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威
摘要:本文从三部分进行论证:首先介绍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故事产生及流变;其次分析了《孟姜女》歌曲的特点,主要介绍歌曲的曲式、旋律进行法、歌词的含义;第三部分,分析五首《孟姜女》的变体特点,重点分析王志信改编的《孟姜女》的三次变体音乐。文章旨在总结不同地域民歌变体的形式特点,其中王志信改编的《孟姜女》结构更加复杂,在不失民歌原味的基础上,更加体现了专业化的特点,也是对民歌遗产最好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孟姜女》 曲式 变体
中图分类号:J6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2-0036-03
一、 孟姜女故事原型及流变
传统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悲剧。孟姜女的传说故事在春秋时已露端倪,《左传》中已有记载,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认为:孟姜女传说的原初形态是想褒扬杞梁妻(也就是后世的孟姜女)在她丈夫战死哀痛之际,仍能以礼处事、神志不乱,令人钦佩。战国时增加了哀哭的一段故事,这是个很重要的转变,增加了戏剧性,也为后来传说增加了矛盾冲突和渲染的基礎。后世关于杞梁妻故事的变异就是顺着这“哭之哀”生发出来的。
故事流传到唐朝发生了大的变化,据有关记载,杞梁原是齐国人,到唐朝却变成了秦国的燕人,杞梁妻原无名姓,至此也有了名姓,叫孟仲姿,或姓孟名姜女。杞梁的死因也不是战争所导致的,而是由于逃避徭役被抓去修筑长城,后累病而死被筑于城墙内。孟姜女寻夫来到长城脚下,向城墙而哭,十天后城墙崩塌。由于城墙内的死尸太多了无法辨认哪个是其丈夫,故事又增加了滴血认亲的环节。
孟姜女的故事久经辗转,到了六朝和隋唐时期,哭倒长城和秦始皇产生了关联,西汉末年刘向是第一个记述崩城之事的人。他在《烈女传》中先重述了《左传》中杞梁妻的故事,然后他继续写到:杞梁妻没有子嗣,娘家婆家也都没有亲属,夫死之后成了个孤家寡人。杞梁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哭声十分悲苦,过路人无不感动。十天以后,“城为之崩”。而文学记载的完整故事,则形成于唐玄宗时的《雕玉集》中所引的《同贤文》。
二、孟姜女歌曲的产生
民歌《孟姜女》据考证产生的源头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便于演唱,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作为民间时调小曲,约形成于宋、元以后。由于该歌曲曲调婉转,反映了古代劳工的悲剧性爱情故事,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至广大汉族地区。
传统民歌《孟姜女》为独段体民歌,一般常见调式为徵调式、方整性结构的起、承、转、合四句体,按商-徵-羽-徵进行。音域只有九度,歌曲中的“顶真格”的运用使旋律平滑,没有突兀,易于民间口头传唱,因此流传至今。歌曲曲调忧伤、惆怅,演唱较口语化,歌词在四季的变化中,叙述了孟姜女思夫的浓郁情感。由“正月”“二月”“冬月”和“腊月”领起下文,哀怨而深情,忧伤而柔美,最终完成了写景、叙事、抒情的完整情节,彰显出浓郁的民族风格一部曲式
三、《孟姜女》歌曲的同体变异
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歌曲传唱至不同的地区,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仅江苏一省就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变化。
(一)江苏苏州《孟姜女》(小调、春调)
节奏2/4拍,前奏3小节,增加了引入的乐思,歌曲节奏多用十六分音符,旋律在主干音不变的前提下,也增加了更多具有装饰效果的音符,使旋律听上去更加婉转,具有苏州地区小调的特点。该歌曲中有4段歌词,按照春、夏、秋、冬4个季节来叙述。歌唱内容以每个季节孟姜女对丈夫的牵挂与思念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孟姜女内心的离苦别怨。音乐与原江苏民歌相比,旋律更注重婉转,每一个乐句结束都用单倚音装饰,第一句结尾 ;
第二句结尾 ;第三句结尾虽然不是倚音,但是是具有装饰音特点的后附点音符 ;第四句结尾与第二乐句一样, 用 |,表现了女子的小家碧玉和细腻温柔。
(二)常州民歌《孟姜女》
常州位于江苏的南部,为另一版民歌《孟姜女》的变体,4/4拍 ,徵调式,单乐段分节歌,共12段歌词,歌词以时间为顺序,按照中国农历月份从正月一直叙述到腊月,每个月成为一个独立段落。旋律与原江苏民歌相比第5、6小节有变化,此处音域比原来宽,原江苏民歌这两小节旋律音程跨6度,此处旋律音程跨8度,第6小节以切分音的形式改变了原来的前16分音符。见下面谱例:
(三)盐城民歌《孟姜女》
盐城位于江苏的东部,临东海。苏州民歌《孟姜女》的变体。2/4拍,徵调式 ,单乐段民歌,共16小节,一段歌词,音域9度。歌曲变体表现在两点:1.打破了原江苏民歌顶真格,第一乐句开始音是1(do),结尾音是2(re);第二乐句开头是5(so),结尾音是5;第三乐句开始音是1(do),结束音是6(la);第四乐句开始音是5(so),结束音也是5(so)。2.结尾处都用单倚音进行装饰 ;
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结尾 ;第三乐 。
盐城民歌《孟姜女》音乐起伏更大,情感表达上增加了悲剧氛围。每个乐句结束音都加了倚音,特别是2、4句,都是以高音领起结束在低音上,表现了孟姜女思夫的迫切心情,也体现了民间口头传诵中随着地域的变迁而产生的较大变化。在歌词方面,每一句都加了衬词“哪”或“啊”,如同叙述中叹息和感慨。
(四)河北晋县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2/4拍,徵调式,单乐段分节歌。江苏的民歌《孟姜女》的变体,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旋律共四句,第一句开头就增加了变化,原江苏民歌第一小节也是切分音的节奏,为8分音符的切分音,河北晋县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变成16分音符切分音和双倚音装饰音,见下面谱例:
且这样的变化在旋律进行中出现较为频繁,音符排列密集,旋律上下起伏紧凑。第2乐句(歌曲第7小节)出现了附点16分音符,见下面谱例:
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最后又增加了闰月,因此该歌曲共13段歌词。故事内容翔实而细致,感情抒发饱满充分,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音符密集”装饰。全曲分别用时令、花名作序引,叙述秦始皇时期一对新婚夫妻生离死别的故事。在曲调方面,河北这首《孟姜女哭长城》把旋律润饰得非常华丽流畅,优美动听,成为河北省地区一支独具艺术特色的小曲。
(五)王志信改编民歌《孟姜女》
王志信改編的民歌《孟姜女》是迄今为止最为器乐化的民歌,歌曲采用c大调的调号(g徵调式),4/4拍,单二部曲式,A段在创作中将江苏民歌进行3次变体,使旋律既没有离开原来的味道,又借鉴了戏曲的板式。第一次变体采用c调的调号,g徵调式,其主干音不变,但是音程增加了跳进,使旋律听上去失去了原江苏民歌的内敛,段落结尾进行了旋律扩充,表现了孟姜女无奈的伤感。如:
第二次变体采用转调的手法,并且移高6度进行,与第一次变体形成听觉上的对比,又不失原曲的韵律,转F大调(d小调):
第三次变体再次转调到bB大调,并且旋律拉宽:
结尾音以徵音结束,符合江苏原曲的调性逻辑。演唱者则采用中国戏曲紧拉慢唱的方法,该乐段音区较高,旋律高亢,极富内在张力,8度音程大跳使这段旋律回肠荡气,既抒情,又有后人对孟姜女失去丈夫同情的情续。B段具有说唱的性质,有些似戏曲里的念白,b结尾旋律戛然而止,徵音结束,c段的旋律是b段旋律的变化扩展,旋律宽广大气、悲壮豪放,最后高音在小字二组bB上做无限延长处理,结尾音落在徵音上。歌词部分仍然采用四季体的形式,但是,每一个季节的变奏都更加复杂,也比较符合当代民歌审美。曲式结构如下图:
四、结语
民歌《孟姜女》自产生以来就得以流传,且在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变体,有的对原曲加花装饰,如江苏苏州民歌《孟姜女》;有的从旋律及音程关系上进行变化的,如盐城民歌《孟姜女》;有的是对原曲进行节奏上的调整,如常州民歌《孟姜女》、河北晋县民歌《孟姜女哭长城》;还有的从结构上扩展的,如王志信改编的《孟姜女》。从以上民歌变异及改编的特点上来说,王志信改编的《孟姜女》不论在器乐化的变体上,还是乐段及内容的逻辑关系上,更加具有戏剧性和专业性,这样的改编,对于继承传统民歌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