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胜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的不断提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一言堂教学模式、教师占据课堂主体性地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我国学情。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师生的位置平等,师生关系的自由发展、民主选择,重视师生之间合作性教学的开展。笔者将在下文中以高中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对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更多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教学
0. 引言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彻底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这势必将会掀起一场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提出,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更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鉴赏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但是在真正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将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对策。
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打破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尺、设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应当具备灵性和创造性,需要灵活运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中,教师象征的是一种权威,扮演的是命令的角色,学生扮演的是服从的角色。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教学习惯,学生们已经习惯于作为一个“服从者”参与教学活动,没有认识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意义,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切实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2.新课程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模糊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我们课堂设计的前提,根据教学目标才可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课堂。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大致分为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学习策略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目标等。然而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并不能很好的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往往都很模糊,只是简单地将完成自己的教学内容做为自己的教学目标,显然这是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教师往往将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学习策略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目标等搞混,或者都杂糅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因此也会抓不住教师的教学重点,搞不懂自己课堂的听课重点。
2.2忽视学生的整体水平,作业设置枯燥
忽视学生的整体水平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一些不好的偏见现象,教师更喜欢将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并视为自己教学的重点,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都是以这些优秀的学生为主要参考对象,那些成绩不够好的教师就没有更多的关注。因而,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往往会忽视那些成就较差的同学,仅仅将优等生作为作业布置的参考。这样作业就会偏难,为了完成作业避免老师的不满,学生抄袭的现象就很严重。由此可见,作业的布置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情况,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另外,高中语文作业内容枯燥,学生没有兴趣也成为了教育中的突出性问题。现在大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采用课后练习题的作法。这些题目大多来自教材的练习或者是学校配套发的练习资料,大多数内容就是纯题目,学生必须将这些完成,第二天交给老师,再由老师批改。我们知道由于语文的学科性质,如果学生缺乏理解性和创造性,是很难取得高分的。但是我们也不能由于这样的限制就将我们的语文作业布置完全的以题目作为内容。现在的语文教学由于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已经产生了无趣、厌烦的学习心理,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
3.1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思路,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个目标不是独立的存在,每个目标和目标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又相互区别。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同时应该注重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在学习《宇宙的边疆》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确立知识与技能目标为:让学生明确科普说明文的特点是数据性、精确性、简洁性特点;其次明确过程和方法目标为:课堂中以合作學习和探究学习为主,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不断体会说明文的魅力,并学会自己写简单的说明文;最后教师设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为:学习完该课文以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并且对未知的事物始终保持着好奇心。在三个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再展开授课活动往往会得心应手的多。在确定完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还应该思考课堂的讲课方式和方法,以及设计有趣的课堂提问环节,加强学生对问题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答题思路。
3.2重视学生整体水平,合理的设置课后作业
新课程改革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因材施教”。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依旧实行的是大班教学,因材施教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比如高中学生处于心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注重对大部分学生的关注,不能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少部分尖子生身上。在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教师也应该进行提前预设,不要只是简单的照搬教材或者参考资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具体的上课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置。比如在学习完《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的最后描写歌曲?该歌曲反映了作者内心怎样的情感变化?该题目不仅仅切合了语文课堂,而且具有开放性,可以打开学生的想象性思维,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课堂还存在教学模式死板、忽视学生整体水平、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等问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下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的崇高道德理想。新课程改革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重大举措,教师应该重视该教育改革中提倡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理念。当然,高中语文教师也应该树立创新意识,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本班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设计出符合本班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且和其他语文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在合作共享中共同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只有这样高中语文教学才会取得更突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