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措施研究

2017-07-29 00:46陈礼和王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措施应用型人才

陈礼和+王笛

摘 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教育部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分析应用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内涵,提出应用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措施。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应用型人才 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明确这一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2 “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内涵

“应用型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培养,应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分阶段达到相应的要求。以专业评估标准为导向,以注册工程师标准为依据,研究探索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的创新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有效途径,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协调发展问题,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探索建立如何培养尽快适应社会需要,分析研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中的实践教学完整教学体系(如图1)。

3 “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措施

为了落实卓越工程师计划,实现总体目标,按照阶段目标所确定的内容,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3.1制定卓越工程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独立学院“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以专业评估标准为导向,以注册工程师标准为依据,制定具有前瞻性、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3.2提高高水平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高质量实现第一阶段“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组建一批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给该班上课,保证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年轻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同时从企业聘请业务精湛、基本功扎实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授,建立一支双能型的师资队伍。

3.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工程学科教学采用授课教学法,由单一的说教与实践相结合的灌输式模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具有其局限性。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和以工程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结合问题在课外自行阅读文献,查阅资料,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4丰富学生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

校内开展的课外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内实践教学的有机延伸。课外实践活动主要以国家级、省级、校级的各类竞赛活动为激励点,以实验室开放为创新活动实施基础的创新运行机制,为学生搭建课外综合实践的训练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科技竞赛和教师科研项目等方式,在课题开展中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4结语

应用型卓越工程師培养教育应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同时,要加强基本课堂规范和常规管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7-35.

[2]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计划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0-17.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培养措施应用型人才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