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今年6月26日,财政部发布2017年1~5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全国国有及国有控制企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国有企业收入和利润持续较快增长,利润增幅高于收入8.1个百分点,煤炭、钢铁、有色等上年同期亏损行业持续盈利。这是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取得的初步胜利,这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鼓舞、激励和导向作用。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方法手段及路径很多,其中,实施精益管理文化是重要的方法之一。精益管理文化通过“精”——精细、精确、精简、精炼,精益求精、好上加好,从而提升工作效率、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益”即效率、效益,通过降本增效,实现低耗高效、商品及工作价值最大化。可以说,实施精益管理文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智慧选择,是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
然而,现实中一些企业以及管理者与员工对精益管理文化还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精益管理文化对改变人们职业习惯、优化生产及服务流程、减少工作误差与质量瑕疵、降低成本消耗、铲除职业浪费等方面所发挥的应有作用,仍然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如此下去,企业要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只能是痴人说梦。有鉴于此,应该对精益管理文化重新认识。
精益管理不同凡响。在日本丰田生产方式基础上总结发展形成的精益生产方式,在世界各国的广泛运用中,由最初的精益生产→精益思维→精益流程→精益企业。这种生产、服务与管理方式的巨大演变,推动着企业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益化华丽转身,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效。2016年,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在中国国电河北衡丰发电公司组织召开的“中央企业精益管理文化现场交流会”上,不少中央企业介绍的做法和经验令人鼓舞。中国国电河北衡丰发电公司推行的“三创、三提”精益文化管理机制,推动企业率先步入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持续探索形成的精细管理文化,走出了一条低成本生产的健康发展之路。实践证明,精益管理文化能够助推企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精益管理文化的价值存在和实践意义,不容质疑地去引进它、构建它、运用它、完善它,以取得预期效果。
精益方法普遍适用。精益管理文化之所以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是因为它建立起的循环机制,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最终形成新的企业文化基因,并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质量提高,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事实证明,精益管理文化不仅生产加工型企业适用,服务贸易型企业也适用;不仅现场操作人员适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也适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坚持追求“生产上精耕细作、经营上精打细算、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的全方位精益化,成就了中国石化标杆企业的龙头地位,其净利润等指标多年雄居国内炼化企业榜首。认识与把握精益管理文化具有的普遍性特质,便于企业管理者自觉树立精益意识,增强精益观念,时时处处用精益的思维考虑问题、用精益的标准比对问题、用精益的方法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企业愿景。
核心在于持續改进。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先进的生产方式、技术形态、管理方式、竞争态势都会随着内外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原来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会逐渐变成低质量、低效率,必须对此加以改革或改进。精益管理文化的特点就是“抠门儿”“找茬儿”“鸡蛋里面挑骨头”,其核心理念就是持续改进、减少浪费、排除缺陷、优化品种、降低消耗、实现高效。这就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者应当把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当作精益管理需要改进的对象,不遗余力地在好中找差、优中找劣、美中找瑕,最后实现质量上的零缺陷、品种上的多样化、效率上的多快好省、效益上的最大化。长此以往,企业上上下下形成持续改进的习惯即文化,必定成为企业无往而不胜的力量源泉。
构建制度固化习惯。推进精益管理文化落小落细落实、富有成效,制度跟进是保障,缺乏制度的考核和奖惩,再好的方式与管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减小其威力,最后成为摆设。中国国电河北衡丰发电公司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目标、标准、方法和手段的精益管理模式,并实施了以价值损失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推行了违章积分连带责任考核制度、发电机组小指标竞赛制度等,确保了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企业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
精益管理文化是一种强调关注细节、从我做起、追求完美、实现高效的先进管理模式,需要广大员工与管理者主动参与、积极作为、持之以恒地将精益文化深度植入在各自的岗位上、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从而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的伟大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