院
仰韶、仰韶,那一场美丽的邂逅
简论龙山黑陶
夏季从阿龙山开始
郑州大河村遗址出土仰韶时期生产工具
东汉封龙山碑
厨房那些事儿:清洁案板的好方法
陕西高陵杨官寨仰韶时代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