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平台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究

2017-07-29 22:47刘婷婷潘阳
文教资料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专业实践研究生培养

刘婷婷+潘阳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摘 要: 本文将创新平台的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突破细分学科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跨专业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素养,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在江南大学开放创新设计院的平台基础上,开展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平台实践课程,将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践培养、校企合作、校外导师指导串联在一起。课程涉及课题大部分为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可以突破自身專业方向的限制充分参与整个设计流程。

关键词: 专业实践 创新平台 研究生培养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引导大学加强基础研究和追求学术卓越,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形成一批优势学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建立创新能力评估基础上的绩效拨款制度,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研发三位一体创新水平。

2010年教育部决定批准64所高等学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工程专业作为改革试点专业之一,在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专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与革新:一是调整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硕士学位特色;二是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建立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三是促进国际项目合作,提升学生参与度和国际化交流水平;四是改革学位论文评价体系,注重校外导师的实践性质。

基地合作模式为研究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实践体验,在学生培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表现出了一些不足。一是研究生培养的课程学习和研究实践断层[1]。基地合作模式中所需的实践知识与研究生课程中学习的知识不能够很好地匹配,学生所学无法及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验证。二是实习基地的情景作用不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角色仍是学生,仅仅将学习场地由学校变化到基地,缺少以工作者的身份参与项目的情景体验,在提高学生社会化水平方面仍显不足。三是双导师指导效果不佳。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有学术性导师和社会实践导师两类,之所以实行双导师制是为了实现理论、实践的相互促进,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相互转化[2]。但目前在研究生实际培养过程中,导师仍然以校内为主,虽然聘请了许多行业内专家作为校外导师,但因学生课程设置及校外导师的工作安排不能很好地结合,导致校外导师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上没有着力点,专业硕士的“双导师”制度成为形式化的流程。

二、创新平台的实践能力培养经验

实践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3]。

(一)创新平台的功能建设与实践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是高校、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入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2012年江南大学与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合作成立江南大学开放创新设计研究院,研究院功能定位于服务本土品牌家电、物联网终端产品开发、信息和公共服务、医疗健康、家具环境等相关领域。着力开展技术研发、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和人才培养,主推城市及重要产业发展,为企业定义产品,为社会团队包括政府的服务创新提供新的创新思路,将研究院建设成以社会、经济和民生热点问题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研发实体,长三角区域创新设计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开放创新设计研究院利用江南大学的学科优势、社会影响和国际化水平,引领创新人文设计思想,强调以定义产品和服务为目标,构建开放协同的国际化创新设计平台。

如图1所示,研究院的主要功能分为三部分:一是在学生教学实验改革的探索中,作为学生重要的实践基地之一,实践基地不是实习场所,而是重要的教学场所,包括开展专业学院研究生平台实践课程,邀请行业内专家、国际学者举办工作坊及讲座。其中,实践课程的优秀团队在课程结束后可作为创新创业团队入驻研究院进一步完成成果转化,学术交流活动不仅面向学校师生,而且向社会大众开放,践行设计教育普及历年。二是作为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协同创新平台,优先支持有意向创业的学生团队入驻,不仅提供优惠的进驻政策,而且为公司产品落地、注册等提供帮助;三是与品牌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促进校企合作,同时与学生实践互为补充;四是作为学院国际合作的衍生与设计教育在社会中的普及。

经过五年的摸索,研究院形成了完整的办公化管理制度及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要求导师对学生进行常态化管理,考核到岗时间、进行项目汇报。此外,已扶持三家由我院在校学生创立的公司顺利注册,另有两家由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创立的企业入驻基地。

(二)基于平台的学生实践课程设置

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得各职业领域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分工更加细致,人才的交叉流动性越来越强,以学科为界限划分人才培养类型已经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跨学科交叉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看,以问题为导向的联动课程体系是指围绕具体设计实践展开的,以课题性质、课题内容、课题维度为主要目标与线索,贯穿于整个学期的有机课程系统,其有助于将授课式教学转化为探讨性教学[4]。

以问题为导向意味着专业课程框架不是简单地增加不同类型的设计知识与方法,而是强调围绕不同的问题情境进行课程框架的重组[5]。以开放创新设计研究院为例,2013年起,为配合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建设,基地作为实践平台开展横向课题实践课程,截至目前已开展4年,完成课题46项,课程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课题大部分为校企合作项目,项目团队既可以在专业内进行,又可以跨专业交叉合作。该实践课程既作为实践环节的一部分,又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持续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学生将修得相应的学分,课程教师累计对应的工作量。在课题来源方面,主要由各专业的年轻教师根据其校企合作的横向项目抛出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应对科技创业、弱势群体、健康养老、环境问题或文化生存等社会命题挑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力、适应未来的能力及应负有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课题发布双选会,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有意向的课题中,教师根据项目背景调整专业学生的构成。虽然作为研究生课程,学期末需要对学生进行评分考核,但往往项目团队会持续整个项目周期,学生可以突破自身专业方向的限制充分参与整个设计流程,也有利于青年教师整合更多学生资源。

课程成果发布也是基于创新平台的特色尝试,每年结合平台的开放日活动,邀请无锡中小企业家、学校各学院老师参加。项目团队会对立项背景、设计流程、最终成果作汇报展示,增进校企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有利于促成更多的项目合作。通过与外部资源的交流开放,为学生课程问题提供更多的协助支持,教学团队积累更多的跨学科知识。

跨学科研究组织是以“问题为导向”,横跨多门学科,承担综合性、复杂性的重大项目而建立起来的进行科学研究的组织。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它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教育部门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6]。在实现专业硕士的改革方面,该模式反映了世界范围内学术和企业界同时发生的“从学科细分到以问题为导向的协同创新”的重要趋势。整个研究院作为专业硕士培养基地,以社会、经济或产业热点问题为方向,以项目为单位组织交叉团队;利用国家工业设计园提供的有利平台,引入并充分利用企业、社会和国际资源,真正做到教育有实践基础、实际项目有科研的产学研结合。

(三)提高校外专家参与研究生培养的措施

高校作为企业导师遴选工作的主体,采用了多种选聘途径如校内导师推荐、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推荐、校外人员自荐、面向社会招聘等形式[7],聚集了一批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一定的基本理论水平的企业导师、业内专家,而且相当多的校外导师是有很高的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热情和意愿的。

目前,大多数高校现行“双导师制”的模式是由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校外导师共同指导一名学生,但由于种种原因,校外导师的参与环节有限,不能充分地发挥其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指导。创新平台的建设可为校外导师的介入指导提供着力点,帮助校外导师走出形式化的模式。由于很多课题都是来自企业、社会或政府机构的合作项目,通过平台实践课题研究和组建项目团队,可推行基于项目的以小组为形式的指导方式,邀请多方面的专家或技术人员参与进来提供支持,打破原来一对一的模式。在最近的实践课程中,有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指导研究团队的,也有校外导师独立指导的。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接触不同类型、专业背景的校外导师;对于校外导师,可一次指导多个学生且有实践课题为导向,强化教学效果。

此外,基于创新平台的资源整合功能,研究院邀请校外导师、国际专家顾问开展面向师生及社会大众的工作坊、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活动主题不仅包含当前设计领域前沿,而且涉及商业模式、物联网、大数据、健康医疗等各学科热点问题。在2016年组织的“以人为本的医疗健康设计”工作坊中,就有来自香港理工大学、飞利浦上海设计中心、中智物联网、无锡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等单位的指导老师共同指导或参与答辩。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活动,使得校外导师有更多机会、更多途径参与学生的教学指导。在加强校外导师与学生多元互动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社会元素及跨学科知识,多方位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三、结语

基于创新实验平台的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破细分学科的传统教学模式,组建跨专业、跨学科的科研团队,是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之路上的探索与创新,也是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共同趋势。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释放高校办学活力是高校的前进方向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永泽,刘晓光,董维春.专业学位研究生基于项目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6):154-161.

[2]赵岩,徐平.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创新[J].現代教育管理,2012(9):115-118.

[3]诸葛亚寒.教育部: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N].中国青年报,2015-06-03.

[4]曾真.以课题为导向的数字媒体设计联动课程体系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9):118-119.

[5]张凌浩,曹鸣.产品设计核心课程的再定位:从方法导向到问题导向[J].装饰,2016(7):128-129.

[6]杨连生,钱甜甜,吴卓平.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运行机制的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3):25-27.

[7]张有东,陆中会,王颖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机制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14-17.

猜你喜欢
专业实践研究生培养
生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探究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方法研究
研究生车辆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分析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