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德东+全继刚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本质,是教师的天职,更关乎社会的进步。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更蕴含历史的发展性。智慧的内生性向度要求,教书育人应遵循教育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的前瞻性向度要求,教书育人应坚持教育的“四个”面向;历史的发展性向度要求,教书育人应把握教育的“四个”方面的本质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教书育人的规律。
关键词: 教书育人 内涵诠释 哲学思考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本质。怎样教好书及怎样育好人是教育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两点论的辩证统一,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具有明显的导向性,更蕴含历史的发展性。本文从智慧的内生性、教育的前瞻性、历史的发展性三个方面做探讨与思考,以便教师更好地理解“教书育人”的内涵,更好地从事“教书育人”的实践。
一、“教书育人”智慧内生性向度的哲学思考
教师“教书育人”智慧形成具有很强的内生性,与实践性紧密联系。马克思原理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理,实践出真知,而且实践出智慧。在教书育人实践中,“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教学相长”是教书育人的“四大”基本原则,是教书育人实践的总结,必须同时遵循,是“教书育人”的完整实践过程。因为“教书育人”既要讲究教育内容,又要讲究育人方法,传承的不仅是知识、礼仪等外在的东西,还有内在的文化与精神。
(一)“因材施教”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前提和基础。“因材施教”基本要义是“强调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1]。因为“因材”是“施教”的基础和前提,而“施教”则指事件活动“教”与“学”关系的发生,学生的“学而发展”才是“因材施教”的目的。所以“通过因材施教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首先要建构学生主体,这是发展的内因;其次,要深刻认识发展问题,发展不是使学生完成知识量的积累,而是学生作为人的质的变化,因此教学要基于并超越人的现实规定性;最后,教学要使学生具备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不是到达某一个阶段的停留,完成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追求过程,个性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是人最终的理想”[2]。让学生清醒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是“因材施教”哲学上的本真意蕴。
(二)“循循善诱”是教好书、育好人的方法和手段。“循循善诱”基本要义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运用恰当的方法与程序启迪、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深入思考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问题导向是关键,要做到“循循善诱”,需要教师不断地教学实践,有两个环节必不可少。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成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所以,必须“大力拓展学生兴趣的广度,延伸学生兴趣的视野,促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挖掘学生兴趣的深度,使学生坚定不移地在自己兴趣的道路上坚持到底;维持学生兴趣的稳定性,使学生把兴趣长时间保持在某一问题或研究对象上,这样才能在兴趣广泛的基础上形成中心兴趣,使兴趣获得深度,提高学生兴趣的效能”[3]。
2.鼓励学生善于质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疑”中也要“提问”——“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也许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鼓励学生“刨根问底”,“好问多疑”,提出新问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所以,培养学生兴趣、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循循善诱”原则的根本。
(三)“诲人不倦”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品德与要求。“教书育人”有两大特性:一是示范性,“师者,人之模范也”;二是隐蔽性,教师的教学态度、理想追求、性格气质、情感意志、职业道德思想等内容在育人上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需具有“二心”,即爱心与耐心,这是教师“诲人不倦”行动品质的高度概括[4]。爱心是教师诲人不倦的动力。因为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尊重和爱护,一旦学生这一心理渴望得到满足,就会升华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耐心是教师诲人不倦的前提。耐心是教师热爱学生的表现,更是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尤其是教师在教育“学困生”、“问题生”的过程中更需要耐心。
教师应做学生心灵的领航者、引导者。“教师素质和人格的榜样,能把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素质和人格方面的抽象的规范要求具体化、人格化、典型化,使学生从直观的富于形象性的榜样身上得到启迪、受到教育”。“学生是在教师长期熏陶中,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影响,形成相应的品德和素质”。
(四)“教学相长”是教好书、育好人的目的与追求。“教学相长”思想源于《礼记·学记》,发展于当代。古代孔子提出“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将“学”和“教”并提,确认“自学”与“教人”的同等价值,勾勒出个体“学”与“教”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教学相长”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礼记·学记》记载:“虽有佳肴,佛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佛学不知故曰:教学相长也。”作者首先运用比兴手法,强调通过学习才能悟到哲理,借以表明学习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然后提出“教学相长”思想。“教学相长”本义是“教和学相互促进”,引申义是“师生之间相互促进”。不管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教学相长”都强调教学内外力的统一,在关系中在互动中求取发展。教学相长价值取向,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即师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推动的发展机制,有利于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教育效果,有利于达到一代比一代更有创新意识、更有创新能力的目的。
由此可见,“因材施教”是教好书、育好人的前提与基础,但仅死板遵循“因材施教”这一原则,“教书育人”就会有一些不足;加上“循循善诱”的原则,“教书育人”的方法和手段就会灵活多样;加上“誨人不倦”的原则,“教书育人”优良传统与人类的文明就会得到较好的传承;再加上“教学相长”的原则,即“教书育人”的目标与追求就会更清晰而明确,育人效果会更好。“教书育人”四项基本原则是相辅相成的。
二、“教书育人”前瞻性向度的哲学思考
“教书育人”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只有“教书育人”指导思想明确,育人工作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做有效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做怎样的一个人。
(一)“教书育人”必须面向社会。教师要结合社会需求,引导学生做一个能联系实际,能学以致用,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这是基于“教书育人”现实性的考虑。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具体要求就是“教书育人”要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书育人既不能脱离生活,又不能脱离社会。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应自觉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专业素质教育,培养所处时代与社会所需要的建设性人才,不是对社会进步起反作用或破坏性的人才。
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党在1934年就已经提出的方针,党中央屡次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结合的主张。如果教育脱离生产劳动,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政治和忽视党的领导,就会失去教育的方向。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5]所以,“教书育人”面向社会,这是教育本质的要求。
(二)“教书育人”必须面向现代化。教师要结合现代化的需求,引导学生做一个能推动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有用之才。现代化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人心所向。现代化需要什么样人才,“教书育人”就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基于趋势性考虑,要求把握现代化的趋势。这就需要教育从小培养学生技术改进、创新发明的兴趣,关心现代化的进程,特别是在大学阶段,需要大学生自觉地了解各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各行业的发展动态,为掌握先进技术、先进制度和先进文化打好坚实的基础。
“教书育人”是现代化革命化过程中的需要,是一切领域发展变化的需要,是现代化进步过程中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强调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要求教育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师“教书育人”只有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之间的高度统一,才能把握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先进制度的统一,才能更好地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教書育人”必须面向世界。教师要结合世界发展的需求,引导学生做一个具有全球意识、具有世界公民素质的人。世界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教书育人”就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基于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网络化超越时空限制的考虑。面向世界,就是要“反对那种限制在自己狭小天地里,无视外面广阔世界的狭隘的封闭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在封闭中形成的宗派学说,它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世界文明大道,是吸收世界先进思想文化的结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6]。当今信息化、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引发世界根本性变化,为“教书育人”实践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机遇,要求教师善于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强化人才培养的全球意识。面向世界,不仅要站在中国看世界,而且要站在世界看中国;不仅要着眼于中国,而且要放眼于世界。
(四)“教书育人”必须面向未来。教师要结合未来的需求,引导学生做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这是基于前瞻性与超越性的考虑。面向未来就是反对那种安于现状,止于当下,无视未来的短视的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辩证观点出发,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自身不是完成了的固定的实体,而是处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未来人才的培养应该关注可持续发展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可持续发展综合素质包括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等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指逻辑思维推理能力与创新发展能力。培养的人才一旦有了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就会有远大志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会因一时挫折而悲观失望,也不会因一时胜利而骄傲自满。面向未来的哲学是一种精神力量,意味着未来是无止境的,追求是无限的,给人以希望和信心,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科学与社会发展史表明,人类正是由于有了未来的美好理想与目标,从而鼓舞人们冲破艰难险阻,勇攀科学高峰。
“教书育人”必须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做以上“四种”人,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
三、“教书育人”历史发展性向度的哲学思考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本质,它的根本问题是培养发展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发展人的问题。其内涵的丰富、发展,蕴含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历史的发展性,有“四个”方面的本质内容需要深刻理解与把握。
(一)“教”由“孝”和“攵”构成。“孝”义为“全天在家侍奉父母”,转义为“全脱产”。“攵”从“攴”字变形,“孝”与“攴”联合起来表示“全天听命于老师”。本义是指导、训诲的意思,全身心跟着老师学习。“教”在《师说》中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解,要求授之以渔。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教”的引申义应该是培育学生成为以上“四种”人。
(二)“书”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等记录的材料或载体。宋至清代有印本图书,乃至现代的电子书。后来还用“万卷”指数量惊人的书。因此,特别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更需要教师博学,优化“教”的内容。
(三)“育”字从云变形。“云”字从二和厶。“二”指“再”、“复”。“厶”指“自我”。“二”与“厶”联合起来表示“自我复制”、“自我拷贝”、“自我繁殖”。“云”和“肉”联合起来表示“身体的自我复制”,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的自我复制;更重要的是,“育”指社会学意义上人类的自我复制。人类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这两重属性。所以,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必须用人类社会的规则加以培养,这就是“育”的意思[7]。
(四)“人”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侧面行走的人形。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总之,人有七情六欲,人会喜怒哀乐,人有惰性,人会有梦想与追求,能建立自己的思想[8]。培养人必须正视人的个性与特点,扬其长避其短。
“教书育人”除了要遵循教育“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教育“四个面向”外,还需要教师博学,不断优化教育内容,用人类社会的规则加以培养,必须正视人的个性与特点,扬长避短。教书育人这“四个”方面的本质内容,都是“人”的历史发展及认识与作用的结果。显而易见,“教书育人”的主体、客体都是人,是具有思维和社会属性的人。“教书育人”既受生理规律的制约,又受社会发展目的要求;不仅要注重人的个体因素,还要注重人的社会属性,决不能偏离社会发展所要求的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40.
[2]吴向东.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解释[J].教学与研究,2004(1).
[3]吕长生.教书育人中教师应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J].教书育人,2012(12).
[4]杨鑫,夏薛梅.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简论[J].凯里学院学报,2009(10).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110-111.
[6]杨寿堪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性[J].湖南社会科学,2003(05).
[7][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在线新华字典[EB/OL].http://Xh.5156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