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祖端
摘要:音乐情感和音乐想象是密不可分的,但音乐想象不是一般意义的“想象”,“音乐想象”首先是针对听觉中声音意象的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音乐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音乐想象是心理现象,音乐想象的含义首先是指“同域想象”,这是它的基本属性,遵循这一属性规律,才能让学生的音乐想象潜力得到有效地唤醒。人们在音乐活动中能获得相似的情感体验正是由于音乐运动与人类情感活动的同构关系即音韵、旋律、节奏等要素的关系。
关键词:音乐经验与体验 同构关系 音乐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2-0106-02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音乐是感知、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由兴趣产生情感,由情感上升为审美,这是音乐课的教育基本出发点。音乐的心理功能包括三个阶段,即音乐审美直觉、音乐审美体验和音乐审美升华,而在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两阶段中最能深入审美主体内心的审美过程就是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
音乐无论唱、奏、听都包涵与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感情因素。即使以叙事为主的歌唱,其旋律也并非全靠语意来传达内容,而必定会用赋有感情的“音乐语言”和美的因素来表达、烘托、寄托感情,也就是说,即便是有词的声乐曲,其表现感情仍是音乐本身。人有外化思维过程的体验,所以听了音乐之后有忧伤或快乐不同情绪的反应,音乐活动激活脑区,增强空间意识和预想能力,人们对于艺术形象的感知程度是由主体情感影响的。
音乐情感与联想和想象紧密相连,作为心理现象的“音乐想象”,一方面,常常受到鉴赏主体情感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联想和想象心理和脑的活动又会进一步强化和深化。如果说,通常“触景生情”是听众的三度创作,也是内心体验,它是作曲一度创作、演奏二度创作的延伸。音乐课堂的激趣与音乐想象分不开,通常来说,与人们平静的心境相吻合的音乐是柔美、慢速、稍弱的,旋律线条也是平稳的;与人们激动时的心情相似的音乐是激烈、快速和强的,旋律线跌宕起伏;而下行的旋律造成压抑的感觉又同人们悲伤时的心情一样,旋律线下行走向。情感体验和再教育当中不能忽视音乐情感的“同构”关系,音乐运动的形态共性都存在着高低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力度的强弱、色彩的浓淡等,而人的情感活动与此相关。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形象,正是由于这种“同构关系”才使得音乐能够表现人类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音乐作品内含,达到审美目的,在聆听音乐中得到情感体验。
那么,何谓“音乐想象力”呢?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音乐“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冲动是非常强烈的个人愿望,音乐的想象是对记忆中各种听觉素材进行分析、综合和创造的心理活动,它受制于人对音乐素材的记忆、分析与综合能力,也体现在对音乐形式与音乐要素、技巧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上。
“音乐想象”是对于听觉中声音意象的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在感性与理性、无限与有限合理架构的广阔音乐时空中任意驰骋,使学生最终获得生命力的体验,领略到创造想象的满足。
“同域想象”是“音乐想象”的基本属性和含义,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习惯于把音乐的听觉经验和音乐想象建立在异域联想基础上,其主要的原因是,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建立起用音响材料的不同组合进行听觉想象和思维的习惯。当我们了解了音乐想象力的具体含义后,再来重新审视音乐教学中音乐想象力的培养,便不难发现课上给学生听乐曲,引导学生描述场景或简单绘画或产生其它联想,学生联想的范围很广,这时老师会称赞他们想象力丰富。然而,这些被引导想象出的事物往往不是音乐性的内容,而是绘画的、舞蹈的、文学的、自然界景象的,甚至是生活的等其它方面内容。这种想象力是音乐以外的其它想象力,如此一来,音乐中倒没什么可想象的内容了。
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音乐想象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往来倏忽,变化无穷。因此,音乐上创造性想象的产生,必须经过高级神经系统许多音乐记忆痕迹的重新合成,而这些记忆最好是在学生时期就积累,所以在教学中很有必要挖掘学生在听觉上对各种音响变化的反应及想象的潜力。中学课程基本理念中就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显著区别是:以师生双方主动积极的情感投入和互动的情感交流活动为主,并视这种活动本身为教育目的”。那么在音乐课堂实践中如何培养和运用“音乐情感与音乐想象”呢?
第一,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是“音乐想象”的先导。例如学習苏教版八年级教材歌曲《嘎达梅林》这节课,首先了解人物故事和历史背景,同时代的事件背景让学生易于把握乐曲作品的情绪。课堂中借助一个作品来激发学生想象力和情感,学习当中,学生会对作者、时代、生活有超前认识,之后再学习,那么就可以不知不觉投入到与作者同境遇的想象中去,并且体会情感,这种理性指导让学生容易理解和发挥想象。
第二,适合的律动体验是辅助。在感性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适合的律动让学生有接近作品想象的体验路径,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教材《春之声圆舞曲》的时候,让学生跟着旋律起伏做律动积累音乐经验,因此想让学生更好的去表现和创造音乐,必须以感受、理解、体验音乐为基础。
第三,“音乐耳朵”的培养是必备。音乐学习是靠听觉开始,教学中注意强调对学生的音乐经验、音乐语言、音乐素材的积累和培养,即所谓的“音乐耳朵”的培养。由学生在听之后展开自己的想象能力,来加深自己的音乐体验。在音乐教学中只要分清音乐经验和其他经验的主次关系,不断强调音乐经验、音乐想象与创造,对音乐性的内容加以重视,恰当地运用一些互相联系的综合手段、综合经验,在不知不觉中引动其感情的激荡,造成情感的共鸣,学生的音乐想象潜力和情感抒发才会得到有效的唤醒。
第四,在课堂学习体验中获得经验和音乐形象很重要。哼唱音乐主题是一种很简单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和理解。例如欣赏《梁祝》时结合民间故事、戏曲创作旋律等综合学习经验来对音乐主题进行“聆听感受-体验-无意识哼唱-听唱-视唱”,音乐主题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里更加生动鲜活起来。课堂内学生是可以凭借听觉直接、鲜明、生动地感知到音乐的魅力的。再例如欣赏《海洋和辛巴达船》,此作品选自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的第一乐章。这部作品是根据《一千零一夜》的画面和场景,以音乐形式描画出来的。欣赏时,按照不同乐器代表的音乐形象和主要的音乐要素来想象音乐语言和画面,凭借一种独特的人类语言—— “音乐音”,想象和组合出充满生命内涵的声音艺术。课件音乐想象力的关键在于,它是以音响的表象特征为基础、以音乐的生命力为蕴涵的创造性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将想象和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采用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来发展普通音乐教育,让学生都能找到适应个人实际的接收模式。
综上所述,音乐的情感再教育和音乐想象力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只有具备了“音乐的耳朵”,才会领略到美好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高建进.学校音乐教育的“新双基”——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理论阐释与实践之一[J].人民音乐,2013,(09).
[4][美]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