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南
孙晓云女,1955年8月生于南京。3岁始承家传习书画,曾在农村插队5年,在部队服役8年。中共十七、十八大代表,中国文联第九届委员、第十届大会主席团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蘇省妇联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曾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馆长,现为名誉馆长,全国书法展、兰亭奖评审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中国文联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级美术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导、硕导,苏州大学博导。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中组部、中宣部、人力资源保障部、科技部第五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宣部、中国文联第二届“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文化部“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宣部全国首批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中央直接联系专家”、全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艺术奖”、江苏省委省政府“紫金文化奖章”“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奖励和荣誉称号。书法作品曾7次获全国书法大奖。由华艺出版社、台湾未来书城出版社(繁体字版)、知识出版社、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日本中央公论美术出版社(日文版)先后出版理论专著《书法有法》,先后20次再版,创全国书法理论书籍销售量最高纪录,并作为唯一书法理论书籍进入国家“农家书屋工程”,先后获“韬奋图书奖”“江苏省政府优秀图书提名奖”。在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意大利、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多次举办孙晓云书画艺术展、书法有法——孙晓云书法作品展、《不忘初心——孙晓云书法展》等。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孙晓云书法绘画》作品集、《孙晓云书法精品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书法集·孙晓云》、江苏凤凰出版传媒出版《孙晓云书小楷老子道德经》(8次再版)、中华传统德育经典——《老子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等。
我同孙晓云先生交往已经二十五六年了,先是一般性的认识,见面谈点文学诗歌之类,后是她的书法出了名,正好我也业余时间写字临帖,就请她指点,再后来我们同兼江苏文联主席团职务,开会总在一起,还有就是部队同地方的一些联谊活动也偶然相聚。她以坚实的传统帖学功底与鲜明的个人书法面貌,成为当今书坛为数不多的领军人物,在海内外有重大影响。如何看她的书法?如何看她的书学历程?她在许多地方办的展览名分别为“书法有法”“请循其本”“不忘初心”,如果我们循着中国书法历史的历史观来看,或者循着江苏文化发展的文脉看,或从她的成长发展全局看,中国书法的二王传统到了她的身上,也算是天命于斯。
1998年的秋天,我第一次把自己临写《书谱》的两张习作给她看,在她的工作室里,我们对面坐着,她把我的字看了几遍,然后开始谈《书谱》,从分析孙过庭写《书谱》可能用的毛笔开始,更多地是《书谱》的笔法,具体到《书谱》中哪一节字写得如此狼藉,如何出锋露锋、回笔等,大概有几十分钟,讲的都是《书谱》的用笔技巧,都是她一个人说,也不嫌累。这让我大吃一惊,我本想她是写行书而出名和拿手,我当时临写《书谱》已不下10遍,为何她还比我更熟悉《书谱》的临写?更在于她把孙过庭所用的毛笔、纸,可能的书写姿式都说得很清楚,真是不可思议!而从那次通过她的介绍后,我对《书谱》也产生了高深莫测的认识,两年后她出了《书法有法》的专著,送我之后,我认真拜读才恍然大悟,她对《书谱》具有如此深的研究和琢磨的深度。
孙晓云说她3岁时看父亲下象棋,就在一边起劲地写“车、马、炮、象、兵、卒、将”。母亲看她写得有姿有态,就教她搭字的间架结构。从此,她便每日不辍。我问过她那时可认识这些字?她说不认识,她还说不完全认识字的时候,抄写过《方志敏伯伯的故事》,这时认识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字——“方”。这让我想到从一个不知道汉字的构成和含义开始的她,就从纯书写的方便和稚美上认识汉字和书法的组成与构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这种喜爱是潜意识的,随时从生命的本体里爆发出来。中国古代有三岁看老的说法,意思是透过一个3岁儿童的行为举止便可以感受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深刻地说是一个人从小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他的一生。
2016年12月,江苏美术馆迎来了孙晓云的“不忘初心”书法展,从她3岁盲写汉字到这次展览,艺术之路走过了近60年的历程。
苏格拉底说到人生旅途是一条坎坷之路还是一条康庄大道时,同意克法洛斯的与人的年龄没有太大关系,而是与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能忍受贫困、年老等是他的性格决定的,而一个人始终不能满足和平静当然也是性格决定的。中国儒学则强调一个坚持修道问学、尚贤崇君之人是能够自身解决清贫、困苦、生死,并坚持谦虚乐观等人生问题的。透过孙晓云光鲜的人生一面,我们有多少人看到一个作为女儿、母亲、妻子、女书法家、行政领导的孙晓云的艰难苦诉呢?单就书艺的艰难而言,她说书法艺术是寂寞之道,十年磨剑,废纸三千,自己只是寻乐于笔墨之中而已。书法艺术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成的,是一件值得用一辈子去做的事情。在生活上她说:“我喜欢市井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随时到楼下买菜,用心地烧菜,看着全家吃,觉得好幸福。也可随时买点毛线回来,连着忙两晚,给我爸织一顶帽子。我出门时,抬头看到小鸟飞起来,树叶晃动,看到家里的小狗在草地上撒欢,这些都能让我品味到生活的快乐。”在丈夫和孩子眼里,孙晓云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和母亲,她亲和有加,包干了许多家务,只有生病了,或者累得实在做不动,才会留给别人做。她是个喜欢安静和过普通生活的人,为此她尽量地躲掉一些不必要的社会活动,逃避一些应酬。她曾跟我开玩笑说如果不要参加任何活动,能在家里静静地看看书、写写字、做做家务、陪陪家人那多好。
有人说孙晓云的书法是新古典主义,主要观点是说她将古代书法形式与现代审美观念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了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也好,新古典主义也好,或许不能这么简单地给孙晓云的书法下定义。她宗法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时代性的开拓这无可非议,但古典主义也好非古典主义也好,它的对象是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丰厚的条件下,对艺术风格和创作的过程要求具有承传有序、志气平和的理性色彩。而新古典主义是在古典美学规范下,需要采用现代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新材质(比如装祯上)。而孙晓云的书法除继承了传统书法的书法内容为诗词歌赋这些内容外,其书法本体线条语言符号基本上是传统书法的那种准确、明晰、清新、典雅、和谐、庄重的本体元素。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她致力于帖学的研究,以二王书风为根基,兼攻米芾、董其昌、王铎诸家,尤其在笔法技巧上苦心钻研,融会贯通,特别强调笔墨的“纯洁”性,在创作上坚持少而精,重新诠释了中国书法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特别是帖学为宗的继承和探索,当然其笔墨也紧随时代,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她的书法和书藉为什么那么受到海内外大众的欢迎,一个客观的社会现实就是她的书法因为传统则继承了古代书法的生活性大众性、亲民性,所以说她只是中国书法传统的传承者,是一个当代集中国主流书法传统于一身的大成者。
我曾在一个安静的场合问过孙晓云,怎么理性地回顾和划分自己的艺术阶段问题,她停下手中编织的毛衣,对我笑笑说还真没有认真想过,我想那是打发我的话,她不可能没有想过。只是她觉得她的想法是否能与学术的评价和大众的认同一致。从孙晓云60年的创作实践和书法传统的认识与发展来看,我认为她的书法创作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完全追随传承阶段。这个阶段大概从她开始书法创作到1998年左右,主要是她宗法二王、米、董的楷书、小草,表现在她对“二王”帖学一系书法经典作品的不断认知的深入上。看过《书法有法》和同孙晓云交流探讨过汉字组成与结构,同孙晓云探讨过楷书定性分析构成与用笔笔法的人,可以毫不怀疑孙晓云对汉字和行楷书的认识深度和熟练程度。庄子笔下的庖丁,因为对解牛的追求,对牛的结构组成,对牛的身体的肌理是如此的熟悉,最后庖丁说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他的那把刀已用了19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他说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19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孙晓云笔下的汉字,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能像庖丁解牛一样,她对汉字的构成结构间架,对汉字书写顺序的认识把握,可以说是烂熟于心,意到手到。在她的眼中和心中汉字和书法尽管是纸上的东西,也一定像庖丁眼中的牛的构造和肌理,更清淅更有生命感。这个时期,在她取法的帖学传统中,二王、米、董的痕迹比较明显,比如在尺牍上,追随前人步伐、套路、规则,其作品如李白《将进酒》,王国维《人间词话》《五十家临摹实录》,其中临《圣教序》、王羲之《兰亭序》等,风格上的突出表现是直逼兰亭,结字优雅从容,用笔矫健,气息疏朗,形态华贵。二是充实化出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出版《书法有法》之后,工作从画院到美术馆,广泛听取业内和社会反映,进入沉淀搁置,然后再完善爆发阶段。从这一阶段她的大量作品中可以看出,她的行书继续挖掘《兰亭序》《怀仁集圣教序》,草书继续开拓王羲之诸手扎,而行草则又强化王献之等,这一时期她每年创作近百件精品力作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并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书法集·孙晓云》。有评论家评其展览作品幅幅清气满纸,字字玑玉,笔精墨妙,赏心悦目,均以淡雅的情怀和严谨的法度为其底蕴,所以,她的不少作品都可称为“法书”,也带有“经典”的意味。与以往的展览比,这次有像毛泽东《沁园春·雪》这样的大幅作品,还有一些大字对联;从内容上来说,有孝顺父母之举动,女儿成婚之喜悦,临池之体会,人生之感慨,反映出除把书法的技“文以载道”之外,还以精致笔法写细致情感,足见其把传统中得心源,化出为育,开始挥洒天性了。三是风格阶段。经历了一场大病,实际也是因为书法而引起的病灾之后,其行草作品更加文气充盈,恣肆挥洒,老辣细腻,孙氏风格更加强化和定格。具体地看,这一阶段增加了碑意的浑厚凝重,让笔法在丰富的同时更加老辣纯洁,在天真烂漫,典雅精到中呈现天性朴茂。增加了墨色的变化,使得作品性情感更强,空灵感诗意感更足,在书写节奏上更加强调韵味,节奏灵动,笔法清刚,笔势甚得迅疾之致的同时,却有高山流水,枫林看晚的小息节奏;章法有浓郁的书卷气的同时,增加了沧桑看云之感。小行草和小行楷更为鲜明,饱蕴着淡雅的情怀和严谨的法度,评家评价她的小字行草“穿越了性别,穿越了年龄,穿越了地域,穿越了社会阶层,甚至穿越了历史,捕捉到了文人书法最具普遍性的那种精神和意蕴”。而同时,她的书法变得很亲民,她说:“在我的书法作品中,一直都有生活化的内容,有点日记体。”还说:“比如今天给家人做了一桌好菜,或者遛狗、逛超市,都可能成为我书法的内容。”实际上作品的生活化,让她在挥洒情性,走向纯洁雅逸上向前迈进了一步。《不忘初心》书法展上,有一幅她在手术康复后写的宋濂《阅江楼记》,这幅横式行书作品,可以说字字功力,强烈地体现她的二王一路范式,那种内紧外舒的结构,圆润刚柔的线条,风姿绰约的典雅形态,特别是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翘首,长线条的娴熟运用与起伏和穿插,收笔的凝重顾盼,通篇行云流水,一气而成,如果不是建立在对汉字和书写的娴熟之上,不是书法技艺已经到了一揽众山小的境界是无法写出这样的精典作品的。
看孙晓云的书法作品,有些作品的写成真有神助之感,她的这种神助来源于何处?我想首先,来源于她的家族的基因。孙晓云说:“我小时候,常见字帖的书前页后,印有大红色的‘永字,总写有每一笔的说明。我能把‘永字写得很像,却未注意那些说明。幼时,过得是懵懵懂懂的。大了以后,重新看,才看出些名堂。”她为什么3岁写字,肯定是幼小的心灵观察了写字的一笔一画,在她幼小的心里产生了模仿的兴趣,再由兴趣到乐趣,然后到爱。幼时主要临写柳公权《玄秘塔》和王献之《十三行》,这种严格的楷书和行书的法则式的图像,无疑永远诗意地烙在了心里。《书法有法》里孙晓云讲述了自己23岁那年同“右派”舅舅一场争论的故事。争论的焦点是“书画线条”和书法笔法的问题,最后老舅使出了“杀手锏”,翻开孙过庭《书谱》,用笔示范。告诉孙晓云“应该是这样的”。后来孙晓云终于知道老舅是对的。老舅的老爸是著名古文字学家、金石书画家朱复戡。朱复戡的外公是薛福成的幕僚、两任上海南洋公學校长张美翊。孙晓云得到他的两本手稿中大多是论碑帖和起草的章程,第一篇就是给弘一法师的信。这告诉了我们孙晓云的基因印记,同时也是家族荣誉对自己的责任,但更多的却是她得到了书法法的真传。
其次,应当是孙晓云在书法道路上的科学方法。孙晓云在承传书法的传统上不自觉地采取了这种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在不断的渴望和寻找中,在彷徨与失望中,她懂得了困惑是一种热情,是一种非常大的动力。她的这种热情和动力,这种探索精神,像福尔摩斯一样,打通了书学中的许多“隔”,求证了许多实践与纸上的谈兵论道。古人写字是一个什么样的姿势?那样的姿势决定什么样的“笔法”才是最方便的?哪样的“笔法”与中国书法的韵味有没有必然联系?在什么时候,哪样的笔法失传了?“笔法”与中国古代文人画又有什么关系?这些她自己最后都一一进行了求证。揭示“转笔”这个不传之秘,得到书界的普遍认同。她从古代书写环境出发,结合人的生理机能、古代的书写工具,对笔法的形成与发展作出十分别致且令人信服的阐释。在洞悉古人用笔之理与笔法嬗变源流的基础上,对各种书体的特征、要领准确理解,加之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古人尝以“惊蛇入草”来形容草书的用笔,孙过庭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孙晓云正是“以书法的笔法为轴心,以自己的学书经历和独特的叙述手法,释解了书法史的演变,对当今书法创作的审美取向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第三,女性的执着与坚持。在《不忘初心》书法展的序言中她说:“近60年的劳碌生涯,我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传统经典书法的承传。我力图用微不足道的严肃态度,以毕生的实践和溯本求源的精神,来说服、感召别人。让书法真正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神圣象征。有两个字始终镌刻在我的心里,那就是——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她每天要写字,就像她每天要喝咖啡一样,有瘾。这是一种多么奇特的生活方式和嗜好!当然,此中自有快乐,因为她亲身体验过“发现”的含义。她还说似乎抄书已经成为其学习书法的一个习惯,无论是儿时抄写《毛主席语录》,还是后来抄写《道德经》,书法让她养成了认真、细致、周到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写小楷《道德经》,十分费工夫,一字出错,整张纸都得废弃。她在一次给书友们的讲座中说“抄书的感觉是谁也不能与我分享的,这一过程给予我的是一种幸福感、踏实感,是修身养性的过程,滋养出来的都是健康细胞。我每一天过得都很充实、很开心”。在其写完《大学》《中庸》《论语》之后,近期《孟子》已近完工。孙晓云的“女红”说被社会广泛地评价和引用。孙晓云在一幅小楷作品中写道:“旧时女子未出嫁前,须学缝纫、编织、烹饪、绣花等诸多手艺。书香门第女子,须通琴、棋、书、画,凡属擅长此类者,皆谓之‘女红。久浸于此,心平气和,通灵静谧,受益无穷。‘女红为女子远离名利场之一方净土,亦为吾终身所寄之情愫。”女人做女红,是中国过去女子的本分,是带着情和爱做的针线活和磨练文雅素质的活动,当然也有信仰和追求。“女红”能飞针走线,能赋诗吟对,能对弈围城,能泼墨兴毫。到了这种境界,除了熟练手工活的套路和规则外,更多地是能做出一种节奏,做出一种乐趣,做出一种耐心和作风。孙晓云她始终像做“女红”一样,不停地编织着她那精美手工艺品——她的大量手札、扇面,书法形式上则采取信笺联用的形式书写诗词曲赋,借鉴古籍装帧样式经营作品,成为当代书法的经典形式。在孙晓云看来,女红“它能够帮助女性施展自己的才能,从而独立自救,受益无穷。而书法同样也是一种‘女红。我在‘女红中获得了一种细腻、专注,获得了一种平心静气。而我对书法的看法实际上和我对烹饪、绣花等看法是一致的。所以我能够平心静气地对待书法,正是因为我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以传统的精神状态来对待它”。
2003年夏天,有天下午,我写了两张要参加军队一个展览的草书作品去找她指点,她看后对我说我用的毛笔不行,并指出因为毛笔的不好造成线条上出现的毛糙和不圆润。并说我的书法基本功力扎实,不要再在一二种碑上下功夫。我那时用的是狼毫,同时在使劲写魏碑和汉碑。她还希望我坚持走高二适先生那条路子,走的时候还专门送了我两支毛笔和10张她写小楷的细纤维纸,还把她用的毛笔的制笔商和联系方式告诉我。她就是这样不断地帮助友人,也帮助普通的书法爱好者。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孙晓云花了大量时间与功夫,用小楷书写了“中华国学德育经典”中的《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孟子》近7万字,她的出发点是想让广大青少年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能够感悟传统文化的深邃博大,并借此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书已至此,人亦如此。那年我到中国美术馆看她的書法展,发现她忙得像个男人自不必说,更多地却像个耐心的导游。看看她那么多的事务,再审视一下她出了那么多的好作品,给人们带来如此多的美的享受,不知我们该为她惋惜还是敬佩与仰视?她就是在这样的繁忙与锁碎,平淡与朴实,纠缠与割舍中坚持着自己天命般的责任,进行着自己的创造,发现和开拓着自己的幸福,坚守和完成着与生俱来的大运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