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蜀容
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至今已十年有余,无论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是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有极大的改观,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比如小学升初中,取消考试改为划片招生,这给我们的小学生以及小学教育减轻了极大的负担,同时给曾经受“排挤”的德育教育让出了一席之地。然而受应试教育影响至深,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重学习成绩轻品德表现,重物质生活轻精神生活,“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什么都白搭”等观念仍侵蚀着很大一部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头脑,自觉不自觉地传达给孩子,根植于心,造成德育工作开展受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缓慢。《意见》指出:“他们(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德育教育如何在创新中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下面我就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谈谈我的思考。
(一)摆正位置,创设氛围,摆脱小学德育工作的尴尬
思想道德教育没有现成的课程,需要以一系列活动为载体,但活动搞多了,学校领导、班主任都担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不仅如此,因怕出现安全问题,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越来越少了,因为一旦学生外出时磕着碰着,就会成为学校工作的“大事故”,加之学生外出,学校就要收取相应的交通费、门票费,有的家长就会投诉学校乱收费,学校真是进退两难。
在这样的环境下,思想道德教育怎么可能推进?我认为当前最急迫的工作就是努力创造一个良好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氛围,使学校的各个方面都有浓厚的德育气氛,学校的管理、评价、奖惩等所有工作都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使这一思想成为一切工作的坚定导向。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德育教育基地,就是一个动力源,就是一所德育学校,因此一定要重视班主任的培养,重视德育队伍的建设。同时,德育工作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粗糙,不能贪图政绩工程。德育必须建设载体,我们学校十几年来一直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有校长讲话、教师讲话、学生国旗下演讲等,都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校还下功夫建立了校外德育基地,比如老年协会,敬老院,社会实践基地等。同时,德育还应该做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德育也要求具有服务性、开放性、情感性。
(二)转变观念,教会做人,强化德育工作者的责任
在课改发展的今天,很多学校在德育与智育面前同样更重视分数,语文、数学学得好,就是好孩子,就能得到各种表扬,于是“好学生”自己也认为已经全面发展了。但他们可能对劳动不认真、不積极,在同学面前容易流露出骄傲自满的情绪,他们争强好胜,助人为乐的精神往往不够,每遇到事情,大多想到自己要出头,很少考虑他人、班级、集体。现在甚至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些学习好的孩子更自私”,我想这绝不是空穴来风。相反,德性好的学生很少得到表扬,他们可能因考试成绩稍差而不被重视,但他们对集体的事可能更认真,肯耽误自己的时间帮助他人。可这有什么用呢?品德的好坏不可能在升学中得到任何反映,虽然说现在是划片招生,但一些重点中学招收区域外的新生仍然是以分数的高低录取。孩子们在这样一种分数第一的环境中长大,家长和老师有没有看到,他们往往自私自利,心怀仇恨,很难与他人友好相处。是“以分为本”还是“以人为本”,关系每个家庭,也关系国家命运,只看重孩子一时的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心灵成长,终将害了孩子,也害了我们的国家。
未成年人是成年人的希望和未来,有什么样的孩子,家庭将来就是什么样,有什么样的青少年就有什么样的祖国明天。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学校的作用至关重要。
未成年人的教育层次取决于成年人的教育水平;未成年人做人的热情源于成年人做人的激情,我觉得加强“做人”教育的力度首先是我们众多教育者端正观念,其次才是受教育者。
(三)规范言行,培养习惯,把准小学德育工作的脉搏
《意见》指出:“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讲到德育,一些老师不免讲“思想道德”“思想道德修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等口号挂在嘴边,忽视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从小养成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学生成才、成人,还会受益终身。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一生的道德品格,乃至成功与失败。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最大的差别,就是他们学习习惯的差别,一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其受益一辈子。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自身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小学生自制力相对比较差,好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强化就容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好习惯得到有效巩固为止。但同时还要有耐心,有条理,有思路;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定不能囫囵吞枣,半途而废。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学生做好行为规范之前,老师先为他们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然后再强调学生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要得体,要适宜。
(四)讲求实效,不断创新,德育活动促学生完美人格形成
在学校工作中,要想让德育工作占据重要阵地,必须把德育活动办得有生有色,富有实效,德育活动需要不断创新。
在许多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学生基本是被“塑造”的客体,而缺少主体性的参与,而且教育内容普遍与未成年人的实际生活脱节。我认为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使德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要坚持师生平等参与、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观念,重视“尊重”教育;二是坚持育人为本的观念,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和全体人员的“三全”,更好地实施全人教育;三是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遵循规律求得实效;四是做到统筹学科课程教育和课程的三维目标,统筹校内外教育活动,统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统筹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四个统筹。
总之,要搞好学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德育工作教育者必须倾其智慧和才能,德育工作才会有创新,只有创新学校才能发展。endprint