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消失的乡音

2017-07-31 20:34张军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凿子磨面磨坊

张军

我的家乡在陇东黄土高原一个偏僻的村庄,叫高家渠村,三十几户人家的窑洞沿着一条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的沟渠依次排列,错落有致。村虽不算大,村里却有木匠、漆匠、石匠、剃头匠、杀猪匠等等,不仅如此,村里考学走出去的人也不少,有当医生、当老师的,也有当干部、当军官的,这让邻村的人羡慕不已。

去年清明节回乡祭祖,遇见年过八旬的老邻居高石匠,只见他消瘦的脸庞泛着红光,头发虽有些花白,但精神矍铄。当我喊了他一声高叔,递上一支烟,给他点燃,问他如今过得怎么样时,他乐呵呵地说:“如今政策好,种地不用交公粮,家家户户种苹果,一年一亩地少说也能收入几千元。”聊着聊着,高石匠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把我的手艺传下去,如今时代变了,科技先进了,石匠手艺也派不上用场了。”过去,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磨面用的石磨,碾压土地和谷物的石磙,让谷物破碎或去皮用的石碾,喂牲口的石槽,装水的石缸等石器。

石磨是村里最常见的,几乎每两三家就有一个磨面的磨坊,每个磨坊都有上下两盘石磨。村里大多数人家都养有牛、马、骡子、毛驴,磨面的时候大多是毛驴拉磨,怕毛驴拉磨时趁机偷吃粮食,还给毛驴戴上特制的眼罩。农忙时节,毛驴白天干农活太累,大人们不忍心让毛驴再受累,就在夜晚点上煤油灯,用人推磨磨面。那时候,大人们白天劳动挣工分,确实很辛苦,晚上不夜战的时候,就只好叫上娃娃们一起推磨磨面。推磨虽然很累,常常是汗流浃背,但我们姐弟却非常开心,推磨时调皮捣蛋,你推我搡,其乐无穷。石磨用久了,上面的纹路就会磨损,磨起面来就很慢,而且麸子多,面少,需要翻新。这时,大人们必定会提前给高石匠说一声,让他不要忘了抽空来家里翻新石磨。每逢下雨、下雪天或农闲时节,高石匠总是背着他那破旧的黄色帆布工具包,走村串户,来到磨坊给人翻新石磨。干活之前,他总是先从包里将自己的旧线手套、大小不一的锤子、凿子等工具,一一取出,然后从腰里拔出从不离身的烟锅,伸进烟袋把烟锅装满,一只手在烟袋外将烟锅摁实取出,噙在嘴里,吧嗒吧嗒抽上一锅子旱烟,抽完把冒着火星的烟灰在鞋底子上弹一弹,再戴上他那一副墨绿色的石头镜,戴上他那一双破旧的线手套,左手紧握凿子,右手紧握锤子,在石磨上顺着固有的纹路用力敲打,将磨平的纹路一点点重新凿出来。高石匠凿起石磨来,动作自如,叮叮当当的声响,抑扬顿挫,随风飘扬,几乎整个村庄都能听见。那时候,农村人生活艰苦,缺油少面,能吃一顿红面馍或红面片子,再有一盘凉拌土豆丝或萝卜丝已经算是美餐了。高石匠干的是力气活,也是手艺活,人们都不敢怠慢,只要他来了,都愿意用家里最好吃的饭菜招待他。而高石匠对主人的用心也心知肚明,干起活来总是踏踏实实,十分卖力,经他翻新的石磨,既好用又耐用,十里八村的人都夸他手艺好。

如今,高石匠已是四世同堂,儿孙们都劝他在家享享清福,可他依然喜欢每天早早地起床,披上外衣盘腿坐在炕上,抽一锅子旱烟,熬一壶浓茶,烤一个蒸馍,吃飽喝足之后,腰里别上抽了几十年的烟锅,先打扫完院子,再哼着秦腔走到自家的菜地或苹果园里,拔拔草,看看一天天长大的苹果,一刻也闲不住。有时候,他还悄悄把自己用了几十年的破旧帆布工具包从自己的木头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来,把锤子、凿子等工具一件件摆在一块红布上,用从自己穿烂的旧衣服上剪下来的布片,默默地一遍又一遍地擦拭。

前几天出差到成都,在市郊一个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的生态农庄,我惊奇地发现许多旧物件,有石磨、石磙、石碾、石槽、石缸等,品种齐全,形态多样,花纹丰富,风格各异,材质也不相同。这些珍贵的石器,真实地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民情风俗,也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史。据农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其中一个石磨就是农庄的老总通过搞收藏的朋友从甘肃庆阳千里迢迢运送过来的。面对来自家乡的石磨,我仿佛见到了乡亲,思绪连绵,感慨万千。当时,我在想:这个独居异乡的石磨,会不会与漂泊他乡多年的我一样,往往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想念亲人?

如今,许多过去独有的声音在乡村渐渐消失,这或许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有叹息,也有欣喜。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凿子磨面磨坊
煎饼磨坊的舞会
老磨坊: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
第12个凿子
在线急等
第12个凿子
第12个凿子
第12个凿子
穿靴子的猫
联谜竞猜答案
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