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锁记》对《红楼梦》的传承与超越

2017-07-31 20:36李晨璐
北方文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金锁记超越张爱玲

李晨璐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金锁记》则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当我们细读这两个作品的文本时,会发现这两个作品既存在联系,也存在差异。二者是既有传承又有超越的关系。

关键词:张爱玲;红楼梦;金锁记;传承;超越

张爱玲与《红楼梦》的缘分很深,不仅熟读,在十四五岁就开笔创写《摩登红楼梦》。《小天地》的主编周炳候曾评价张爱玲说:“她的笔法在模仿着《红楼梦》或者《金瓶梅》”[1]。不仅如此,张爱玲对研究《红楼梦》也颇有心得。周汝昌先生对张爱玲的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肯定,他曾称赞张爱玲说:“她生前我毫无想要了解她的意愿,她逝世后我才后悔未能早些研求她的“红学”见解。”

《金锁记》则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品之一,一向对张爱玲苛刻的傅雷对《金锁记》做出很高的评价:“毫无疑问,《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就是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张爱玲独特的创作风格,也能够发现《红楼梦》的影子。对于《红楼梦》,张爱玲既有继承,也有超越。

《金锁记》对《红楼梦》的传承主要突出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张爱玲的创作语言本身就深受古典小说的影响,凝练雅致,极富韵味。《金锁记》除在语言上具有这种共性外,在句子的遣词造句上也多借用《红楼梦》中的语句,特别是围绕主人公曹七巧所展开的对话。曹七巧说过一句:“我是个没脚蟹,长白还不满十四岁,往后苦日子有得过呢!”而在《红楼梦》第68回中,王熙凤也说过一句:“这会子被人家告我们,我又是个没脚蟹……”再比如小说开头的丫鬟们之间的一段对话;小双道:“告诉你,你可别告诉你们小姐去!咱们二奶奶家里是开麻油店的。…原是做姨奶奶的,后来老太太想着,既然不打算替二爷另娶了,二房里没个当家的媳妇,也不是事,索性聘了来做正头奶奶,好教她死心塌地服侍二爷。”这一段丫鬟的谈话,无论是用词还是语气都与《红楼梦》如出一辙。

(二)人物。张爱玲的《金锁记》中女主人公曹七巧也多方借鉴了《红楼梦》中女性形象。曹七巧身上有王熙凤的影子。这主要体现二人相似的言语和泼辣的性格上。但同時曹七巧又是粗鄙的。她的市侩又与属于“上位者”,高贵而且骄傲的王熙凤不同了。在这方面,曹七巧比较接近夏金桂。他们一样都是出身小商贾之家,狠毒、粗鄙。除此之外,小说中曹七巧骂哥嫂这一情节也与《红楼梦》鸳鸯骂哥嫂这一情节类似。不仅曹七巧,姜季泽身上也颇有贾府年轻一辈不学无术,只知道挥霍家产的特点。由此可见,在人物塑造上张爱玲对《红楼梦》也多有借鉴。

(三)主题。在主题上《金锁记》继承了《红楼梦》的悲剧意识,写由浮华到苍凉的变迁。《红楼梦》是写大家族由盛至衰的过程,结构及其宏大,而《金锁记》则写一个小家族、或者说一个人由浮华到苍凉的过程。对象不同,但是作品里包含的悲剧意识是存在继承关系的。

从这三点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对《金锁记》的影响之深。这种作品的相似来自于张爱玲对《红楼梦》的熟悉。她自己在《红楼梦魇》自序中就说:“至于自己做,我唯一的资格是实在熟读《红楼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

同时,《金锁记》作为张爱玲的代表作,又是一部创作于现代的作品,自然被深深刻上了时代的烙印以及张爱玲的个人风格。我认为其中最能体现“超越”的地方,在于对女性人物心理的把握上。

张爱玲对女性的心理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所以她在塑造曹七巧这个人物时,不仅对于曹七巧外在的性格特征做了细致的描写,对于她的心理也做了而深入的探究。《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丈夫姜二爷身有残疾,她嫁给姜二爷只是为了钱。作者着重描写了在这样畸形的婚姻关系下曹七巧内心的不忿、压抑。所以在小说的开始,通过语言、动作,作者展示了一个刻薄、充满怨怼的女性形象。长期的压抑使得曹七巧形成了畸形的家庭观、畸形的子女关系。分家后,在她们的小家中,曹七巧基本是扮演“破坏者”的形象,不管不顾,对子女的未来、幸福都加以阻挠。这些行为都深刻地表现出了一个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生活在的女性心理的异化。她自己得不到幸福,也不想让别人的幸福,哪怕是至亲骨肉。曹七巧这一形象有别于传统的贤妻良母的形象,作者并不对她扮演的社会角色做过多的分析,而是关注女性内心复杂的感情世界,对爱的渴望,以及对同性之间矛盾的感情。

由曹七巧婚姻的失败到曹七巧压抑的情感、再到人性的扭曲,作者展现的女性对爱的渴望和对人性的思考。作者更为关注的是曹七巧作为一个女性,或者是一个不幸的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张爱玲在人物内心的探究上做出的努力是要超越《红楼梦》的,她不仅理解女性心理上的异化,同时对这种异化给予了同情。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了《金锁记》对《红楼梦》的传承与超越。透过他们之间的同于不同,我们能够看到古典文化对于文化发展的价值,也再一次的领略了张爱玲作品中古典与现代结合这样非凡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陶小红.张爱玲与《红楼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2]周汝昌.定是红楼梦里人[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

[3]王雪娇.谈张爱玲《金锁记》对《红楼梦》的继承与发展[J].文学界,2011,05.

猜你喜欢
金锁记超越张爱玲
九月雨
“香港舞台剧女王”焦媛和她的《金锁记》
试论《金锁记》对《狂人日记》的继承
跨界与超越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悲悯中的苍凉一一透过《金锁记》看张爱玲小说的底色
《金锁记》改写改译的曲折历程及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